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莱芜有个金鸡峡,6月12日,我们相约前往。
6月7日蹲点到菏泽一周,正好岳母住院复查。本想复查一周出院,过端午一起回老家。熟料,复查未完,不能回家。遂决定与SF、孙及柳王一起去金鸡峡。
按照网上查到的金鸡峡位于钢城区桃峪村南1公里处,我们导航前往。
途中,先是路过乔店水库,见时间尚早,遂泊车一探。水库虽然不是很大,但湖光山色浩淼粼粼很是迷人。沿大坝徒步,未见有人来。除了遇到一看管水库的着制服中年男子,再未遇到他人。
顺着大路前行,来到水库边,一座黄瓦红柱雕龙画屏的牌坊矗立在路边,上书“棋山国家森林公园”。原来棋山在此啊。同时,路遇一老乡,询问得知,金鸡峡由此可到达。正踌躇不定,早早到达的孙发来已到桃峪村的信息及位置,于是我们继续照既定方案赶往桃峪村。
桃峪村,网上查的信息是所属铁车乡,如今归棋山风景区。
在桃峪村,我们与孙会合,问询老乡,告诉我们沿着小路穿过一片树林即可前往。开始,我们驱车蜿蜒进入林间,然后顺山路向西,后发现不对劲,经过再次在田野询问一老乡,回返,沿着往南的小路,穿过一片风景松林,有一农家乐。车泊于农家乐外,金鸡峡就在农家乐南侧。
农家乐的女主人告诉我们,沿着一条沟边下去,很快就到金鸡峡了。
据说,金鸡峡因峡中有一金鸡窝而得名。桃峪村一老乡诙谐地告诉我们说,金鸡窝能通到北京!言外之意,好似很深很神秘的样子。
下到金鸡峡,沿途林木掩映,峰回水转,纯天然自然风光。进入峡谷不远,只见眼前峡谷呈现丁字状,径直往西是宽阔的山谷,巧有游人由对面而来,往南则是窄窄的峡谷,脚下河床全是沙子,平坦如海滩。望着眼前的细沙心生疑问,如此山谷何来细沙。原来,谷底西面不远是一道坝,大概水多冲积后出现一层细沙。此处还有一指示牌:金鸡峡。峭壁上标有指向我们来的方向的三个大字“金鸡谷”。见状,我们对视一笑:原来已经走过了一个景区—金鸡谷。
顺着金鸡峡指向,我们往南进入山沟。不远处,山涧溪流潺潺,一湾碧水;两边遮天蔽日的松林、层层叠叠的山峰;放眼望去满目青翠一片碧绿,构成了一副大自然美妙的图画,雨水多的时候无疑会酷似“小三峡”!
一位操着莱芜口音的男子带着女儿在戏水,水中还放置着一个圆圆的西瓜、几桶铁罐啤酒……看来他们是有备而来呢。
沿途山涧水清澈,汩汩有声,却没有多少好看的岩石峭壁。两岸岩石呈红褐色,偶有泰山花纹石,如遇雨水丰沛季节,水流湍急,瀑布叠加,两边翠绿,风景一定更加秀丽。峡谷地貌复杂,有的,河底石头发青,两侧稍高处则变成褐色。因此,峡谷猛看,像一条青龙。
我们沿着峡谷漫步,在峡谷中部终于发现了那个传说中多少有些儿神秘的金鸡窝——一个两米多高、一米多宽,呈梭状的天然石洞。洞很浅,大约有2米神,中间有一石蛋。外面写着“金鸡窝”三个红字。大家近前观赏,大失所望。
有道是,说景有景、听景有景,看景无景……听起来颇有几分神秘色彩、还能通往北京的金鸡窝,不过如此!
虽没有见到金鸡,但我们还是继续前行。
金鸡峡据说是呈现Y形,一路走来,不时出现岔道,没有明显感觉到Y形状。从“金鸡窝”往左走,先是涧沟里有一石桌,石桌四周有几个石凳。一看就是人工造的。不远处有一标志:糊树安、金银阁。糊树安指向峡谷的正前方,而金银阁则指向右侧。旁边是一片茂盛的芦苇草,足见水分之大。
正前方的峡谷看上去很远很远,关于“糊树安”到底指的是什么?大家都搞不清楚。于是,我们向右沿着人工铺设的台阶,顺着峡谷的左岸试图找到金银阁。熟料,徒步一番,来到峡谷的涧底,继续往里依旧有小路。看来路途不知远近,于是我们原路无功而返。后来得知,从金鸡窝到金银阁很远很远。
行走在金鸡峡,不时有鸟儿鸣唱,偶有彩色的蝴蝶翩翩飞过。 沿途一汪汪浅水,多数清澈见底。有一稍微深一点的水中,一只青蛙蹲在水底,突然间双腿一登一登地蹿出水面,那轻盈的姿势,灵活的身子,令人惊喜。手指长的小鱼儿,游来游去,与青蛙和谐共处,似乎在为人们游弋表演着。
多数的水湾是清浅的,而有水的地方总能够看到鱼儿游东的影子。大家惊奇地感叹,这些鱼儿是不是螭林鱼啊。在大山深处的山涧,在浅浅的山水里,竟然有如此多的鱼儿生长着……
峡谷中有很多分支状的峡谷,因为太过狭窄,少有人迹。两岸是森林茂密的山坡,时见峰林奇景。
我们原路回返,至金鸡峡与金鸡谷交汇处,路遇莱芜四位驴友。据说他们就来自金鸡谷正西的峡谷。
回到泊车处,时值晌午,闷热难耐。空旷的山野里唯一的农家乐静悄悄的,除了犬吠没有一点动静。我们驱车准备寻找午餐之地。此时,柳王赶来。顺着来时之路,我们又来到“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牌坊,并顺着大坝往里。在里面,“金鸡峡”、“银鸡峡”等指示牌格外醒目。原来,“金鸡峡”完全可以由此而入……沿着水库的右岸徒步往里。正说着,莱芜一男三女四位驴友沿水库迎面而来。
而此处的水库名曰“金鸡湖”。
顺着水库的南岸,我们往西到了“天井峪”村,也没看到一处农家乐。后来在该村老乡指引下,前往一山顶采摘园里午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