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叔本华的悲观论集卷

(2011-03-07 11:15:08)
标签:

阿图尔·叔本华

反理性主义

唯意志论

生与死

悲观主义

分类: philosophy
学生时代,在一个无聊又闷热的夏天走进一家图书馆,
在那里遇到了阿图尔·叔本华的悲观论集,
此后这本书影响了将近20多年的时间。

潜意思中,对生的怀疑一直持续不断的出现,
不如意的事情,生意上的失败或难以忍受的打击出现时,不间断的出现叔本华的人生观。

叔本华的思想中四个主要构件,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体系、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
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从他的著作中引用一个观点,
生活是一个苦工,尽职的人就所谓是行善事,即他已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
如果生儿育女仅是为纯粹理性的行为而来,人类的种族会继续存在吗?
确实有这种人,他们为对后代表示同情而免去其出世生存的负担?
因为不忍心残忍地将这种负担加诸于后代。

叔本华对生的定义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和表象,自杀是一种天赋的权利,而被他赞美。
有意思的是他本人一生都处在富裕和安逸的环境,直到终老,
他活在自己描画的毫无价值的世界里(包括爱情),但显然他没有尝试自杀,自然终老。

翻开叔本华的另一本著作 - 作为意志与表象,
怀疑生命价值是从何时开始的,又是谁在我潜意思中埋下了这颗种子?

有人曾说这本充满负能量的书本中,其实是暗藏着对生命的积极的正能量,
但突然感到对它的一种厌倦。

徘徊与思考生与死的边缘,
如今没有自杀,仍然或者经过一个又一个艰难时刻,
与正面意义的哲学相比,否定生命的意义会有助于我们的生活而看破红尘吗..

另一位持对立观点的东方哲学家的著作中,
最让我吸引的是对生命,对时空的解释: 
日新月异,生命每一刻既是新的开始
 
生与死,如同日与夜,
日渐斜则夜来,夜渐深则日近,
我们同样应该每时每刻地重生。
让日日皆焕然一新,
应时时思考,
我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往何处。

显然东方哲学的观点带有轮回的意义,
既然提到每时每刻可以重生,
何不去尝试新的观点,每一天重予我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静默
后一篇:game failed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