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的新叶

标签:
菩提树思维树佛教杂谈 |
分类: 木本植物 |
菩提树是热带落叶乔木,新长的叶片是桃红色的,非常美丽。。。
菩提树
学名:Ficus religiosa
英文名:Sacred Fig,Bo-Tree,Peepal
别名:神聖之樹、思維樹、畢缽羅樹、印度菩提樹、佛樹、覺樹、道樹、道場樹。
科属:桑科 (Moraceae)榕屬/ 无花果属(Ficus)
原产地: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中国西南部、中南半岛
拍摄地点:新加坡
菩提树是一种在干燥季节落叶的半常青热带大型乔木,树高可达30米,树干直径可达3米。树干笔直,树皮为灰色。树冠为波状圆形。具有悬垂气根,在伤口處会分泌出乳汁。
叶子为浓绿色,网状叶脉,表面平滑有光泽,心形,有一个明显延伸的顶端尾尖,是热带植物排水的特征,叶长10-17厘米,叶宽8-12厘米,尾尖长2-5厘米;叶柄纤细,长6-10厘米。托叶掉落后会在枝条上留下环状的托叶环。
夏季时树干上成对出现无梗的扁球形隐花果。隐头花序,雄花、雌花和不育花(瘿花)均生长在同一榕果的内壁。果实为直径1-1.5厘米的小无花果,成熟时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中国北方的“菩提树”
菩提树在南岭以北因氣候的因素即不能露地生长。因此长江流域的寺庙多用无患子树代替菩提树,而黄河流域的寺庙则多用银杏树代替。在中国西北高寒地区,则用丁香代替。例如青海塔尔寺就是用暴马丁香代替菩提树,当地称之为“西海菩提”。
這些寺院之所以紛紛的使用代替樹種而名之為「菩提樹」者,就是為了紀念「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而對「菩提樹」產生「聖樹」之心,並藉此表達對於「釋迦牟尼佛」至高無上之崇敬與思慕之情。(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