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泉”著称的济南,除了泉多之外,恐怕就是山多了。站在华山顶上,济南以北千里沃野,城市以南群山连绵,山虽不高却是一座连着一座。如果你登上佛慧山,往南一看,济南又有点山在城中、城在山间之感。
12月12日,周六。一场大雾笼罩着济南。原计划户外去柳埠天齐庙,熟料早上6时许,天空大雾弥漫,对面高楼都看不清,遂在微信群发帖取消活动后准备睡个懒觉。
家住南部的SF说大雾在上层空中,似乎没有北部严重,不妨可以市区附近活动,并具体提议徒步蚰蜒山。本来“期待已久”的周末户外活动,岂能因一场大雾而错失。于是大家纷纷响应,约定九点舜耕办事处集合。
舜耕办事处位于佛慧山的西端。昔日,或跟群或独行,时常从大佛头往西一直徒步佛慧山至舜耕办事处,偶尔也从佛慧山南面绕道而行。而蚰蜒山正位于佛慧山南面,东端与大佛头相连,南面靠近南二环路,而西段延伸至阳光舜城。
我们从舜耕办事处开始上山,沿着山路右转,然后转到佛慧山的南面,一直往东徒步。户外开始不久,感觉周围的雾明显减弱了。大概与身处山上有关吧。途中,不是遇到前来锻炼的男女老少。很快,天上云消雾散,湛蓝的天空飘着一层薄薄的白云,银白色的飞机在上空翱翔的身影清晰可见。
踏着蜿蜒而又平坦的山路,大家一路欢笑从佛慧山西端走到东边。在东端的山顶,大佛头上面有一铁塔高耸入云,成为一大标志。山南面,一条拦腰路横贯东西,一条小路婉转上山。由此,还有一条往西南方向的山路顺着山坡一直延伸——这就是通往蚰蜒山的道路了。此亦即佛慧山与蚰蜒山相连之处。
说起蚰蜒山,开始并不知道哪两个字,更不知道啥意思。后来,网上搜索才得知:原来蚰蜒是一种虫子,在我们老家土话又叫“YU蜒”,大概家乡的口音慢慢变为“YU”而不是“YOU”了吧。同时,它还有一个俗名,叫做“草鞋底”。当看到“草鞋底”这三个字时,对于蚰蜒的记忆开始出现在脑海……当时在农村,它是经常出现的一种虫子,尤其在潮湿的偏房及阴暗的地方,时不时地爬来爬去,被大人们称作“草鞋底”。尽管在网上济南当地一些人有此山因多蚰蜒而得名的说法,但漫步在山上仔细观察,蚰蜒山整个山体颇似一条浑身长满长足的“草鞋底”虫子。此山大概是因形而得名吧。山不算高,山顶相对比较平缓,山路弯弯曲曲还算好走
。只是,山上植被一般,除了西端有一片柏树林外,多布满杂草荆棘,无庇荫之处,倘若夏天,可能不适宜徒步。
虽然看似不远,但走起来感觉却不近。蚰蜒山弯弯曲曲,上来下去,看似平坦,却起伏连绵。路遇驴友,有的来自阳光舜城,有的来自西山脚下。
在蚰蜒山西端,一大片丛林。丛林中有一片“石海”。唯有此处适宜夏天户外。高德地图显示,对面是卧虎山山体公园。一想,卧虎山应该在仲宫附近啊,怎么这里又冒出一个“卧虎山”呢?站在高处抬头仰望,蚰蜒山西端对面的山,总体南北向,仔细端详还真有点儿卧虎的样子呢。大概就是如同到处都有“马鞍山”一样吧。穿过丛林,我们沿着小路缓慢下山。
历经三个多小时的徒步,我们终于下到阳光舜城一个离舜文中学不远的地方。通过导航,我们搜到一个美食店——菏泽人办的全羊馆。午餐后,徒步前往舜耕办事处驱车回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