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咬文嚼字》特级教师教学实录

(2018-10-05 22:03:26)
分类: 必修5专题

一、教学设想:

   《咬文嚼字》是一篇文艺评论和随笔,同时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作者朱光潜先生引经据典,生动地讲述了写文章应注重炼字的道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思想。课文中的每一个实例,都让我们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启发我们在文字鉴赏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而这,恰恰是我们当代中学生所欠缺的。

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是“言不由衷”,不能“我手写我心”,甚至是一个动词、一句话传递出来的意思与想要表达的意思截然相反。因此,教好学好这篇文章,对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自觉注意炼词炼句,恰当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了解汉语独特的神韵和深厚的意蕴,并在阅读中养成自觉品评和挖掘文章内蕴的良好习惯,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因素,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教学理念上,我拟定从“教学”转变到“导学”上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定位为本节课为探究课,或者叫讨论分析课。我的教学任务不是“带着书本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书本”,通过整体感知—梳理探究—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教学方法上,我拟定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大胆去探究。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一个经典动画导入,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危害;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进行粗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咬文嚼字的;然后,让学生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咬文嚼字,老师举出身边或已经学过的课文中熟悉的例子,进行佐证;最后,布置一道与课文相关联的随堂小测试,自己动手写出一段文字,自我感知,自我鉴赏,拓展学生思维。

二、课型

阅读赏析课。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体会“推敲”因句式、字数等不同而带来的情感不同。

分析探究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能力,总结课文的实例,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精神,体会汉语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重难点

重点: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 揣摩体味文中所举例子体会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文艺评论的兴趣,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文鉴赏。

四、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flash导入  借助多媒体欣赏flash动画

活动2【讲授】积累~整合

1.明题目。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扣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形容卖弄才学。

    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2.知含义。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3.梳内容。

   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吟诗;苏轼写诗;套板反应。

活动3【讲授】思考~总结

     1.作者。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

     2.艺术的完美。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补充:世界著名作家福楼拜教育学生莫泊桑说:你要明白,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活动4【活动】应用~拓展

        请根据课文内容,仿照示例,为下面一段文字添加合适的词语,并简述表达效果。

题目:刘老师(……)进了教室,(……)了王刚一眼说:“(……)。”

示例:刘老师      进了教室,      了王刚一眼说:“  你出来一下。”

鲁威评论

优点:

讲得太好了,学习

缺点:

瑕不掩瑜

冷晓栓评论

优点:

讲的太好了

缺点:

怎么那么好

周娟评论

优点:

内容简介,流程清晰,能够真正的使学生学有所得,做到“一课一得”,很好!

缺点:

语言应更简洁,鼓励应更多样化

杨军评论

优点:

该课教学设计合理,活动安排得当。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动学的有机结合。举例源于教材和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知识点落实灵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比较枯燥的知识。

缺点:

1.提问针对性还有待加强。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点评还要更加明晰、精准。

王启冲评论

优点: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式新颖,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标的互动合作、共同探究的理念。

缺点:

活动可以再适当增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