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眼鳟肉质细嫩,肌间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野生经济鱼类之一。因眼睛上缘有一块月牙形的红斑,所以叫赤眼鳟。由于形似草鱼,所以也叫野草鱼。赤眼鳟作为一种淡水中下层鱼类,它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的珠江、长江、黄河、黑龙江等四大水系均有分布,食性杂饲料来源广。近几年由于水环境的改变,加上水草等天然饵料的日益减少,野生赤眼鳟的数量变得越来越少,由于市场上成品赤眼鳟的价格也比一般的淡水鱼要高,最近几年的养殖规模不断增加。
湖北仙桃市人大代表刘文早还有他的另一重身份,他还是鲫鱼湖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据刘文早介绍,赤眼鳟的生殖季节一般在4-9月份,其中5-6月为繁殖高峰,目前正是投放赤眼鳟鱼苗的大好时间,“一亩田可以放四五千条的寸片,长到二三两就可以上市了,如果轮捕的话,密度可以更高点”。赤眼鳟长到二三两就可以上市了,一般养殖两三个月就可以捕捞,市场上卖的好的规格主要就是二到八两,每年上半年的时候赤眼鳟价格比较高,七八月份以后广东养殖的赤眼鳟上市了鱼价就会下滑,“价格好的时候能卖到15-25块一斤,价格一般的时候也能卖上十块八块一斤”。由于赤眼鳟的价格和草鱼花鲢白鲢相比的话要高,所以赤眼鳟在湖北本地的销量并不大,“野生货很少,养殖货在北方市场销量很大”。
市场空间比较大,养殖起来也不麻烦。据刘文早师傅介绍,赤眼鳟抗病性强,生命力强,只要管理得当,一般不会发病。不过如果放养密度高的话,管理不善也会导致一些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常见鱼病的发生。刘文早认为,赤眼鳟防病方法和其他很多品种类似:投苗之前要彻底清塘消毒,养殖过程中要投喂新鲜的优质的饲料,水质对于赤眼鳟一样很重要,养殖户要定期换水,进入六七月份高温期后要加大注水量,每隔半个月左右泼洒生石灰对水体进行消毒,坚持巡塘如果有死鱼及时处理。为了池塘水质长期保持优良,如果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的成鱼池,一般不建议养殖户施基肥。
虽然说俗称野草鱼,但是赤眼鳟和草鱼相比,还有不少区别的。“草鱼饿的话,遇到什么就吃什么,赤眼鳟比较挑剔,饿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会吃一点”。现在各地养草鱼主要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而由于赤眼鳟这个品种相对于草鱼来说,养殖规模不大,所以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的赤眼鳟配合饲料,养殖户一般就是用草鱼的全价配合饲料替代,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30%。
最近几年各地草鱼养殖的情况总体不顺利,尤其在今年。一直以来广东省都是草鱼输入地,不过前两年广东草鱼养殖规模迅速增加,今年不少广东草鱼拉到江西浙江一带销售,不少鱼中想把草鱼拉到更远的河北一带销售,不过由于路途太远死亡率较高而被迫放弃这个念头。相比而言,赤眼鳟这个品种不论是精养还是混养都可以合理安排,加上不易发病、市场价格不错等优势,总体的推广价值还是非常大的。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增加,赤眼鳟的市场供应量也会增加,市场价格也会有所下滑,更有利于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