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
(2011-02-19 10:35:17)
标签:
初三语文复习教育 |
分类: 中考专项复习 |
近三年济南市中考文言文阅读
08年试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①阿:县名,今山东省境内。②决之:决断政事。③仓廪:仓库中的粮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
夫以老者之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0.乙文中
09年试题
【甲文】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季文子相①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②,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③以子为爱④,且不华国⑤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⒌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⒍翻译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写出一个含“临”字且义项相同的成语(2分)
把酒临风
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B.
①则有心旷神怡
C.
①或异二者之为
D. 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⒐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⒑季文子与范仲淹在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乙文内容具体说说你的理解。(3分)
10年试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注】①仆:自己的谦称。②谢病:托病辞官。③薜(bì)萝:这里指隐士。④梅溪:山名,在吴均的故乡故彰。⑤岫(xiù):山洞。⑥英英:象声词。这里用来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声。⑦葺宇:修建茅屋。⑧仁智所乐:《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⑨徒:只,仅仅。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晓雾将歇
7.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9.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静景、动景的句子,填入下面的
|
《答谢中书书》 |
《与顾章书》 |
静 |
|
|
动 |
|
|
10.甲、乙两文的作者在写景的同时,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㈠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积累词语。
常见文言实词考查形式:
⒈依据加点词语的意思写成语。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常见文言虚词考查形式:常采用客观性试题,辨析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㈡翻译文中的语句课内的句子翻译大多为课下注释。课外的句子翻译浅显,大多为课内知识的迁移。
㈢划分朗读停顿
㈣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㈤浅易课外文言文阅读。
启示和反思
● 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要积累常用词语,如出现频率较多,有着特殊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依然存在的有生命力的,(成语)不要花太多的功夫,不常见的不用让学生去背。
●朗读停顿,指导方法加多读,以培养语感。
●要“言”“文”并重,“文”不可忽视,注意结合文言文对学生进行崇高的思想熏陶(健康积极向上)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目较多,应注重浅易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尤其是注意经典文言文的适当拓展,课内篇或课内外篇互为印证,同中求异,同类求全,把文言文学厚。(如《小石潭记》,可拓展《永州八记》,理解柳宗元被贬以后的复杂情感。)
●注重培养学生仔细审视题干提示语的习惯。
济南市课内文言语段的考查仍为中考试卷所采用。 这种试题的特点一般为:
二是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一般题目不少于四道,有诵读、实词、虚词、译句、内容、情感和写作等方面。
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已越来越多地被中考试卷所采用,其目的是让学生把课内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根据特定语境依文断义,符合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这类试题的一般特点和趋势为:
08年
6、①这里是限制的意思②通“返”(返回)
7、C
8、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9、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的人
10、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09年
5.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
评分意见:本题2分。
6.面对;成语示例:如临大敌 临危不惧 临危制变
临危授(受)命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7. C
8.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
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重点实词、虚词
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意见:本题2分口描抄无误且没有错别字方可得分。
10.示例:季文子与范仲淹都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季文子身为国相,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因为“人之父兄” “食粗而衣恶者犹多”,自己就“妾不衣帛,马不食粟”。 这是季文子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体现。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两者的共同思想占1分,结合乙文内容分析占2分。
10年
6.①消散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小题1分。
7.B
评分意见:本题2分。
8.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评分意见:本题2分。重点实词、虚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9.
|
《答谢中书书》 |
《与顾章书》 |
静 景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 |
动 景 |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
10. 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感(或:对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