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彭家峪水库

标签:
365 |
分类: 旅游休闲 |
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带来了多年少有的冰天雪地。从滔滔黄河到南部山区的沟沟湾湾乃至水库,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冰封景象,使得人们每逢周末结伴搭伙赏冰观瀑成为一大乐趣。
位于七星台附近济南与泰安交界处的蒿滩村,因水库大坝一道落差巨大似银幕般的巨型冰瀑,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打卡网红之地。于是,我们便提前做好攻略,周六约定成行。
从西营藕池村,沿着村前水渠旁的小路东行,盘桓上山,蜿蜒前行,不多时穿过一个山垭口。路旁一块蓝色“济南界”的路标牌告诉我们,前面就进入泰安境内了。
过垭口,路北面一“齐长城遗址”的大理石界碑从车窗外闪过。尚未反应过来,车子已经疾驶而过,只能回来再看了。
进入泰安地域,路过每个山村,并不宽敞的公路旁都会有一个蓝色的醒目的村名大牌子。先是高本村,尔后为天罗村(当时还想,此地有天罗村,莫非还有个地网村)。
沿着山路根据导航一路前行,一个叫谷山的村子旁出现一个大水库。一不小心,导航也出了问题,引着我们沿水库南岸前行不远,又提示原路返回。好在前行了不远,水库旁的道路很窄,我们慢慢把车倒回,沿着水库北侧继续行驶。过了辍西村,然后是木营,本来再往北转,离蒿滩村就不远了,一道临时木栏杆挡住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旁边几位裹着棉衣戴着棉帽的村民,带着臂章,严格把守着。只准出,不准进。虽经交涉,他们丝毫不答应通过。据说,因高滩水库冰瀑壮观,引来八方游客,一时拥来人员过多,既怕溜冰发生事故又担心疫情出现问题,因而暂时关闭。
蒿滩去不了,还有何处可去?
等到SF、孙及初次参加活动的W夫妇赶来,临时议定,绕着水库溜达溜达再说。于是,我们原路回返,车停在谷山村旁边水库角上。
原来,该水库叫彭家峪水库,地处泰安泰山景区下港镇。因水库东南角有一个山村彭家峪而得名。
说起下港镇,当地老乡叫做下jiang镇。只知道港读作gang,莫非老乡们习惯了读jiang。回来后,仔细一查,“港”还真有jiang的读音,意为“山凹或山沟”,多为方言。多认识了一个字的读音,也算此行收获之一吧。
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水库,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冬日里的暖阳把光撒在冰面上,折射出一道道柔和的光芒。连绵起伏的山岚,远远望去,黑黛色中透着一层薄薄的灰色雾气,如面纱约隐约现朦胧如幻。山脚下水库边那仅有的一座房舍点缀在山水之间,虽然画面不无荒芜之感,但视线内如此简单的水墨画般的场景也颇值得玩味。
山上的树木多数叶子落没了。只有一种树上金褐色的叶子依旧挂满树枝。老乡们告诉我们,此种树只有到了开春的时候,叶子才会落下。
沿着水库边的公路蜿蜒而行,或被山坡上一棵酷似蛇头状的树枝吸引,或因水库中偶尔出现的飞鸟惊叫。
意想不到的奇观出现了!
水库南端大坝下,一段上个世纪的老式引水渠引起我们的注意:上百米长的引水渠挂满了白花花的一大片冰凌与冰瀑!
像游弋在海洋中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们兴奋地惊呼起来:哇,大家快来看呐!冰瀑!冰瀑!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从大坝上下到引水渠。高架起的引水渠,大概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紧靠着山坡上的彭家峪村。水渠一头连着水库,一头伸向村外山野。
水渠被冰上上下下包裹着,冰清玉洁,玲珑剔透,形态各异。放眼望去,场面壮观;近前端详,细节有趣,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似银幕有的似玉柱……可谓异彩纷呈。
一块冰锥,直直地突兀地立在水渠下,没有其他辅助物,单挑独立,令人颇感神奇,人称之为独树一帜!
水渠柱下,冰瀑如注,仔细端详其中既有果老仰卧又有众猴上树,任人想象。也有宽幅冰幕,似群魔乱舞;还有的冰柱,通天拔地,阳光下变幻出红黄蓝等奇妙的光泽,大家称之为“七彩冰柱”。
一座拱门式的自然冰雕端坐在地上,通过拱门可窥视到对面的群山与树木十分有趣。水渠窗口中形成各式各样的冰棱,有的似银鱼飞跃,有的似信使拜佛。
紧靠水渠下弧形的柱壁,有一离此几公分的大型冰雕,无论形态还是神色,宛如一位老人在讲什么,于是大家予以“老子讲经”之名。
一处冰坨,酷似马儿低头与马仔嬉戏,于是“冰天雪地舐犊之情”油然而生。愉快的周末户外生活就这样在不知不觉的自娱自乐中度过……
一段意想不到的冰瀑奇观,给我们带来了意外惊喜。大家纷纷发挥自己的观察与想象能力,把一处处形象的景色拍成永恒的记忆。
带着兴奋的心情,我们离开引水渠冰瀑景观,穿越彭家峪村,几位老乡在露天烧大锅熬硫磺,他们说是为了防治果树病虫害。
正欲原路返回王柳赶来。我们几个漫步而归,邵则陪同王柳观赏冰瀑。
回程途中,我们在“齐长城遗址”处停车,上山寻找齐长城。碎石乱砖一段土丘,还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伸向山坡的淡黄色草丛,大概就是齐长城遗址了。
跨过此界即回到济南的藕池村了。我们赶到号称济南小“漓江”的云河村,等到王柳赶到后一起前往振群饭店,9人围着木柴大锅大鹅炖鸡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