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上济南的玉泉山,纯属误入“其”途。
22日,又是周六。本计划户外前往七星台附近的蒿滩市村,因SF下午开会,W又加班,所以改为自由活动。
我们夫妇驱车前往邢村立交桥附近的凤凰山,临近山下,又改变主意,漫无目的地往旅游路方向驶去,至神武南街,瞅见附近有绿色山体,考虑到未曾去过,遂调转车头,沿神武南街往东而去。
神武南街西端正对着保税区,东头至力诺科技园,道路尚未开通,有铁皮临时遮挡,现场正在施工。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准备去南侧的山坡转转,正巧遇见神武村的两位出来锻炼的老人。其中一位70多岁的张姓老人,听闻我们出来游玩,热情地推荐我们去玉泉山的玉泉阁。他告诉我们,绕过屏障,一直往东走,且找出视频让我看。
神武南街再往东是一片荒地,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我们来到一片林地,林地有一条两边皆为杏树的大道,走到东端,一条崭新的柏油路呈现在眼前。原来,山坡北面就是力诺科技园了。柏油路南侧的树林里,有许多粗大的桑树。时下,正是桑葚成熟的时候,一簇簇紫色的桑葚挂满枝头,树下到处是落下的紫桑葚,有几家人带着孩子在摘桑葚。
透过稀疏的林田,左前方一座雕塑进入视线。顶着炎炎的烈日,走近一看,这里原来是力诺文化广场。广场东侧雕塑着医药的祖师爷神农氏,西侧则是逐日追风的神话人物夸父,中间是蓝色的古色古香的仿古宏济堂建筑。宏济堂建筑里面塑有八龙喷泉,房间通过木廊相连,在炎热的夏天,这里无疑是乘凉的好地方。
广场正对着的南面,是一堵雕塑文化墙,墙中间有门与台阶,登上之后就来到玉泉山北坡了。
站在坡上,力诺科技园内的宏济堂制药车间及附近小区建筑近在眼前。盛开着各色花儿的月季园,旁边有一座湖,据说是缩小版的“大明湖”:湖边的游船,东岸的亭阁,南面的玉带桥,还有满是绿色植被的“湖心岛”,蒲草,芦苇,荷花…真有点儿大明湖的味道。绕湖一周,湖北面一组灰色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是宏济堂国药馆。馆前介绍宏济堂前店后厂概况及坐堂五不登堂(贪财者、贪名者、懒学者、术庸者、轻贫者)等内容。漫步湖边,蓝天白云下,山水相依,景色幽雅,东边长廊里雕塑着孔子老子及布袋和尚等。湖东南角一组仿古建筑群里,有三股泉水喷涌的泉池,是缩小版的“趵突泉”,不同的除了规模、水质外,其喷涌的水来自水管而非地下。
跨过白色的大理石筑就的玉带桥,是门前摆着酒坛、飘着黄色旗子、闻着扑鼻酒糟味的酒坊。只是其大门紧闭,除了浓郁的酒糟味外,不见卖酒人。
从力诺文化广场,我们开始攀登玉泉山。山并不很高,坡很平缓。在山脚下,有一新建的大理石四门牌坊,匾额上书“宏济堂百草园”。走过牌坊,是一条石板铺就的石阶通往山上。石阶两边的梯田里,每个畦子里分别种植着菊花、牛蒡、牛膝、石竹等各种不同的药材。时值晌午,操着浓重莱芜口音的几个老乡劳作了一上午正在树荫下午餐。
拾级而上,有一片柏树林。穿过丛林,在平坦的山上筑着一个高台:玉泉阁。看上去玉泉阁新建不仅。沿台阶登上并不高玉泉阁,环视四周,东侧有一“听风阁”,西侧有一“观雨亭”。观雨亭旁边是一池碧水,水里面种植着睡莲及蒲草,蝌蚪似的小鱼儿游来游去。南面山下是黑灰色的仿古建筑群——市委党校。山虽不高,但也不乏一览众山小之感觉。
玉泉阁上有经纬标志,上面标注着至北京、南京、拉萨等等四周各个主要城市的距离。南端还有一个两柱夹着的用红色绸子包着的圆形凸透镜。
作为泉城的济南,以泉多而著称。无论市区还是山乡,一不小心会遇到这泉那泉。济南的山,论数量可以说与泉不相上下,尤其南部山区山岚叠嶂群山连绵,有着许多不知名的山。
玉泉山,还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遇见。网上查询“济南玉泉山”五个字,首先蹦出的是从未听闻过的章丘玉泉山,更多的是北京的玉泉山。而位于力诺科技园区南面的玉泉山既无图片也无文字介绍。据开始遇到的那位张姓老人介绍,以前此地被称为泉子沟,在玉泉阁的东南方的山坡下,有“玉泉”存在,且为宏济堂制药所用之水。因时间关系,我们未去探访。
沿石阶下山,顶着烈日原路回到停车的神武南街,路边几辆车牌号为皖K的杂技团的红色车辆依旧在那。既当舞台又当卧室还是仓储的一辆辆演绎车,以及抱小孩的妇女、小孩的座椅等等,透射出他们生活的不易。白天,市区连停放车辆的地方也难找,他们只好在类似的城郊结合部休息,晚上,他们则要到人口密集的地方演出……
无意中闯进玉泉山,观赏了颇具特色的力诺文化广场,收获多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