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n钢的硬度与变形的关系

分类: 钢管-钢铁-材料 |
16Mn钢的硬度与变形的关系
1.
2.
测量变形程度为0%,40%,50%,64%的硬度记录在表3-1中。
根据表中的数据,以变形度(%)为横坐标,硬度(HRB)为纵坐标,绘制出硬度与变形曲线关系,如图3-1:
编号 |
变形度 |
硬度(HRB) |
1 |
0% |
87.8 |
2 |
26.9% |
98.3 |
3 |
41.5% |
102.5 |
4 |
64.3% |
103.0 |
表3-1
http://www.josen.net/zb_users/upload/2018/03/20180315091153_25450.png
结论:
3.
以同一变形程度51%的16Mn钢试样,测量其硬度后,分别加热至100℃,300℃,500℃,550℃,600℃,700℃,800℃保温30分钟后测量硬度,将数据列入表3-2中。
根据表3-2中的数据,以加热温度为横坐标,硬度为纵坐标,绘制出加热温度与硬度的曲线关系如图3-2。
同一塑性变形后16Mn钢加热时硬度的变化:
编号 |
加热温度 |
保温时间 |
硬度(HRB) |
1 |
100℃ |
30min |
98 |
2 |
300℃ |
30min |
95 |
3 |
500℃ |
30min |
94 |
4 |
550℃ |
30min |
72 |
5 |
600℃ |
30min |
55 |
6 |
700℃ |
30min |
51 |
7 |
800℃ |
30min |
45 |
http://www.josen.net/zb_users/upload/2018/03/20180315091154_52437.png
结论:
随着16Mn钢塑性变形后加热温度升高,硬度减小,
加热温度小于500℃时,硬度减小不明显
加热温度大于500℃时,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硬度急剧减小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将发生尺寸及形状的改变,即变形。变形一般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弹性变形是可逆的,当外力去除后,变形可完全恢复;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当外力去除后,仍有残留变形。
金属进行塑性变形时,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其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也称为加工硬化)。产生冷变形强化的原因,通常被认为在塑性变形过程中,随变形量的增加,位错密度增加,并发生一系列交互作用,使位错运动受阻;同时晶粒也会出现破碎,变成细条状,晶界变得模糊不清,形成所谓的"纤维组织"。金属的变形程度愈大,位错密度愈高,位错运动的阻力愈大,塑性变形抗力也愈大,则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下降。
冷变形强化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一种重要的强化材料的手段,尤其对用热处理不能强化的材料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其次,冷变形强化有利于金属的变形均匀。因为金属的变形部分产生硬化,将使变形向未变形或变形较少的部分继续发展。第三,冷变形强化可以提高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构件一旦超载,产生塑性变形,由于强化作用,可防止构件突然断裂。但是,冷变形强化也给金属的继续变形带来困难,甚至出现裂纹。因此,在金属变形和加工过程中常进行"中间退火",以消除它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