6号是国庆节假日的第六天。
因为天气、疫情等原因,这个假期没出远门,似乎过得没滋没味,不够过瘾。虽然天气预报依旧有雨,我们还是决定过一次瘾:去扇子崖!
5日相约:只要不下大雨,则8点半于泰山天外村停车场不见不散。
早上,饭也顾不得吃,急匆匆买来几个火烧带上,既做早餐又备途中饥饿所用,7点整就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启程了。
因孙薛回老家了,只有我们两家前往。
路上,阴雨中的山峦云雾缭绕,山巅约隐约现、朦胧缥缈,似仙境一般。
意想不到的是,到达泰山脚下,地皮干干,竟一点雨没下。我们暗自庆幸多亏敢于淋着阴雨“冒险”,不然又耽误了这个假期美好的一天。
停车之后,夫人因膝盖不好自己驱车去泰山西湖转悠,我们三个则徒步向扇子崖奔去。
扇子崖位于泰山西溪西侧,奇峰突兀,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其以壮观、雄伟、险峻、刺激而著称。早在十几年前,就跟随户外群去过数次。这些年再没去过,印象中线路不远且无难登之路:沿着天外村去龙潭水库的路,优哉游哉地徒步,路上带着大小水桶灌水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多是从长寿泉灌水。长寿泉附近不单有一座长寿桥,西侧还有个无极庙。从无极庙往西有一条石阶小路,一直攀登即可到达扇子崖。
过了天外村关口,透过茂密的树林,右边西溪里面泉水哗哗的流淌声不绝于耳,不时有瀑布透过疏密有间的树荫出现在眼前。尤其是龙潭水库大坝那巨幅宽大瀑布,似银幕般从大坝顶端铺洒下来,银花飞溅,十分壮观。
为了保持体力、节约时间,尽管我们说好去的路上尽量不观景色,但还是忍不住驻足观赏并纷纷拍照录像。
群山环抱中的龙潭水库,水面平静如镜,青山绿树倒影于水中,远处薄薄的云雾如梦如幻,仿佛在山水间扯上了一层曼妙的薄纱。一座灰白色的圆顶双层观景亭稳置于岸边水中,连同旁边略带秋色的林木,在水中形成对称的一副自然画图,乜斜着眼睛仔细端详,山、水、亭、林、雾……随便一拍,都是一副可做屏保的美照。
过了建岱桥,左边的山谷里泉水叮咚,瀑布连连。引得我们不时登下攀上地下到谷底观景拍照。在黑龙潭,震耳欲聋的瀑布声在山间回荡。从长寿桥滚流而下的山水,经过一层层山崖,奔流至黑龙潭,形成了弯弯的三叠瀑,远远望去,一条飘逸的银练挂在山间。据说黑龙潭水深千尺不扬波,碧绿的潭水沿着山谷哗哗地流向下游。
仰望西面高耸的山峰,一条细细的瀑布自上而下流洒而下,在绿色的山坡及灰白色的岩石上形成了一道别具风韵的景观。大多时候,这里的山坡很少能看到瀑布,即便是细微的流水。今年得益于雨水丰沛,雄伟的泰山可谓山清水秀,显得更加秀丽,瀑布也随处可见。
从黑龙潭上来,有一座古老的石柱搭建的亭子——西溪石亭。在亭子旁,我们换个角度看深潭观瀑布。然后拾级而上,继续攀登,走向长寿桥。
长寿桥下,流水湍急。山水从北面丛林中咆哮着,穿越桥底,直流而下,在悬崖形成一道巨大瀑布。
跨过彩虹般横亘在山间的长寿桥,右转不远就是无极庙了。
无极庙前,防疫人员“把守”并实名登记。我们稍事休息后,从无极庙前往西开始攀登台阶。一路上,石阶相连,步步登高,没走多远,F就感觉膝盖不好,意欲打退堂鼓。我们便极力鼓励她:很快就到目的地,不能功亏一篑哈!
攀登一段距离,她实在感觉有点儿吃力,便让我们先走。
在锦绣泉标志旁,一股泉水簌簌地从杂草丛里流淌出来,但环视四周不见泉眼。往上几步,右边山崖下一座玉皇上帝庙。走近一看,原来不知何时何人在山崖边,借自然形成的一个山洞,修建成一座简易庙宇,供奉着玉皇上帝。
继续攀上,过寨门,穿丛林,天气开始濛濛细雨。柏树林中,云雾弥漫,一层天然的雾气笼罩在丛林上面,缭绕飘逸,美妙至极。
临近扇子崖,细雨霏霏下个不停,漫步在山间丛林,沐浴着天公赏赐之甘霖,四周云雾飘渺,仿佛置身于仙境。右侧高耸的山峰时隐时现,可谓瞬息万变、气象万千,引得我们不住地拍下变幻莫测的美丽瞬间。
不知是久未爬山了,还是若干年后忘却了曾经走过的路,总感觉怎么还没到目的地呢?似乎去往扇子崖的路比记忆中要远许多……
走啊走!扇子崖就在前面,暗示自己也鼓励着同伴!
听见山中“汪汪”的犬吠声,心中暗喜:一定是快到扇子崖庙了。
果然,攀登了一会后,来到扇子崖售票点。
售票点据说是附近村委会设置的,很早之前就有。好在票价不贵,每人2.5元,泰山通票等等在这里一概不管用,有些私人性质。一只不大的小狗拴在售票站对面的山坡上,“汪汪”地不住地叫着,为寂静而又空旷的山野带来了些许的动静,同时也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此处有人!
跨过售票站,徒步不远,扇子崖庙隐隐约约出现在前面。
在石阶下面举头上望,只见一棵郁郁葱葱的古松耸立于门下石阶的右侧,巨大的树冠如伞盖,浓密的树荫将庙门完全遮盖。庙门面朝东方,呈拱形结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斗拱交错,显得神圣庄严。拱形门上方刻有“扇子崖”三个大字,鎏金绿底,庄重典雅。在庙门右侧立有一黑色石碑,上刻“元始天尊庙”五个隶体大字,气势简约不乏厚重。
从庙前往上,石阶右侧刻有“锦峰豹嶂”四个鲜红大字。继续攀行,绕过一个山崖,穿过一棵斜盖在山坡上的巨幅泰山松树冠,再继续上行不远,扇子崖山垭口出现在面前。
历经三个小时,我们终于从天外村来到扇子崖下。
雨雾中的扇子崖,在一片雾海茫茫中,高耸云端,一眼望不到顶。四周更是雨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原本,扇子崖北侧是一深壑,深壑以北壁立千仞且有深色宝瓶图样。攀登上惊奇险峻的“天梯”,北眺龙角峰,九女寨历历在目;西望傲徕峰,山岚美景尽收眼底;向东俯视,龙潭水库宛若镶嵌在西溪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如今,雾锁大山,雨雾连绵,即使登顶也啥都看不见。
本来不想冒险登顶,偶遇当地户外爱好者史老师:来一趟不登顶,岂不遗憾?!在其鼓动下,毅然决定登顶。
“天梯”在扇子崖西端,是由铁管一段一段地砸进石壁构建的。宽不到一米,上下行人难以同行,需宽敞处交汇通过。在垂直约75°的峭壁上逐级攀援,锻炼的不单是恐不恐高的本领,而且需要胆大心细,一步一个台阶。其间,有拐弯处,铁管不相连,大有鹞子翻身之势,需要更加小心翼翼通过。
登上崖顶,似人在云端,一片云雾均不见!
崖顶有铁链围在边沿,中间一汪池水依旧。史老师先前一步登顶,我们彼此互相拍照,留下美好的瞬间。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对于陡峭而又惊险的“天梯”,下比上更难。同行的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心有余悸,一个劲儿地说一起下,自己一个人害怕。好在“天梯”比较稳固,虽然有的脚窝之间距离稍大,只要每一步将脚放好,漫漫地就下到崖底。
崖底的树下,许多户外爱好者望着天梯跃跃欲试。
我们准备下山时,正议论着路线的远近及难度,熟料,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原以为放弃攀登的F居然慢慢爬了上来!哇塞,太棒了!我们纷纷为其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竖起大拇指。同时,陪其重回崖下,补上观赏雄伟壮观扇子崖这一课。
云雾满山飘,泰山更妖娆!回来的路上,云雾似乎更加浓厚,且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好在我们有备而来,带着雨伞雨衣。雨中的泰山更显巍峨壮观,茂密的丛林虽是深秋却依旧青翠欲滴,泉流溪涧,云雾飘渺,更有一番情趣与景致。经过约两个小时的徒步,我们回到天外村停车场,圆满地完成了探访扇子崖的任务。
时已下午2时许,我们提前约定前往泰山环山路西面的小三峡山庄午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