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2013-07-06 21:50:44)
	
			
					(2013-07-06 21:50:44)		| 标签: 培训教育 | 分类: 教学案例及设计 | 
语文刘峰作业1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 主题单元标题 |   | |||||
| 作者姓名 | 刘峰 | 所属单位 | 章丘市实验中学 | |||
| 联系地址 | 章丘市实验中学 | 联系电话 | 83214253 | |||
| 电子邮箱 | Lf710703@yahoo.com.cn | 邮政编码 | 250200 | |||
|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 ||||||
|       +     | √语文         |         |       +   | |||
|   | ||||||
| 适用年级 | 九年级 | |||||
| 所需时间 | 课内四课时+课外两课时 | |||||
|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 ||||||
| 初三语文进入文言文复习环节后,师生们普遍觉得内容多,时间紧。为了加大复习密度,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文言文比较阅读的能力,在进行文言文阅读复习时,我经常将内容或写法有关的文章放在一起来进行单元复习。 孔子、孟子思想中的精髓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次单元复习拟主要以课内文言文《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为载体,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孟子,对他们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并从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写一篇议论文。 
整个单元将分成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重温文本(2课时)。指导学生无障碍完成孔孟文学常识填空问答,快速准确地完成孔孟名句积累默写,找出并解释出自孔孟文章中的成语。利用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中考考点,复习《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
  | ||||||
|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 ||||||
|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 ||||||
| 知识与技能: 1.对于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和主张有初步的认识。 2.熟练背诵《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至少背诵孔孟课外名言各五则。 3.利用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中考考点,复习《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 4.列举并解释出自《论语》和《孟子》中成语。 过程与方法: 1.把班级分成六个小组,组内成员每人负责做两三个问题,然后小组在一起讨论和完善,最后把成果提交到班里,班里举行一个汇报交流会。 2.对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然后用自己的话就某个问题写一段文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锻炼查阅,整理,筛选,概括资料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2发挥个人主动性,.注重探究,培养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 ||||||
| 对应课标 | ||||||
| 语文课程标准(2012修订版) 一、总目标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 篇。 
二、阶段目标  五、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 ||||||
|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 1.孔子的生平事迹如何?思想如何?他为什么会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 2.透视孟子的散文,可也看出孟子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气质? 3.孔子和孟子,你更喜欢谁?怎样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陈述有节,用语凝练的表述? 4.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和运用孔孟思想? | |||||
| 专题划分 | 专题一:重温文本( 2 课时) 专题二:孔孟其人( 2 课时) 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 | |||||
| 专题一 | 重温文本 | |||||
| 所需课时 | 课内共用2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 |||||
| 专题学习目标   | ||||||
| 1.熟练背诵《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至少背诵孔孟课外名言各五则。 2.利用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中考考点,复习《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 3.列举并解释出自《论语》和《孟子》中成语。 4.测评《论语十则》达标和《孟子三章》。 | ||||||
| 专题问题设计 | 1.你能依次准确的默写出《论语十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吗? 2.请你利用课后练习题和课下注释,结合中考考点,准备以上四篇短文的展示。3.你能准确而完整地解释出几个出自《论语》和《孟子》的成语? | |||||
|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 ||||||
| 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投影设备,人教版九下语文教材,《论语》,《孟子》 | ||||||
| 学习活动设计 | ||||||
| 第一课时 1.分小组背诵自己所掌握的《论语》和《孟子》。看谁能一口气背出十条《论语》名句或《孟子》名句。 活动1:同位互查孔孟文学常识填写是否正确。 活动2:自查名句默写情况,组长对孔孟名句积累测试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将本组内出错较多的句子集体纠错。   活动3:看哪个小组整理的出自《论语》和《孟子》成语又多又好,通过班级交流,评出优秀组。 3.《孟子》中包含着哪些成语?至少也写出十个。 第二课时 1.利用课下注释和课后练习,结合中考考点,复习《论语十则》和《孟子三章》。 2.“中考直通车”达标测试。 活动1:针对《论语》和《孟子》的中考直通车测试。 | ||||||
| 评价要点 | 1.每人能无障碍完成孔孟文学常识填空问答。 2.每人能在20分钟内完成孔孟名句积累默写。 3.根据老师提供的文段,顺利找出其中现在还在使用的成语。解释这些成语原意,再解释他们在今天的意义。 7.中考直通车的测试要求80分以上为合格 6.除了上述评价指标外,还要看小组探究活动充满兴趣、积极态度;活动规程规范有序;活动中相互交流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精神等。 | |||||
| 专题二 | 孔孟其人(2课时) | |||||
| …… | 课内共用2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