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益母草

标签:
益母草白花益母草中草药药用植物杂谈 |
分类: 药用植物 |
白花益母草
英文名称:Motherwort
学名:Leonurus
科名:唇形科(Labiatae) 益母草属(Leonurus )
别名:白益母、白坤草、茺蔚、火杴、臭秽、贞蔚、坤草、田芝麻、猪麻、野天麻、郁臭草、地母草。
原产地:亚洲东南部至韩国、日本多有分布。
用途:
1.药用植物:全草:活血,消水。治月经不调,水肿;花:消水,行血。治妇人胎产诸病。果实(茺蔚子):清热。
2.食用: 嫩茎叶先用盐水泡过或以沸水烫过,再行煮食或炒食。较老的茎叶晒干后,可代茶叶利用。种子晒干后,可煮开水当凉茶喝。花与蛋合炒后,加米酒服用,可治妇人产后腰痛。
特性:
一至二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棱形,单茎或从基部分生多茎,高约40~120公分,全株被有粗短的伏生毛。根生叶具有长柄,叶片卵状心形;茎生叶具柄,叶片3全裂或深裂,裂片复为羽裂,呈不整状线形,茎先端叶线形,叶背密被白色短毛。夏季开花,花聚生节上呈轮伞花序;花白色或淡粉红色,苞片针刺状,较萼短,萼筒状,5角状,长约0.6公分,5浅裂,裂片刺状,花冠唇形,长约1.2公分,上唇匙形,下唇3浅裂,外被长柔毛;雄蕊4枚,2长2短,先端2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