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大清早到的呼和浩特东站,出来就有地铁。先去的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第六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城墙在维修,基本都有绿布围着,也没看到文保碑。吃了早餐,又绕到将军衙署,这一路的大雨,鞋子湿了个透。将军衙署这时也尚未开门,想着在呼市就这么整整一白天时间,于是就先去取车。这次用的是悟空租车,第二次用这品牌,总体不如神州和一嗨靠谱,耽搁了不少时间。取了车直奔南郊外的昭君墓,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走的普通公路,快接近昭君墓时居然还设了个收费站,略黑。王昭君,汉代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昭君墓附近被圈了大片土地,搞了个昭君文化旅游区,设有昭君博物院,详见下篇。
简介:
绥远城墙和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城的城墙遗址和绥远将军的办公衙门。将军衙署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制,占地约3万平方米。它的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的产物。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北五里处勘定一处城址,作为右卫城北移屯兵之用。至乾隆二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年(1739年)告竣,清廷赐名"绥远城"。
解放后,衙署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并内蒙古人民政府办公地,乌兰夫兼两府主席。2006年5月25日,将军衙署与绥远城城墙被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又称"青冢",蒙古语称
"特木尔乌尔虎"
,意为"铁垒",是史籍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朝明妃王昭君的墓地。昭君墓座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
首次乘降呼和浩特东站

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

周末雨天大清早,基本包车

绥远城墙

4A级景区

远处昭君墓
(接下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