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之项目生命周期

标签:
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
分类: 项目管理 |
项目管理之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生命周期是描述项目从启动到收尾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生命周期通常记录在项目管理方法论中,可以根据所在组织或行业的特性,或者所用技术的特性,来确定或调整项目生命周期。虽然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但具体的可交付成果及项目期间的活动会因项目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不论项目涉及的具体工作是什么,生命周期都可以为管理项目提供基本框架。
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各不相同,但不论其大小繁简,所有项目都呈现下列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
(2)组织与准备
(3)执行项目工作
(4)结束项目
这个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常被用来与高级管理层或其他不太熟悉项目细节的人员进行沟通。不应把通用生命周期与项目管理过程相混淆,因为过程组中的过程所包含的活动,可以在每个项目阶段执行和重复执行,也可以在整个项目层面执行和重复执行。项目生命周期独立于项目所生产(或改进)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但项目应该考虑该产品当前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从宏观视角为项目间的比较提供了通用参照,即使项目的性质完全不同。
通用的生命周期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成本与人力投入在开始时较低,在工作执行期间达到最高,并在项目快要结束时迅速回落,这种典型的走势如上图1所示。
(2)图1中成本和人力投入的典型走势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项目。有的项目在生命周期早期支出较大,以确保所需资源到位。例如:在生命周期很早的时间点就配备全部人员。
(3)风险与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随着决策的制定与可交付成果的验收而逐步降低,如图2所示。
(4)在不显著影响成本的前提下,改变项目产品最终特性的能力在项目开始时最大,并随项目进展而减弱。图2表明,做出变更和纠正错误的成本,随着项目越来越接近完成而显著增高。
上述特征在几乎所有项目生命周期中都存在,但是程度有所不同。
在通用生命周期结构的指导下,项目经理可以确定需要对哪些可交付成果施加更为有力的控制,或者,哪些可交付成果完成之后才能完全确定项目范围。大型复杂项目尤其需要这种特别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最好能把项目工作正式分解为若干阶段。
2
项目阶段
一个项目可以划分为任意数量的阶段。项目阶段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项目活动的集合,通常以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的完成为结束。如果待执行的工作具有某种独特性,就可以把它们当做一个项目阶段。项目阶段通常与特定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形成相关。一个阶段可能着重执行某个特定项目管理过程组中的过程,但是也会不同程度地执行其他多数或全部项目管理过程。项目阶段通常按顺序排列,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重叠。
采取项目阶段结构,把项目划分成合乎逻辑的子集,有助于项目的管理、规划和控制。阶段划分的数量和必要性及每个阶段所需的控制程度,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和潜在影响。但不论项目被划分成几个阶段,所有的项目阶段都具有以下类似特征:
(1)各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通常涉及不同的组织,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需要不同的技能组合。
(2)为了成功实现各阶段的主要可交付成果或目标,需要对各阶段及其活动进行独特的控制或采用独特的过程。重复执行全部五大过程组中的过程,可以提供所需的额外控制,并定义阶段的边界。
(3)阶段的结束以作为阶段性可交付成果的工作产品的转移或移交为标志。阶段结束点是重新评估项目活动,并变更或终止项目(如果必要)的一个当然时点。这个时点可称为阶段关口、里程碑、阶段审查、阶段门或关键决策点。在很多情况下,阶段收尾需要得到某种形式的批准,阶段才算结束。
阶段与阶段的关系
当项目包含一个以上的阶段时,这些阶段通常按顺序排列,用来保证对项目的适当控制,并产生所需的产品、服务或成果。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阶段交叠或并行可能有利于项目。
阶段与阶段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顺序关系:在顺序关系中,一个阶段只能在前一阶段完成后开始。其按部就班的特点减少了项目的不确定性,但也排除了缩短项目总工期的可能性。
交叠关系:在交叠关系中,一个阶段在前一阶段完成前就开始。这有时可作为进度压缩的一种技术,被称为“快速前进”。阶段交叠可能需要增加额外的资源来并行开展工作,可能增加风险,也可能因尚未获得前一阶段的准确信息就开始后续工作而造成返工。
对于多阶段项目而言,各个阶段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交叠、顺序、并行)。所需达到的控制水平和效果,以及所存在的不确定性程度,决定着应该采用何种阶段与阶段的关系,基于这些因素,上述两种关系可能在同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间发生。
3
生命周期类型
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预测型生命周期
预测型生命周期(也称为完全计划驱动型生命周期)是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种,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尽早时间,确定项目范围及交付此范围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2)迭代和增量型生命周期
在迭代和增量型生命周期中,随着项目团队对产品的理解程度逐渐提高,项目阶段(也称为迭代)有目的地重复一个或多个项目活动。迭代方法是通过一系列重复的循环活动来开发产品,而增量方法是逐渐地增加产品的功能。迭代和增量型生命周期同时采用迭代和增量的方式来开发产品。
(3) 适应型生命周期
适应型生命周期(也称为变更驱动方法或敏捷方法),其目的在于应对大量变更,获取关系人的持续参与。
前一篇:项目管理之项目经理
后一篇:linux 内核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