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字的起源(转载)

标签:
文化董起源时评历史 |
分类: 杂谈-思想-思路 |
中文字有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形声字约占中文字的80%。董,一看便知,取自“重”的字音,乃是形声字。
据所查资料,甲骨文中并未发现“董”字。但请注意,未发现不表示甲骨文时期没有“董”字。这是因为,刻在骨板上的甲骨文,所用的辞汇多半为占卜用字,时间、地点、所卜事情、周君名讳……等,没有使用代表董国或董氏部落的“董”字,实属正常。
1978年山西闻喜上郭村出土一只炊器-董矩方甗(现收藏于北京恭王府),甗内壁铸有“铭文”四行共二十二字,为“□(董)五世孙矩作其旅甗,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此甗应是“董国(五世孙董矩)”的用器。这里有个董字的铭文,因为网上只看到个“□”,无法判断文字样貌,俺估计是董字的图腾。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2/25/20/8/e11319881_12f15739a4dg215.gif
古代图腾的董
“董字图腾”出现在广东省海珠区仑头村黎氏公祠里的姓氏图腾里,公祠约二百年历史,无法证明此图腾之真,只好从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中找找看。铭文字典里有董字图腾中央的“重”字,也有一些草头的字。组合起来,确实可以组合成这个漂亮的董字图腾。
http://184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2/25/20/8/e11319881_12f157351fbg214.gif
铭文里部分草字头的写法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2/25/20/8/e11319881_12f1573bd83g213.gif
“重”字的铭文(铭文字典里不知这个字是“重”字,只表示这是个图像字。)
如同甲骨文一般,青铜器上的铭文多半写了些君王、时间、地点、祝福、祈祷的字,最常出现的便是那一句“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董字要出现,还真不容易,估计董矩方甗上的董字铭文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存最古老的董字(在此要强调,董字的历史要更长得多。),若要一探究竟,还得靠各位董氏同宗使把劲。
http://188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1/2/25/20/8/e11319881_12f15737e50g215.gif
“鲁大司徒匜”中“子子孙孙永宝用之”的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