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CCD工作原理

(2012-07-05 09:53:49)
标签:

ccd

原理

分类: 技术

 CCD概述

   1969年由贝尔实验室的W.S.Boyle与G.E.Smith发明,并于次年发表“Charge coupled semiconductor device”的论文,揭开了人类对CCD研究的序幕。

 CCD工作原理

   CCD的工作可分为四个基本动作:

  (1)光电转换。

  (2)电荷的存储。

  (3)电荷的转移。

  (4)电荷的检测。

  其中光电转换与电荷的存储是在光电二极管中进行,电荷转移是在CCD移位寄存器中进行,电荷检测是在FD放大器进行。

2.1 光电转换与存储

    光电转换就是将光信号转换成信号电荷。线阵CCD是由许多光敏像元组成的,每个像元就是一个MOS电容器,如图

http://s13/bmiddle/6d3375ff4c40b87ec2cdc&690

 

它是在P型Si衬底的表面上用氧化的办法生成一层厚度约1000埃-1500埃的SiO2,再在表面镀一层金属,在衬底与金属电极间施加偏置电压,就构成了一个MOS电容器。当光照射到MOS电容器上时,光子穿过透明电极及氧化层,进入P型Si衬底,衬底中处于价带的电子将吸收光子的能量而跃迁到导带,如图

http://s13/bmiddle/6d3375ff4c40b89f2cfbc&690

 

光子进入衬底时产生的电子跃迁,形成电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电子-空穴对分别向电极两端移动,其中少数载流子流入势阱中形成信号电荷。产生信号电荷的数量直接与入射光的强度及曝光时间成正比;另外势阱存储电荷的多少还与输入栅电极的电压有关。用于CCD图像传感器的Si单晶材料,在室温下价带Ev与导带Ec的电势差约为1.1eV。此电势被称为禁带Eg,只有能量大于此一能级的光子才能进行光电转换。光子能量E可由式

http://s1/middle/6d3375ff07a0127fbc900&690

 

通过计算,可知能量大于1.1eV禁带的光,波长大约在1100nm以下,所以在Si单晶内可以进行光电转换的光波长最大约为1100nm,称为基础吸收端。

2.2  电荷的转移

    可以说电荷的转移才是CCD真正的功能。CCD器件中存储在势阱中的电荷包能随栅极电压的变化作定向移动。为了理解CCD中势阱及电荷如何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可观察图中的四个彼此靠得很近的电极。电荷最初存储在偏压为10V的电极(2)下边的深势阱里,其它电极上均加有大于某临界值电压Vth的较低电压(例如ZV),Vth称为阂值电压。如果逐渐将电极(3)的电压由ZV增加到10V,这时(2)、(3)两个电极下面的势阱具有同样的深度,并合并在一起,原先存储在电极(2)下面的电荷,就在两个电极下面均匀分布,如图 (b)所示,然后,再逐渐将电极(2)的电压降到ZV,使其势阱深度降低,如图 (c)所示,这时电荷全部转移到电极③下面的势阱中,深势阱及电荷包向右移动了一个位置。通过将一定规则变化的电压加到CCD各电极上,电极下的电荷包就能沿半导体表面按一定方向移动。通常把CCD电极分为几组,每一组称为一相,并施加相同的时钟脉冲。CCD内部结构决定其正常工作需要的脉冲。图所示的结构需要三相时钟脉冲(图d)。

http://s9/bmiddle/6d3375ff4c40b95df03a8&690



 

2.3   电荷的检测

      电荷的检测是将转移的信号电荷转换成电信号的动作。实际使用的电荷检测方法有以下两种

     (1)浮置扩散放大器

     (2)浮置栅极放大器

     几乎所有的CCD图像传感器都采用前者,所以我们仅对前者进行详细说明。如图

http://s12/middle/6d3375ff4c40b9c8c4fdb&690
信号电荷包在外加驱动脉冲的作用下,在CCD移位寄存器中暗顺序传送到输出级。当电荷包进入最后一个势阱中时,复位脉冲FR为正,场效应管T1导通,输出二极管D处于很强的反响偏置之下,其结电容C被充电到一个固定的直流电平Vcc上,源级跟随器T2的输出电平Vos被复位到一个固定的且略低于Vcc的正电平上,此电平称为复位电平。当FR正脉冲结束后,T1管截止,由于T1管存在一定的漏电流,这漏电流在T1管上产生一个小得压降,使输出电压有一个下跳,其下跳值称为馈通电压。当FR为正,F3也处于高电位时,信号电荷被转移到F3势阱中,由于VOG时,信号电荷进入电容C后,立即使A点电位下降到一个与信号电荷量成比例的电位上。与此相应,T2管输电平Vos也随之下降,其下降幅度才是真正的信号电压。

 

参考文献

   王帅 (2006). CCD器件的特性评价及其驱动和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欢迎交流(QQ):14549884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