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四化”
(2013-12-18 11:18:16)
标签:
受益者目的结果运用知识规律 |
分类: 教育 |
高效课堂的“四化”
李明春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以一定的教学模式,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思维得以拓展的课堂。因此,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做到“四化”
一、课堂教学“模式化”
模式是一种教学的手段或者方法。这就是常说的“授之以渔”。教师怎么去教,学生便去怎么学。这种长期的,有规律的方法,就是一种教学模式。要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能看得见,摸得着。要循序渐进,要触类旁通。
二、单位时间“效率化”
效率,是指所得到的劳动效果与付出的劳动量的比较值;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这里,就有了单位时间的限制,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心准备教学。语言和教具必须精炼准确,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形象逼真,恰到好处。既要有一定的知识量,又要有一定的接受量的全面性。也许,在这里主要是指对于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保量的完成情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只有精讲精练,胸有成竹,才不会顾此失彼。
三、获取知识“效果化”
效果,是指由某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作为教学的因素,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是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为效果。是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双赢。在这里,教师教得好,是学生学得好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熟悉教材和教法,了解学情,对症下药。必须是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四、思维拓展“效益化”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的前提是知识熟练,知识熟练的前提是思维灵活。因此,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要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就是只有在思维的引导训练中,注重良好思维的启迪,引导和培养,才能够拓展,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得思维更加灵活,做到熟能生巧。打开的思维,拓展的思维,要比封闭的思维,更让学生受益。否则,学而不思则罔。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思维的根本。否则,思而不学则殆。
效益是指效果和利益。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会运用知识,才有学习和教学的效果,才会使得学生成为最终的受益者。如果学生学好了,教师也跟上受益,也是一种学习利益的占有者。
总之,高效课堂的“四化”推进,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真正达到教学相长,能有力地助推教学,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