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写人叙事类散文
(2014-06-24 18:36:20)
标签:
语文教学 |
分类: 中考专项复习 |
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种是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它们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另一种是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阅读叙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
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使用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三、抓住线索,掌握布局
具体说来,线索可从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事情的进展、人物的活动、感情的发展、一线穿珠的物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章顺序可从事物发展的变化或思想感情的变化等方面分析。
四、解析描写作用,分析人物形象。
写人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的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这里的环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环境,它对人物形象起着衬托或烘托的作用,因而它是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服务的;刻画人物形象是此类文章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所以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是阅读文章的重点。分析人物形象,要从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出发,从描写人物的各种有关句子、关键词入手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对揭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五、抓住特殊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五、研读重点段落、语句
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六、透析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七、开放测试题目,体验生活感悟。
开放性题目是近年来的热门考题,解答该类题关键是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答题时语言要流畅无语病,且有层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