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有个胡山林场;章丘还有个大胡山。两山相距不远,但此胡山非彼胡山……
第一次到胡山林场是2017年10月7日王同学夫妇引领去的。今年9月20
日,夏天的一个周末,我们几家群里的朋友又去胡山林场游玩。当站在胡山林场西南角的山顶时,偶遇当地一驴友,告诉我们西南方向高耸的山峰是大胡山。从此以后才知道,胡山林场附近还有个大胡山。前不久,王同学谈及户外,说有个大胡山去过没有?我说没去过,于是相约找机会一起去。
28日,一个寒冷的周六。群里的伙计们原计划去柳埠天齐庙、红旗村及明真观溜达一圈,一老乡要去飞机场送客,提出户外活动可否改为往东方向以便她可以从飞机场赶过去。同时,王同学也电话联系胡山之游事宜,于是目的地改为大胡山。
上午9时多,我们相约山东警察学院章丘校区,然后前往大胡山方向的横沟村。考虑到爬山路稍远,在王同学引领下,我们穿过横沟村后,进入山路。路口有横沟村一老汉负责防火检查,让我们扫码登记后,打开横杆放行。我们驱车在山间并不陡峭的公路上盘旋而上,直达大胡山东南面山脚下的停车场。
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站在停车场看大胡山,一个缓缓的山坡上面一座突兀的山峰,山峰看上去并不太高。“需要背上背包吗?”王同学看出我的意思,接着回答说:山不小呢,还是背着吧。于是,我们背上装有水和食物的行囊开始爬山。
眼前的大胡山,像一座突兀的屏风挡住了西面的视线,向北望去,除去两座低矮的山岚,作为章丘与邹平分界线的长白山横亘在天地间。不同的是,一层茫茫的云雾笼罩着山腰,云雾缭绕,约隐约现,宛似仙境。雾霭下的白山山脉,建筑鳞次栉比的城区,坐落在山间的村落,延绵起伏的山岚……目之所及由远及近,层次分明,给空旷的山野平添了几分神奇的姿色。
一条之字形的山石路,直通山门。拱形的山门矗立在山的侧崖上,看上去拱门好似以前建造的,砖陈石旧,灰沙填隙。山门上面清一色的青石砌就的城墙式围墙显然是新近建的。
山门附近,路遇一群驴友,搭讪得知其来自章丘。对于大胡山,王同学早有考察。他诙趣地说:如果说小胡山是章丘人的千佛山,那么大胡山就是章丘人的佛慧山了。相对于千佛山,佛慧山更高一点。而位于章丘东南部的这座大胡山,海拔693.8米,素有“小泰山”之称,是章丘的名山。喜欢户外的章丘人乐此不彼,每到周末都会成群结队来大胡山溜腿。
穿过山门,然后左拐,不远处路边的山坡有一个大洞。洞口不大,钻不进人去,但洞内深约2米,洞壁有钟乳石状的纹理,大概终年累月渗水而成吧。此洞无名,同行的朋友们戏称之为狐仙洞。据说,大胡山上类似的洞穴有不少。果不其然,顺着山路走了不多远,又见路边一洞穴。此洞口呈长方形,有明显人工垒砌痕迹,洞深约四五米,宽近两米,高约七八十公分,仔细观察洞内有烤火留存的灰烬。
登高望远,山南面远远地群岚叠嶂,云雾飘渺。附近的山村马家峪静卧山间,东南方向山上发电的风车密密麻麻地伫立在山上随风而转,也成为一道不错的风景。脚下的平台,有杂乱的石碑与损坏的石狮子等,看样是以前寺庙的遗址。平台边上一棵大树,下面就是悬崖峭壁,通过稀疏的树枝,远望逶迤蜿蜒的山岚,别具一番风景。
游览间,一群群驴友接踵而来,有的从后山上来的,有的从西边上来的,也有的与我们一个线路。男女老少登山观景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平台北面有一高高的铁塔,大概它是大胡山的标志性建筑了。中间是一座老君祠。据说这座古老的庙宇和东门是胡山仅有的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物的两处残体。如今,老君祠外部结构已基本不存,只剩下了方石砌碹的拱室和石门石窗。幸而石门上的“老君祠”三字还清楚。看守老君祠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其自称横沟人会八卦云云。老君祠右侧是一处隐蔽在树影中的近代军事建筑哨堡。哨堡水泥结构,顶层为台,中层为室,室下是一条倾斜的地道,地道通着堡外西南角一个出口,有好玩少年从地道钻进爬出。据那妇女介绍,碉堡是上个世纪70年代部队修建的。望着眼前的建筑,我们脑海立马浮现出那个“深挖洞、广积粮”的时代,碉堡也大概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吧。登上碉堡俯视山下,群山连绵,千壑幽幽,北面山顶平坦的小胡山近在眼前。人说,这山望着那山高,但站在大胡山看小胡山,小胡山不仅不算高而且显得明显有些矮小。
大胡山总体呈东西向。从碉堡往西,有一条蜿蜒的山路,穿过一片黄栌树林,直通西面的横沟村。黄栌林中红叶满地,树干光溜溜的繁杂交织,生长出各种奇异的造型,一棵树往往从根底就生出数个干枝,有的盘绕而上,有的横突交叉,仔细端详,颇有点艺术范儿。,不得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叹服!
穿过黄栌林,南侧的山崖峭壁外,有一突兀而立的石峰,石峰的中间还有一透明洞,宛似老鹰之眼,人称之为落鹰石。山梁上有一巨石上书“神鹰台”三个红字。再往西走,石阶上隐约看出有“夕照门”几个字,不知是原先此处有山门还是后人因地形而命名的,无从考证。
再往西,有一小山峰,名曰“太平崖”。站在相对平缓的太平崖上,回望落鹰石旁的山势,显得更加壮观。
时近晌午,山路有土的地方开始变得潮湿了,加之考虑路途太远,我们便没有继续往山下走,而是原路回返。开始,大家因为开车上来的似乎活动量意犹未尽,回返途中步步登高,及至山顶,也开始浑身冒汗了。
告别大胡山,我们来到附近的横沟村。没想到横沟村是一个有着三千多人口的大村。村里的饭店有好几家,且多为楼房,于是,我们就把午餐解决在横沟的一个伦氏大酒店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