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是中秋节后的第一个周六。因为国庆节放假原因,26日(周日)继续上班。天气预报这两天均有大到暴雨,因而对于习惯了周末户外活动的人来说,如25日下雨不能外出,意味着这个周末就会泡汤,就会令人惋惜!
好在早上并没有下雨,只是天阴沉沉的。于是,我们还是相约户外,目的地暂定南部山区里石村外石头村。因为里石村有溪水与瀑布,外石村有水库与大瀑布。
初次见识里石外石的溪水与瀑布还是2010年的8月15日。当时,雨后的山村山泉奔涌,溪流淙淙,小桥流水,宛若江南。我们带着水桶不单观赏山水且带回来满满两桶山泉水……
经过大门牙、小门牙,突泉村,很快就来到67路西坡站。站牌的东侧,有一个跨河大桥,跨桥径直向南走,然后在SF带领下奔往石匣村。绕村一周,只见遍地泉水流,不见瀑布与水库。好在,几个山村相隔不远,我们在询问老乡后,又回到原路,沿着左侧的村路下坡,很快,一盘陈旧的石碾出现在眼前,左边,白花花的瀑布似银练挂在一片竹林下。石碾旁有一座小桥,小桥下山泉潺潺,瀑布沿着石直流而下,山楂树旁的农家院里,有花有草还有番瓜,几只鸡在院子里低头吃着什么……
石碾,山泉,瀑布,小桥,竹林,还有那硕果累累的山楂树等,原汁原味原生态,真真正正的熟悉的乡村模样。
径直往南,熟悉的房屋与小路,从记忆中重新回到眼前。左边的三层楼房依旧,斑驳的墙面与杂乱的院子,看上去一直空置着无人住。同十多年前一样房前依旧碧水汪洋。山村新雨后,环境更清幽。我们顺着小路往上走不远,传来哗啦啦的山泉声。一道清泉从右边的山沟滚涌而下,把沟边的小草冲得随水而飘。我们踏着满是水珠的草儿,沿着山泉流淌的方向往山里走。虽然已是中秋时节,但漫山遍野依旧绿色莹莹,只有那挂在树上尚未成熟的黄澄澄的柿子、红彤彤的山楂,还有青的、红的布满树枝的野酸枣,给人以秋的感觉。
听着叮咚的山泉声,我们试图沿着水沟寻找山泉所在的位置,虽然鞋子沾满了泥水,大家都毫不在意,不断地探寻着。直到后来,在一石崖下,再往上见不到了山泉,也听不到了山泉声。大概,山泉是从石崖底下流出来的吧。
看过了瀑布,观赏了山泉,我们又驱车前往外石水库。
波光粼粼的水库外石水库坐落在进村路的东侧。水库依山而建面积不大,深藏在悠悠居农家乐的里面。道路边上树木葱茏。稍不注意,你会一晃而过难以看到水库。
雨后的水库,平静如镜,起伏的山岚与山居倒映水面,显得格外清幽静谧而富有诗意。悠悠居在水库大坝上搭建的室外草棚,置有饭桌与木凳,古老的手推车,石翁里栽植的荷莲,还有旁边的野花,山中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秋季画卷自然展现。倘不是赶着去涌泉,于此草棚下,几家人围坐,几个山村特色小菜,一壶老酒,天南海北无话不拉,那一定似世外桃源般享受。
水库大坝下,一棵老柳树,碧绿的水池,旁边轰鸣的瀑布飞溅,宛似铺在山崖上的一道宽宽的白色银练。
我们走下大坝,来到瀑布前。上下大约十几米,宽有六七米,巨大的瀑布飞泻而下,奔流的声音震耳欲聋,白色银练般的瀑布流到下面向右汇成一条湍急的水渠,在丛林中直奔而下。
如此大的自然形成的瀑布,在南部山区可谓首屈一指吧。
牵牛花儿,挂着水珠,在雨后显得格外艳丽。路边的小草,顶着水珠晶莹剔透。漫山遍野,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漫步其间,沁人心扉。大家都为细雨霏霏中敢于走出来观赏到如此美景而自豪。
从外石村出来,我们来到大桥上,附近被称为“玉水画廊”。公路南边的河渠碧水荡漾,山清水秀,河中一条条大坝形成的瀑布,层次分明,白花飞溅,南侧起伏的山峦倒映水中,山水相依,水瀑相连。山崖下木质栈道顺着山根婉转着延伸,一座座大桥横亘在涛涛河水两岸……远远望去,河水西方山岚叠嶂,民居错落有致。大家禁不住赞叹,雨后的济南真的很美,有点儿似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真可谓:天公作美雨连绵,泉城美景赛江南,
山清水秀空气新,
玉水画廊瀑飞溅!
离开玉水画廊,我们驱车前往四门塔附近的民悦饭店午餐。民悦饭店饭菜可口,是我们去柳埠一带经常光顾的饭店。
午餐后,连同刚赶来的薛,我们六人一同前往涌泉灌水。
雨后的涌泉,竹林更加青翠,泉水更加奔涌。我们先是在“圣龙栖”处的龙泉灌水。往日的龙泉涓涓细流,如今似水泵般呼呼地喷涌,不大一会儿,我们就灌满三桶水,尔后前往涌泉游览。涌泉泉水四溢,龙头喷涌而出,老远就听到山泉哗啦啦的流淌声。涌泉上面的泉池,泉水碧绿,清澈见底;下面的泉池已是泉水外溢,流淌成缕缕银丝。下面老藤附近的黑龙潭,潭水碧绿,深不见底,泉水飞泄而形成的三叠瀑蔚为壮观,令人大饱眼福。整个景区山石奇异,碧水叠瀑,翠竹扶摇,玲珑剔透,幽雅秀丽,是一难得的休闲好去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