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前后 豆腐柴阴棚扦插

豆腐柴阴棚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http://www.731c.com/skin/731c/image/zoomout.gif发布日期:2014-11-24 浏览次数:3
摘要:研究了在阴棚条件下扦插时期、扦插基质和插穗成熟度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生根的影响,发现豆腐柴属易生根树种,适宜扦插时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此外,在透水保温有营养的基质上扦插半木质化插穗,成活率可高达90.9%。
关键词:豆腐柴;扦插;阴棚
中图分类号: S567.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26-02
收稿日期:2013-12-1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4109)。
作者简介:王齐瑞(1971—),男,河南虞城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E-mail:412203314@qq.com。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别称臭黄荆、观音柴、土黄芪(浙江)、豆腐草、观音草(安徽)、止血草(江苏)或腐婢,属马鞭草科直立灌木,叶披针形、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至长渐尖,基部渐狭窄并下延至叶柄两侧,全缘有不规则粗齿。圆锥花序,花冠淡黄色,外有柔毛和腺点,花冠内部有柔毛;核果紫色,球形至倒卵形;花果期5—10月。产于我国华东、中南、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根、茎、叶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伤出血等[1]。豆腐柴叶可以制作观音豆腐,其色泽嫩绿,口感滑爽,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果胶、蛋白质、纤维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为无污染绿色食品。在粗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占105%,15种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占总氨基酸的34.91%,总干叶质量的3.68%。
豆腐柴用种子繁殖比较困难,虽然结实率较高,但野外采集的种子败育率高,种子小,外壳坚硬。生产中采用实生繁殖有很大难度,一般情况下通过扦插的方式繁育苗木。陈顺伟等研究了豆腐柴的无性繁殖技术,认为扦插育苗是最理想的育苗方式,于早春豆腐柴未萌芽之前或秋冬季,采集粗壮的野生枝条,其成活率可达70%以上[2]。也有采用全光雾法扦插,成活率可以达到80%。然而现有豆腐柴繁殖方法,存在繁殖率低、成本过高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获得一种繁殖率高、成本低廉的豆腐柴繁殖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地处河南东南隅,大别山北麓。地理坐标为115°06′~115°37′E,31°23′~32°05′N,东临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县,总面积2 130 km2。属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1 241.4 mm,年均降水日数125.8 d,无霜期222 d。境内土壤有黄棕壤、水稻土、棕壤、潮土4个土类。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县境中南部,占全县总面积的691%。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垄岗3大自然区。金刚台海拔 1 584 m,为大别山脉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
1.2试验材料
长竹园乡境内分布有大面积的野生豆腐柴,部分人为刈割后萌发大量萌条。试验选取一年生壮萌条,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采集后去叶、剪穗、分级后浸水处理,并于当天全部扦插。扦插基质为混合基质、河沙、稻田土。
1.3试验方法
插床做阳畦,宽80 cm,高15 cm,畦间水沟宽40 cm。3种基质分别为河沙、稻田土、混合基质(珍珠岩 ∶河沙 ∶稻田土=1 ∶1 ∶1),在畦上随机排列,厚度20 cm左右。阴棚为木质立柱式,高1.5 m。采用75%遮阳网,圃地全覆盖。做畦苗床消毒后,灌足水,高温干旱季节早晚各喷1次水。
插穗长约5 cm,上切口为平切口,下切口稍斜,上切口距最近芽1~2 cm。扦插时插穗露出床面约1~2 cm,即插穗最上面的芽与床面平,穗间距3 cm×8 cm。插穗按老枝、半木质化枝、嫩枝分3类。
6月10日至8月25日,每周扦插1批,每种基质上扦插每种插穗200根。落叶后调查不定苗高、地径、根长度、不定根数量、成活率等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扦插时期对扦插的影响
采用1年生新梢,在混合基质上进行扦插时期选择试验。从6月中旬开始,每周扦插1批,共11批,于每批次插后5 d查看生根情况,记录插条生根的时间,即为生根时间。入秋落叶后分别统计各批次苗高、地径、成活率,结果见表1。
温度是影响插穗生根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而气温随着扦插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扦插时期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有明显的影响[3-4]。研究结果(表1)表明,生根时间跟气温呈负相关,即气温越高插穗生根越快,所需时间越短。扦插成活率跟气温呈正相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扦插成活率越高,平均温度最高的7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比平均值高出41%,而平均温度稍低的8月中旬,扦插成活率比平均值低5.7%。此外,苗木生长量跟生长时间相关,随着扦插时期的推迟,生长期缩短,苗木高度及粗度减小。
表1扦插时期对扦插效果的影响
2.3插穗成熟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在混合基质上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枝条进行扦插对比。3种枝条分别为老枝(当年及2年生完全木质化枝条)、半木质化的枝条及未木质化的嫩枝,不同时期扦插成活率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嫩枝成活率线形波动较大。老枝及半木质化枝扦插成活率呈抛物线形,早期及后期成活率较低,而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成活率达到峰值,但半木质化枝条在各个时间扦插成活率均高于老枝。从整个时期扦插成活率平均值来看,嫩枝最高,达到91.3%,而半木质化枝也达到了90.9%,2者都明显高于老枝80.1%的成活率,说明半木质化及嫩枝更有利于扦插成活。嫩枝扦插成活率跟扦插时间相关性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嫩枝易失水而死亡,因为阴棚不像全光雾可以时时补水。尤其是高温季节,短期缺水就可以造成嫩枝暂时性萎蔫,当失水时间过长,达到不可逆状态,插穗就会枯死或腐烂。
关键词:豆腐柴;扦插;阴棚
中图分类号: S567.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0-0226-02
收稿日期:2013-12-1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林业)科研专项(编号:201304109)。
作者简介:王齐瑞(1971—),男,河南虞城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E-mail:412203314@qq.com。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别称臭黄荆、观音柴、土黄芪(浙江)、豆腐草、观音草(安徽)、止血草(江苏)或腐婢,属马鞭草科直立灌木,叶披针形、椭圆形、卵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至长渐尖,基部渐狭窄并下延至叶柄两侧,全缘有不规则粗齿。圆锥花序,花冠淡黄色,外有柔毛和腺点,花冠内部有柔毛;核果紫色,球形至倒卵形;花果期5—10月。产于我国华东、中南、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根、茎、叶入药,能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伤出血等[1]。豆腐柴叶可以制作观音豆腐,其色泽嫩绿,口感滑爽,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果胶、蛋白质、纤维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为无污染绿色食品。在粗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占105%,15种氨基酸中的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占总氨基酸的34.91%,总干叶质量的3.68%。
豆腐柴用种子繁殖比较困难,虽然结实率较高,但野外采集的种子败育率高,种子小,外壳坚硬。生产中采用实生繁殖有很大难度,一般情况下通过扦插的方式繁育苗木。陈顺伟等研究了豆腐柴的无性繁殖技术,认为扦插育苗是最理想的育苗方式,于早春豆腐柴未萌芽之前或秋冬季,采集粗壮的野生枝条,其成活率可达70%以上[2]。也有采用全光雾法扦插,成活率可以达到80%。然而现有豆腐柴繁殖方法,存在繁殖率低、成本过高的问题,本研究旨在获得一种繁殖率高、成本低廉的豆腐柴繁殖方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地处河南东南隅,大别山北麓。地理坐标为115°06′~115°37′E,31°23′~32°05′N,东临安徽省金寨县,南界湖北省麻城县,总面积2 130 km2。属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4 ℃,年降水量1 241.4 mm,年均降水日数125.8 d,无霜期222 d。境内土壤有黄棕壤、水稻土、棕壤、潮土4个土类。黄棕壤主要分布于县境中南部,占全县总面积的691%。地势由南向北倾斜。逐级降低,形成中低山、低山丘陵、丘陵垄岗3大自然区。金刚台海拔 1 584 m,为大别山脉在河南省境内最高峰。
1.2试验材料
长竹园乡境内分布有大面积的野生豆腐柴,部分人为刈割后萌发大量萌条。试验选取一年生壮萌条,枝条无病虫害,健壮,芽饱满。采集后去叶、剪穗、分级后浸水处理,并于当天全部扦插。扦插基质为混合基质、河沙、稻田土。
1.3试验方法
插床做阳畦,宽80 cm,高15 cm,畦间水沟宽40 cm。3种基质分别为河沙、稻田土、混合基质(珍珠岩 ∶河沙 ∶稻田土=1 ∶1 ∶1),在畦上随机排列,厚度20 cm左右。阴棚为木质立柱式,高1.5 m。采用75%遮阳网,圃地全覆盖。做畦苗床消毒后,灌足水,高温干旱季节早晚各喷1次水。
插穗长约5 cm,上切口为平切口,下切口稍斜,上切口距最近芽1~2 cm。扦插时插穗露出床面约1~2 cm,即插穗最上面的芽与床面平,穗间距3 cm×8 cm。插穗按老枝、半木质化枝、嫩枝分3类。
6月10日至8月25日,每周扦插1批,每种基质上扦插每种插穗200根。落叶后调查不定苗高、地径、根长度、不定根数量、成活率等指标。
2结果与分析
2.1扦插时期对扦插的影响
采用1年生新梢,在混合基质上进行扦插时期选择试验。从6月中旬开始,每周扦插1批,共11批,于每批次插后5 d查看生根情况,记录插条生根的时间,即为生根时间。入秋落叶后分别统计各批次苗高、地径、成活率,结果见表1。
温度是影响插穗生根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而气温随着扦插时间变化而变化,所以扦插时期对扦插成活率及苗木生长有明显的影响[3-4]。研究结果(表1)表明,生根时间跟气温呈负相关,即气温越高插穗生根越快,所需时间越短。扦插成活率跟气温呈正相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高扦插成活率越高,平均温度最高的7月上旬扦插成活率比平均值高出41%,而平均温度稍低的8月中旬,扦插成活率比平均值低5.7%。此外,苗木生长量跟生长时间相关,随着扦插时期的推迟,生长期缩短,苗木高度及粗度减小。
表1扦插时期对扦插效果的影响
2.3插穗成熟度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在混合基质上对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枝条进行扦插对比。3种枝条分别为老枝(当年及2年生完全木质化枝条)、半木质化的枝条及未木质化的嫩枝,不同时期扦插成活率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嫩枝成活率线形波动较大。老枝及半木质化枝扦插成活率呈抛物线形,早期及后期成活率较低,而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成活率达到峰值,但半木质化枝条在各个时间扦插成活率均高于老枝。从整个时期扦插成活率平均值来看,嫩枝最高,达到91.3%,而半木质化枝也达到了90.9%,2者都明显高于老枝80.1%的成活率,说明半木质化及嫩枝更有利于扦插成活。嫩枝扦插成活率跟扦插时间相关性并不明显,可能是由于嫩枝易失水而死亡,因为阴棚不像全光雾可以时时补水。尤其是高温季节,短期缺水就可以造成嫩枝暂时性萎蔫,当失水时间过长,达到不可逆状态,插穗就会枯死或腐烂。
2.4生根剂对扦插的影响
对7月中下旬2个批次的插穗进行了生根剂处理对比试验,对成熟高的老枝、半木质化枝和未木质化嫩枝,分别采用萘乙酸、吲哚丁酸、ABT2等3种生根剂进行插前速蘸处理。生根剂对不同成熟插穗扦插成活率调查结果见表3。豆腐柴属于易生根树种。生根剂对不同成熟度插穗的影响不同,对未木质化及半木质化的插穗成活率影响并不显著,对木质化程度高的老枝插穗影响更大,3种生根剂萘乙酸、吲哚丁酸、ABT2分别比对照成活率提高9.1%、10.7%、113%,但3种生根剂间差异并不大。
表3不同生根剂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生根剂扦插成活率(%)老枝半木质化嫩枝萘乙酸87.694.895.5吲哚丁酸88.994.995.3ABT289.495.195.8对照80.394.695.9
3结论与讨论
扦插过程中存在生根与腐烂的竞争关系,生根时间越早成活率也就越高[5]。相反,如果生根太慢,腐烂的概率就会变大,造成扦插失败,生产中可以通过插穗及苗床定期消毒,达到延缓插穗腐烂速度的目的。
扦插时间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宜。插穗生根与温度关系密切[6],适当的高温有利于提高细胞的活性,从而有利于生根;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病毒及多种微生物也非常活跃,这也大大地增加了插穗腐烂的概率,同时高温还易造成萎蔫。
插穗应选择半木质化新梢。半木质化及嫩枝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老枝,这是因为枝条越嫩细胞活性越高,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速度也越快[6];但嫩枝易失水,所以保持较高的湿度是扦插成活的关键。
应选择透水性好、保温、富含营养的基质。对于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枝条可以采用常规生根剂处理。
对7月中下旬2个批次的插穗进行了生根剂处理对比试验,对成熟高的老枝、半木质化枝和未木质化嫩枝,分别采用萘乙酸、吲哚丁酸、ABT2等3种生根剂进行插前速蘸处理。生根剂对不同成熟插穗扦插成活率调查结果见表3。豆腐柴属于易生根树种。生根剂对不同成熟度插穗的影响不同,对未木质化及半木质化的插穗成活率影响并不显著,对木质化程度高的老枝插穗影响更大,3种生根剂萘乙酸、吲哚丁酸、ABT2分别比对照成活率提高9.1%、10.7%、113%,但3种生根剂间差异并不大。
表3不同生根剂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生根剂扦插成活率(%)老枝半木质化嫩枝萘乙酸87.694.895.5吲哚丁酸88.994.995.3ABT289.495.195.8对照80.394.695.9
3结论与讨论
扦插过程中存在生根与腐烂的竞争关系,生根时间越早成活率也就越高[5]。相反,如果生根太慢,腐烂的概率就会变大,造成扦插失败,生产中可以通过插穗及苗床定期消毒,达到延缓插穗腐烂速度的目的。
扦插时间以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宜。插穗生根与温度关系密切[6],适当的高温有利于提高细胞的活性,从而有利于生根;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病毒及多种微生物也非常活跃,这也大大地增加了插穗腐烂的概率,同时高温还易造成萎蔫。
插穗应选择半木质化新梢。半木质化及嫩枝扦插成活率明显高于老枝,这是因为枝条越嫩细胞活性越高,形成愈伤组织和不定根的速度也越快[6];但嫩枝易失水,所以保持较高的湿度是扦插成活的关键。
应选择透水性好、保温、富含营养的基质。对于木质化程度比较高的枝条可以采用常规生根剂处理。
前一篇:桂花全梢全叶掰枝全封闭扦插
后一篇:两种扦插方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