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留學生激減驚現斷層危機 毛峰

(2011-01-28 12:20:43)
标签:

杂谈

日本留學生激減驚現斷層危機 .毛峰

日本留美人數較往年減少百分之三十五,幾近高峰期的一半,研究機構及大學派往海外研習的情況也同樣;國內名校就讀人數也在減少。東瀛諾貝爾獎得主紛紛表示憂慮,呼籲一流科技強國的日本不要淪為二流。

 

尚未驅散二十一世紀低迷經濟「失去十年」之陰影,日本又陷入了未來十年人口減少,海外留學人才斷層的深深憂慮中。從一九九九年至今的十年間,日本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生人數由一百五十一人銳減到五人。截止到去年秋季,日本在美國的留學生總數約有二萬四千人,較前年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五點一,較高峰期四萬七千多人相比幾乎被裁減了一半。目前日本各研究機構和大學派往海外研修的研究人員為三千七百三十九人,與二零零零年高峰時的七千三百七十四人相比也減少了一半。

剛剛獲得二零一零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科學家根岸英一對此深感憂慮:「日本年輕人如果都沒有勇氣走出國門去海外留學,不僅僅日本整個科研水平將會下降,而且對『技術領先』的日本製造產業也是一個巨大隱憂。」來自北海道、東北、東京、京都等七所國立大學和早稻田、慶應兩所私立大學的校長此前首次聯合在東京大學舉行記者會,要求日本政府取消壓縮與削減科研預算的政策,不要讓日本變成科技領域的「發展中國家」。

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IIE)日前發表的統計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在美國各大學及大學院學習的外國留學生總數達到歷史最高紀錄的六十九萬一千人。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達到了十二萬七千三百人,以激增三成的比例首次超過了印度十萬在美留學生,躍居第一。日本在美留學生人數則比前年減少了四千四百人,為二萬四千八百人,排名更被台灣在美留學生人數超越,跌至第六位。在世界最知名的美國哈佛大學,目前就學的外國留學生為六百六十三人,其中日本學生僅五人,中國三十六人,韓國四十二人。此外,在美國各地大學留學的二萬多名日本留學生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一的人是在大學院攻讀碩士以上學位,而在美國的中國十二萬多名留學生中有百分之五十二以上在大學攻讀碩士以上學位。

來自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顯示,日本人海外留學人數近年來持續走低,已從二零零四年的八萬二千九百多人減少到約六萬七千人。其中赴美留學生更從一九九八年的四萬七千人銳減到二零零九年的二萬四千人,在美外國留學生人數也從過去位居榜首跌落至第六位。同時日本到中國留學人數也從二零零八年的一萬六千多人減少到一萬五千人。此外,日本各研究機構和大學派往海外研修的研究人員也較十年前減跌了一半,只有三千七百多人。

日本青年赴海外留學人數逐年遞減,引發以「科技領先世界」的日本對未來人才可能出現斷層的深刻憂慮。野依良治、小林誠等一批諾貝爾獎得主科學家紛紛發表談話,希望已經從一流經濟強國淪為二流的日本,成為科學領域的發展中國家。曾經開發出新型萬能細胞(ips細胞)的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稱:「越來越多的日本年輕人遠離學習先進科技,令我很擔心日本的未來。」

日有十八諾獎得主

戰後六十多年來,日本先後有十八人分別榮獲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各項諾貝爾獎。其中除了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分獲文學獎﹑政治家佐藤榮作獲和平獎之外,其餘均是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獎,保持非歐美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人數最多的紀錄。以科研為先導,也帶動了日本製造業在全球的龍頭地位。至今為止,雖然在平板電視、太陽能板、3G手機以及一些家電產品領域,日本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率分別被中韓以及歐美等國家所超越,但在環保節能、電子機械等核心技術領域,日本仍保持世界水平的優勢。海外留學為培養社會科技精英鋪路,也是對未來競爭力的投資。日本近年來在這方面不斷走下坡路,無疑會削弱其在未來世界科技領域中的競爭力,由此引發社會焦慮也是必然。

造成日益多的日本年輕人不愛去海外特別是美英等國家留學並對學習先進科技敬而遠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日本經濟持續低迷不振,令較富裕的一大批中產階層的收入「縮水」。泡沫經濟破裂以來,日本家庭收入平均降低了百分之九,在就業人員中更有四分之一的年收入跌至二百萬日圓(約二萬一千美元),這對一大批中產階層資助鼓勵子女赴美等地留學帶來了經濟上「愛莫能助」的困難。

另外,日本企業為了擺脫收益減少的困境,也不像過去那樣器重高學歷的畢業生和具有留學背景的研究生。同時,大部分企業將畢業生招工年齡限定在二十七歲以下,這使赴海外留學獲取高學歷回國工作的日本年輕人在年齡上受到了很大制約。

其次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日本泡沫經濟破裂後成長起來的日本年輕一代與缺乏活力與革新的社會一起慢慢沉淪,漸漸喪失作為日本「底力」的奮鬥與努力精神,再加上日本社會加速少子化帶來適齡大學生人數總體上在減少,令貪圖安逸而不思進取的「新生族」漸漸成為了社會風潮,這不僅使赴海外留學的人數逐年減少,而且連報考日本國內大學及各種補習班求學的人數也在減少,甚至畢業後希望求職工作的人數也在不斷減少。日本社會發展失去了明確「路標」,讓一批又一批剛踏進社會的年輕學生失卻了上進動力。

二零一零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根岸英一教授最近在東京的演講中鼓勵青年學生:「夢想越遠大越好。雖然一個人獲得諾貝爾獎的幾率是一千萬分之一,就像是中彩票的感覺,但是你的思維方法決定了你會慢慢地接近你的夢想。」聽完演講後的東大研究生鈴木一郎對亞洲週刊說:「我也曾想去美國留學,也有當農業科學家的夢想。但現實是經濟拮据,社會風氣消沉,畢業後我能找一份好工作就不錯了,為夢想奮鬥可能是一種奢侈。」

中國留日學生激增

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來到東瀛求學「追夢」。據「日本學生支持機構」的最新統計,去年在日留學及就學的中國留學生總人數已超過了十萬人,其中作為留學生的有八萬六千一百多人,較前年增加了七千多人,作為日語學校的就學生超過了二萬二千人。中國留學生已佔在日本外國留學生總數的六成以上,名列第一。中國在日留學生以東京、大阪、京都為中心,其中又以進入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慶應大學等知名院校攻讀學位的最多。

較十年前來日的中國留日學生相比,當今一代的在日中國留學生多數受到中國國內家庭的財力資助,基本上不用為支付學費與生活費辛苦打工。因此也出現了儘管日本經濟不景氣,大學獎學金總額在減少,但中國留學生赴日留學人數仍逐年增長的景況。

另外,有四分之三的在日中國留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國發展,在迅速成長的中國市場中追求自己的事業與理想,顯示了在日中國留學生學成之後對在中國社會中施展自己才華的信心要高於日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