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年登泰山后,许久没登泰山了。
8月26日,周四,突发其想,小试身手,顺利独行泰山登顶。
25日,按照当地习俗是岳母三七坟,正好周三。为了时间宽裕,遂决定休一周公休假,于周一回老家。周三烧完三七,下午赶回济南。周四早上7点,我们驱车经过一个小时赶到泰山红门,然后夫人去泰山西湖游览我则独行泰山!
( 一)
每次登泰山,都无不带着挑战的兴奋与征服的信念去攀登,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意志与毅力。毕竟,登泰山不是闲庭信步。
背着装有大约6升水与火烧及水果等的行囊开启征程。从红门停车场往北,穿过居民区,路遇一看上去六十多岁、身穿短裤短袖衫、微微发胖的男士,其告诉我一直往上,遇桥左转就看到上山之路了。
我按此路,经过检查验证等手续,于8时20分通过红门检票口进山。熟料在壶天阁下面,又遇到正下山的该男士。彼此相视一笑,“你怎么跑到我前面来了?”我不解地问道。“我顺着小路绕道上来的。”他擦了一把汗,告诉我说:经常上山锻炼!
登泰山,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何时候,总有不断的人流,差别是人多少而已。所以,即使独行泰山,也不愁遇不到伴。
进山门不久,经过搭讪,与来自衡水的几家人边走边闲聊。他们是几对夫妻带着六七岁的孩子第一次登泰山。有道是初出毛驴不怕虎,好奇心十足的几位小朋友,开始总是争先恐后跑在前面。“泰山好玩吗?”“上面有什么好看的?”他们见我是当地人便问道。对于经常爬泰山的我来说,十分自豪地对他们说道:泰山很好玩的,不仅步步有美景,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说着,前行不远,盘山路的西侧就是泰山有名的寓意深厚的石刻“虫(字上面一个撇)二”。于是,我也故弄玄虚地自告奋勇当起了临时导游:知道这是什么字吗?从这两个字的来历:当年刘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看到眼前景色蔚然深秀,一切景物都在云盘雾绕之中,灵机一动,当即挥毫写下了“虫(字上面一个撇)二”二字,到郭沫若陪日本游人登泰山破解为“风月无边”……一席话说得衡水游客一个劲儿地竖大拇指,并半开玩笑地要我给其当导游!
说笑完后,不多时身后就不见他们的影子了。
每次登泰山,总有一种激情在心中澎湃。每次登泰山,或多或少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虽然,泰山登过多少次早没有了记忆。
为了增强记忆,每到一个节点或景点,我总喜欢拍照留念,既是一种兴致也有利于过后整理游记。
过了“风月无边”,就是斗母宫了。在斗母宫的路西,有两棵枝繁叶茂的古槐相连,叫作卧龙槐,一巨枝伏地如卧龙翘首,历经几百年不枯有点神奇。
从红门到中天门,一路除了平道多为石阶,相对比较平缓。过斗母宫不远,一座写有“经石峪”的石牌坊出现在眼前。牌坊旁边有一石阶小路通往经石峪,进去不远就是有名的泰山经石峪摩崖石刻。据说它是我国现存最为著名的佛经摩崖石刻,全称《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经文刻在巨幅天然花岗岩质的石坪上,甚为壮观。
过水帘洞不远,是当年为纪念孙中山移灵而建的“总理奉安纪念碑”。穿过程咬金栽植的已经枯朽的四槐树——横亘在盘路中间的拦路古槐、跨过壶天阁,很快就是海拔接近700米的回马岭了。
经过一个半小时攀登,顺利轻松地登上中天门。
( 二)
中天门东侧是一座山峰,山上有一阁亭。如今,不知何因,此山对游人不再开放。而记忆中的一块巨石横卧在山上,石头上刻着红色“中华泰山”四个繁体楷书大字,十分壮观。歇息时,随意问起在财神殿外执勤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其热情友好地指指后山:就在这附近,上去就看见了。说好,他帮着给看管行囊,我独自向东边的小道奔去。东边小道旁有几幢古色古香的古建筑,转悠一圈,竟没找到上山之路。无奈,只好原路返回。见到执勤工作人员:怎么没找到路呢?其指着眼前的台阶笑笑:不是从那边走,是从这里上!
我看着财神殿旁的石阶,对其苦笑了一下:实在不好意思哈!顺着紧靠财神殿的台阶,拾级而上,不多远,一块刻有“中华泰山”大字的巨石横卧在眼前。仰望蓝天,白云悠悠,远处泰山巍巍,索道在空中运行,山坡一片绿色。我用手机和相机分别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当年从东御道攀登到中天门,在此巨石上集体合影历历在目,只是巨石旁边的钟亭及铸铁大钟不见了踪影。据工作人员介绍,亭子与钟已经移除。无论如何,这块刻有“中华泰山”大字的巨石,魂牵梦绕多少年,终于又出现在眼前……
(三)
从中天门到南天门3.4公里,台阶3967级,中等速度的攀登约2小时。但这段山路比较陡峭,当然景致也越来越好,正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得那样: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尤其是泰山,可谓四季风光不相同,越往上景色越有看头。
路过玉液泉,走过大枯槐,很快就发现,盘山路旁的山石满是碑刻。石刻题刻可谓是泰山一大景致,连历代帝王都留下许多墨迹。从大红“佛”字,到“峻岭”、“曲径通宵”,更有像一只小老鼠模样、令人捉摸不透的意象形文字"鼠碑”等等,随处可见,字体各异,内容广泛,仔细品读,各具韵味。不知不觉便来到云步桥了。
新年登泰山时,云步桥外的冰瀑挂在峭壁上,白花花一片,成为整个登山路上一大奇观。如今,昔日壮观的冰瀑变成了飞流直下的瀑布,整个云步桥外像一幅巨大的瀑布幕帘一般,青山绿树蓝天白云加之簌簌流淌而下的瀑布展现在眼前,一副美妙绝伦的画面,引得游客啧啧称赞!
跨过云步桥,登上一段石阶,转身就来到“飞来石”“五大夫松”。一路上,每一个景点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或典故。从中天门到南天门,说泰山步步为景,毫不夸张。
继续攀登,三五分钟功夫,上山路左侧山坡上傲立的“望人松”展现在眼前。望人松附近的树上栓满了红色的祈福绸带,人们纷纷把自己对爱情、长寿、或生意兴隆等等不同的祈祷与追求寄托在这神圣的绸带上。
过望人松,是“对松山”石牌坊,然后很快就是十八盘了。
十八盘素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共有石阶1633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去了一块,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登攀中。
升仙坊,离南天门近在咫尺。攀登至此,大有精疲力尽之感,每登几个台阶都感觉腿似灌铅,时时考验着人的意志与毅力。看着人拉肩扛往山上运送粗长电缆的汗流浃背的工人们,他们当中还有很多女士,比比他们,有什么理由喊累怕累?尤其仰望近在眼前的南天门,胜利在望的喜悦与即将成功的自豪又会生出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坚持不懈奋进的力量!意志、毅力、意念……每登一步都凝结着浑身的力量与汗滴,虽然体力似乎透支,但精神感觉特别充实,尤其当经过坚持不懈地攀登,终于踏上南天门那一刻时,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浑身畅快淋漓之愉快!
十一点四十五分终于登上南天门,历时三个小时二十五分钟!
南天门笼罩在建筑遮蓬中,其雄伟壮观之势虽然因维修难以展示,但众多游客依旧在其面前拍照留念。
(四)
从南天门来到天街,感觉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这大概除了不是周末,与疫情有关吧。
顺着天街,一路前往碧霞祠。除了拜谒泰山奶奶外,碧霞祠里依旧免费为游客们供应开水。
出碧霞祠,从去往玉皇顶的路上,先去观日峰,拍拱北石。观日峰附近的拱北石又叫望海石,也是泰山的重要地标。站在观日峰旁,回望玉皇顶,整个玉皇顶古色古香,端坐在山巅蓝色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雄壮!
回到石刻“五岳独尊”,难得游客稀少,拍下几张无人打扰的美照!然后登上玉皇顶拜谒大帝。
出玉皇顶西门,下到丈人峰,只见“天下第一山”大字,没看到“丈人峰”。转到巨石后面,题刻的“国泰民安”四个大字跃入眼帘。这几个熟悉的大字居然来自日本友人柳田伊秀。落款: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八十八岁泰云柳田伊秀敬书。
此题刻在岱顶丈人峰后面的石壁上。字面高500厘米,宽400厘米。
“国泰民安”4字竖列1行,字径100厘米,楷书。倘若走马观花不转到后面,许多人会看不到此题刻的。
在后石坞索道站,如今有一摆摊的卖火腿肠及方便面之类的食物。在此午餐,一碗方便面,加之自带的牛肉干,啤酒一瓶,悠哉乐哉!偶遇来自临沂的两女一男去后山奶奶庙朝拜刚上来,共在此寒暄午餐。
餐后,经过询问,天烛峰景区虽然不能上山,但可以下山,遂独自一人开始下山。
(五)
对于泰山后石坞及北天门,似乎情有独钟。每次登泰山,多数时间在此午餐。午餐前后,大家会在“后石坞”及北天门前拍照留念。从后石坞下山,至三呼门,被称之为森林浴场。森林浴场自北天门至山呼门,长3公里,占地3万余亩。穿行其间,群山环绕,古松密布,花草遍地,满目青翠,可谓赏心悦目。据说这里的负氧离子浓度非常高,故而被誉为森林浴场。
独行于大山中,欣赏着路边漫山遍野的各色野花,整个山野除了偶尔几声鸟鸣,静谧地甚至可以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的跳声。因为道路维修原因,此景区不准上山,下山的人也很少,所以一路上静悄悄地一个人沿着石阶而下。
天烛峰景区是泰山最早登山路线,也是自然景观最集中、最优美的一条路线。这里山峰险峻,山谷幽深,奇松怪石遍布,山泉、溪流、瀑布随处可见,充满了自然的原生野趣,所以人们称之为泰山的奥区。游人置身其中如在画中,所以又称为泰山的“十里画廊”。此路又为秦御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东封泰山时,于此登山。
泰山天烛峰景区,因大、小天烛峰而得名,景区全程约5.4公里,是泰山登顶最为近便的一条路线。沿途不仅有后石坞、北天门、森林浴场等,还有大小天烛峰、山呼门、龙脊、声声亭、好汉坡、仙鹤湾等等。如果穿过北天门,可以去往元君庙、观赏姊妹松。一路下来,虽然看似山势陡峭,石阶颇多,但沿着这条古御道,行走在大山里,可以全身心地去领略泰山另一面的雄、秀、俊、险、俏。大天烛峰的雄伟,小天烛峰的奇妙,天工开物的惟妙惟肖,山呼门的一览众山小,峭壁上的天烛神龟等等,每个景点都别具一格、韵味无穷,令人大饱眼福……
至小天烛峰处,才偶遇泰安当地一家三口在亭内休息。从亭内,回望小天烛峰,其独立突兀于山壁外,尖尖地直向空中,秀丽而奇伟!说笑间,下来一对夫妻,一见面便招呼“遇到你第三次了!”他们是来自淄博住在泰安的铁路职工。在快活三里,第一次偶遇。闲聊中得知男士休假携妻登山而来。在中天门,又一次相遇,寒暄之后各自攀登。没想到,下山路上再一次相遇。有点缘分哈。这位69年生人的铁路职工,边走边感叹:没想到泰山真美,这么壮观漂亮!
我们结伴下山,相互照应,过山呼门,走龙脊,下好汉坡。至仙鹤湾,渐渐拉开了距离。经过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奔波,下山来到封禅大典演出剧场。
累并快乐着!登一次泰山,浑身感觉特别舒畅,虽身体略感疲惫但内心充满欢快与力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