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016-10-23 17:27:52)
标签:

农业标准化

标准化体系

建立

完善

国际标准

http://s6/mw690/001ZYfVwgy6PLwf4pr705&690

在加入 WTO 后,我国的农业正面临着深层次结构战略调整的问题, 在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必然。本文首先讨论了在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义所在,并对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出建议。

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农业标准化工作没有受到重视,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频频遭受“技术壁垒”的阻挡,随着国内外市场上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从追求低价转变为追求健康与质量,就要求我国必须遵循国际农业标准化,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 我国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1.1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在这一前提下我国农业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站住脚,实现自由流通就必须实施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工作可以将农产品的技术经验、科研成果进行整合,将其贯穿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存、销售等全过程,例如种子、农药、化肥的选用,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的限定,产品包装标识的规定等,从而使我国农产品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能够满足国际标准或别国标准的要求,突破技术壁垒,进入国际市场,增强盈利能力;还要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缩短我国农产品与国际上的差距,通过逐步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而在国际市场打造品牌效应,这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2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需要传统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得以推广需要很长的时间,通过实行标准化,可将科技成果与先进的生产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标准化的流程使这一过程得以简化和规范化,促进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农业标准化集技术、管理、生产于一体,因此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制定的配套标准有助于农业在选种、播种、灌溉、施肥、机械作业等过程完全的统一化管理,因此更适合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由于标准化经营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因此当出现一种已经被证实了的高新农业技术时,即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1.3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需要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得以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农业标准化的主要目标是根据市场需求生产高品质、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使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存储、销售的各个环节均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有利于规模化的生产经营,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农业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具备优质的生产、系列化的规格、标准的包装等,而这些正是标准化工作的内容,可见,农业标准化的实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当前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下,如何将农产品的生产在各方面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农业生产像工业生产那样真正实现产业化,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议
2.1 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的需要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紧密联系起来,并且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与农产品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性作用,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与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相一致,因此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周全,将标准化工作合理规划,将工作重点放在当地农业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上,做到重点突出,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要将农业标准化工作渗透到农业产业化的全过程中,以标准化来指导农业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分布面积广、标准化不易实施的特点,应当组建农户——企业——市场的流通机制,其中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应根据市场情况建立企业的标准化体系,用以指导农户的生产实践,在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符合市场的要求。
2.2 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指定和颁布的标准、经 ISO 认定的其他国际组织指定的标准以及其他国际组织指定的,得到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标准,因此国际标准能满足大多数国际经济活动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除了国际标准外,一些发达国家作为农产品进口国也制定了本国的标准,在进口农产品时以本国标准作
为门坎,一旦不符合标准的要求就拒绝进口。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最早几年里,
由于不符合外国标准而被拒的案例非常常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因此,在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时,应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的先进标准,并加大研究力度,使我国的标准化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促进我国农业走向世界。
2.3 建立并完善农产品技术、质量等标准,健全质量认证体系首先,要完善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农产品的技术标准贯穿了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是使农产品增产、保质的重要依据,实际工作中,在国家层面应当借鉴国际先进技术经验,并总结我国农业生产积累的经验,制定出通用性标准;而各地和各企业应当根据通用性标准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地、本企业的专用型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其次,要加强质量监督体系建设。按照“择优选用、业务委托、合理布局、协调规范”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加大对质量检测机构人员和硬件设备的投入,不断完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最后,不断健全质量认证体系。可以采用国际质量认证的通行做法,也可
通过借鉴和改进,建立有我国特殊的质量认证体系,不断改进农产品质量检查和认证的程序以及工作办法,提高质量认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积极参与国际认证,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水平,为农产品外贸创造积极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应当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质量,使农业生产达到产业化的要求,同时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突破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http://s3/mw690/001ZYfVwgy6PLwf5Klce2&690
http://s3/mw690/001ZYfVwzy75Qwo9Kf012&690
【资料来源:高祥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