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通寺
2016年3月16日。武汉市,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宝通禅寺
赵朴初
庄严国土
利乐有情
宝通寺
洪山原名东山,魏晋时期建有东山寺,唐代扩建改称弥陀寺;南宋年间又扩建敕号崇文万寿禅寺,公元1485年,明宪宗将重建后的寺庙更名为宝通禅寺,一直沿袭至今。宝通寺占地200馀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至今已有1600馀年历史,是武汉市唯一的皇家寺院。大雄宝殿和天王殿是清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五年(1879)重建的。宝通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重修山门、放生池,整修天王殿,重修大雄宝殿,兴建玉佛殿,万佛楼,修复法界宫,维修宝塔。殿宇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歇山大顶,飞檐凌空,彩绘殿柱。寺庙保存有元代宝塔、宋代和清代大铁钟各一口,明代石狮一对。山门上“宝通禅寺”四个鎏金大字为赵朴初题写。宝通寺是武汉市四大佛教丛林之一。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宝通寺
湖北省武汉市人民委员会一九五九年六月十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宝通寺
湖北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宝通寺山门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石狮
明代所凿,为江南第一对石雕巨狮,高六尺五寸,雄者戏绣球,雌者戏幼狮,造型生动,敢态可掬,为丛林一绝。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弥勒殿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弥勒殿
开口便笑
笑古笑今
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
容天容地
于人无所不容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弥勒殿
戊辰年五月
一九八八年
尔重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雄宝殿
法入间法
名甲海内
秀出千峰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法入间法
千百年霸国雄图今归何处
唯诠竹隐松声
长留殿角
大小乘如来妙谛唤醒多人
谁道鸟语花香
不是禅机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法入间法
二千零六年甲申仲夏
陈义经九十岁书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名甲海内
甲申
徐本一谨书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秀出千峰
甲申年春
少华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妙相圆融
即色即心
遍十方而示现
法身常住
无来无去
历万劫以长存
道不远人
切忌认影迷头
向外寻觅
心原是佛
但向回光返照
直下承当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行高尚独让法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慈航普渡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慈航普渡
甲申秋
祝子书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藏经楼
玉佛殿
风调雨顺四季
国泰民安□□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宝通禅寺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客堂
客至如归
宾主相逢心意畅
堂前洒扫
香花迎接岁朝春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斋堂
有弥勒肚皮
千金易化
无维摩手段
粒米难消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毗卢胜境
万佛宝殿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万佛宝殿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万人施万人舍万人同结万人缘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万佛宝殿
癸未年桂月
佛源敬题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洪山宝塔
洪山宝塔原名灵济塔,为纪念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而建。因塔坐落洪山,俗名洪山宝塔。洪山宝塔建于元代大德十一年至延佑二年(1307~1315),历时八年建成。塔为砖石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高44.1米,高出洪山主峰,顶宽4.3米,基宽37.3米,七层八面,塔每层外围有飞檐护栏,塔底周围有砖木结构的围廊,塔的基层有一圆门,各层设有石台阶,可以盘旋而上,到达顶层。清咸丰年间,遭驻军破坏,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塔顶有碑记一面,做了历史记载。重修后的塔顶比原制增高1.6米;用文笔峰式铸铜结顶,以铁栏代替原木质护栏,以八方石阶代替原有塔下围廊。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宝塔
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宝塔
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洪山宝塔,原名灵济塔,因建于洪山之上,后更名为洪山宝塔。兴建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历时十一年竣工。塔高45.6米,砖石结构,分七级八方,塔顶系6.5吨紫铜铸就。此塔设计之精妙,工程之浩大,为荆楚之最。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礼塔、绕塔的功德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洪山宝塔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摩崖题刻
湖北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摩崖
湖北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六日公布
武汉市人民政府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洪山摩崖
洪山摩崖分布在洪山南坡、洪山宝塔周围。武昌洪山,原名东山,南宋庆元元年(1195),荆南参军河阳赵淳建东岩阁于山上,并著有《东山赋》、《东岩阁记》刻于山石之上,将便于石刻的山石稍加斧凿,依其自然形态命名,用各种书体题刻,后演化为“东岩”、“云扃”、“清肃”、“藏搏”、“翠屏”、“栖霞”、“狮子峰”、“仙人石”、“寿泉”等“洪山摩崖八景”。经实地调查,现存的石刻有东山赋、云扃、栖霞岩、清肃、爽垲、翠屏、堆云、狮子峰、寿泉、东岩等十处。
武昌区文体旅游广电局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立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阿弥陀佛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寿泉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东岩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法界宫
法轮大转
罗汉堂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塔映钟声
梵钟振响祈风调雨顺
佛法弘扬保国泰民安
癸巳正月吉日
段奇洲撰并书于武昌古城
![[转载]宝通寺 [转载]宝通寺](//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领养古树宗旨
善由心生
心生善念
万事万物
皆有灵性
护绿保绿
只为和谐
来往香客
共为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