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2019-01-19 16:58:01)
标签:

重庆大学

上海校友会

海上·渝音

会刊

张峰辉

分类: 会刊《海上·渝音》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作者:95外语_张峰辉 @芷鸢_桃陶友人

--------------------------------------------------------

本文刊登于 重庆大学上海校友会 会刊

《海上·渝音》第10期(2017年出刊)

所在栏目【那些回忆

--------------------------------------------------------

一直没有回想过大学的生活。暑假里两次经停重庆北站,曾经的重庆北站距离我曾生活学习的地方不到三公里,以至于我以为母校就在我的眼前。若是当年入学的时候在校园的黄桷树下埋了一坛酒的话,到如今也有22年的光景,也可以拿出来跟亲朋好友一同品尝了。是时候了,隔着坛子也能闻见扑鼻的芳香。

青春,你好!青春校园,你好!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这是一坛女儿红。从95年9月初到建院中暑住院开始,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蕴藏发酵。

爹地亲手酿制的时候,压根儿没对它抱什么指望。“灰桶儿大学”(指建筑泥灰),这是爹地对这所学校的称谓,为我没能如他所愿去湖南省内一所一般本科深感遗憾。或许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到,女儿已经渐行渐远,再也不是在他跟前撒娇的小丫头了。懵懂的我对于这一调剂录取既不兴奋也不苦恼,第一次出远门,随着轮船,一路飘飘悠悠来到朝天门码头,又一路晕晕乎乎进到重庆建筑大学的校门,在一位学长的带领下住进九舍709室,眼前的综合楼飘飘摇摇,准备带我进入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这里有太多的第一次发生,无论好坏。它们就像液体中的浮渣,静悄悄地、不经任何安排地浮动着,无意中共同参与了集体发酵的过程。

第一次改说普通话,第一次见到棒棒儿,第一次吃酸奶、火锅、砂锅米线,第一次去英语角,第一次看通宵电影,第一次进舞厅,第一次在游泳池学游泳,第一次被老师叫成男生,第一次做家教,第一次听说“老乡”,第一次能吃辣被当作一项技能……

罗大佑那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地童年”,用来形容大学生活,实在太贴切不过。一天一天地那么过呀,日子犹如水滴结成的一团团雾气,缠绕在山城,没有形状,没有约束,没有声息。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有声息的,草坪上谈着吉他,一同说笑庆生;火锅棚子里,热气腾腾,划拳饮酒;舞厅里摇曳身姿,《偏偏喜欢你》带着人儿游荡。

有约束的,每晚十一点关寝室门、熄灯,尽管总有卧谈的、翻铁门晚归的;晚自习早早过去找座位,一坐便坐到教室关灯,尽管总有放书占座出去得儿晃的;上课从不敢迟到早退,老师也各施所长辛勤耕耘,偶尔也有搞点小特权请假不来的。

有形状的,小巧玲珑的琳琅园总出现在打水经过的坡地上,无论进去与否,都能让人会心微笑;开阔的羽毛球场立体动感,我们也有自己的小球场在综合楼脚边的一块空地,在台阶和树荫的遮蔽下别具一格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到了年底,建筑年会在建工楼和建筑馆面前的马路上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引发太多赞叹和欢笑,忽而又变作纸作的翅膀飞入活动中心,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艺术狂欢。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岂止有形状,那奇特的葛优身影出现在排球场上,也会在女生宿舍引起一阵不小的骚动。

岂止有约束,学校还未允许学生公开恋爱,夜巡人员打着手电筒让情侣无处躲藏。

岂止有声息,国内的老狼罗大佑、王菲张学友、黑豹郑钧,国外的country road、unchanged melody、heal the world,在校园广播、FM电台、磁带里没有间歇地播放。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嗯,就是这般温吞吞的味道,感觉再简单不过,却总也尝不够。品尝的时候甚是平淡,细细回味也会微醺。

同是在建院呆过的人,各有各的味,有为艺术high翻天的,如刘念;有为感情死去活来的,如陈丽…… 但或许与我同班的他们,还能在这中间找到似曾相识、惺惺相惜的味道?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这份酝酿,在四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教学生涯中增添养分:领导的风行、同事的机智、学生的清纯……或许有一种躁动还未释放,终于在十年之后,转身离去,留下那坛未动的酒,继续默默地沉着地发酵,直到又一个十年过去,有一种力量在复活,在挣脱。

它把我又带回到这里,用它温润的味道唤醒身体的每一个部落,幽幽地吐出一句话:爱情,还有更宽广的爱,永远在你身边,再晚也不会错过。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

作者姓名:张峰辉

出生城市:湖南桃源

在校年份:1995-2005

院系专业:英语系

就职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现任职务:教师

新浪微博:@芷鸢_桃陶友人

微信账号:flpavilion123456789

作者寄语:花好月圆夜,煮酒伴英雄。

------------------------------------------------------------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欢迎广大校友踊跃投稿。.

请将稿件用电子文件方式(图文分离为word文件和JPG文件)

发送到会刊邮箱 cqush_hk@163.com

 

别担心所谓的文采,

这可不是文学杂志,而是联谊性期刊。

重点是文章具有【校友阅读的可共享性】。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会刊·回顾】张峰辉《忆青春》(2017年版,第10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