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脚板苕

(2014-11-17 16:38:44)
标签:

美食

分类: 美食

脚板苕

脚板苕,又名山药,脚板薯,白薯,薯芋,佛手薯,山薯等。(在我看来脚板苕是山药的一种)
脚板薯是山药之一个品种,属薯蓣科。薯块尖端分裂象脚趾,因而得名。

在菜市场看见好像大脚怪一样。

http://s11/mw690/001ZX7lGgy6NGofBl4C3a&690

http://s5/mw690/001ZX7lGgy6NGofXbbm04&690

脚板苕块茎为不规则的扁块形,状似脚板,表皮褐色,内有屋紫色的皮,切开里面透着粉色,富含黏液质、维生素、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脚板苕的吃法一般是切块炖骨头汤或鸡汤,或者用来烧肉,也有人用来清炒或与肉片一同爆炒。山药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质、脂肪、钙、磷、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素,不仅是好菜,还是中医常用的补益药材。它健脾、补肺、固肾还有滋美养颜的作用。山药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各种分解酵酶,,所以,吃得再多也不会造成胃滞。

脚板薯在湖南和广西北部的吃法一般是切块炖骨头汤或鸡汤,有的还加槟榔芋一起炖,也有人用来清炒或与肉片一同爆炒。


脚板薯(有的形如脚板)。白薯白薯(甘薯) 俗称地瓜。有红白两种,味美且甘,营养丰富,含大量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本品可作食粮,所含营养能增加身体抵抗力,增强血管壁弹力和骨骼牙齿健康,又含大量碳水化合物、钙和胡萝卜素,后两者则为一般米、面所不及,是一种产量高营养好的杂粮,本品的医疗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因含纤维素较多,在肠内吸收大量水份,有通便作用,能预防结肠癌的发生。最近研究指出,白薯中含抗癌物质微量元素硒,因而有多种防癌作用。吃白薯易腹胀、吐酸,预防办法是:蒸透、煮烂可破朝;大部分氯化酶,胀酸会减少。另外与其它杂粮配合吃为好。

脚板薯的皮和肉跟淮山差不多,深褐色的皮,麻麻的薄薄的,刮干净后就是粘乎乎白色的肉。它的汁液弄到手上会有点痒,皮肤敏感的人在刮皮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上手套,防止不必要的麻烦。虽说是“脚板薯”,但它的味道确是不错,堪与淮山媲美,做成菜之后,口感非常粉糯。

    脚板薯在湖南和广西北部的吃法,一般是切块炖骨头汤或鸡汤,有的还加槟榔芋一起炖。长株潭的公民,一般用来切片清炒或与肉片一同爆炒,口味清爽、细滑、清新,回味微微甘甜,清新如风。  

    脚板薯学名叫毛薯,别名很多,有参薯、薯莨、黎洞薯等叫法,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都有生产。脚板薯块茎为不规则的扁块形,状似脚板,富含黏液质、维生素、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脚板薯,既是蔬菜,也可以入药。

    脚板薯生产,一般每年3-4月下种,9-10月收获上市。脚板薯通常是湖南公民中秋佳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制作指导:麻麻的薄薄的皮刮干净后也是粘乎乎的白色的,汁如果不小心弄到手上会有点痒,汗毛孔粗的人建议戴手套刮皮。
  1.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
  2.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质蛋白,这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它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
  3.脚板薯的黏液多糖类物质如与无机盐相结合,可以形成骨质并使软骨具有一定的弹性。
  4.脚板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对肺虚咳喘、脾虚久泻、慢性肠胃炎、糖尿病、遗精带下等症都有疗效。
  5.食物相克:脚板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脚板薯=紫山药
在山药家族里有一种紫山药,不知读者是否知晓?日前,笔者和几位蔬菜专家专程去江西了解“紫山药”。紫山药为田薯(Dioscorea alata L)的紫色类型,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佛掌薯、紫莳药、紫淮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属草本蔓生性植物,薯蓣科薯蓣属食用植物。实际上是野山药和褐苞薯蓣共同进化而来的一个栽培种,属于普通山药的近缘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沿海诸省的温暖地带,如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两、云南、台湾等地,以及印度尼西亚堵岛,非洲也有大面积栽培。紫山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


紫山药根系不很发达,多分布在土壤浅层吸取水分和养分。叶片基部呈戟状心脏形、尖头或三角状卵形,叶面深绿色或紫绿色。紫山药食用部分为块茎,长于地下、具很多毛根,块茎形状各异,有不规则的脚板形(故名脚板薯、佛掌薯),下宽上窄的酒壶形。主要是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其中受土壤环境影响很大。紫山药在江西称为“脚板薯”,生长较好的外形酷似“脚板”,外表粗有须毛。本地人多是洗净去皮,切片用油略炒后加水煮汤食用,其汤口味清香微甜,汤色泽深紫。紫山药也可以象其它山药那样直接蒸食和煮食。特别是用紫山药熬粥,不但营养丰富,其淡紫的颜色也很诱人食欲。

紫山药所含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红薯的一半左右,几乎不含脂肪,蛋白质含量较红薯高。紫山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淀粉的分解产物糊精,糊精可以帮助消化。紫山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钾的含量较高。紫山药含有淀粉糖化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特别是它所含的能够分解淀粉的淀粉糖化酶,是萝卜的3倍,胃胀时食用,有促进消化的作用。紫山药中含有一种糖和蛋白质的复合体-被称为黏蛋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防止黏膜损伤,并且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保护胃壁,预防胃溃疡和胃炎。紫山药含有的皂甙能够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病症有改善作用。胆碱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传递物质-乙酰胆碱的物质基础。

 

推荐食谱:

烩脚板薯丸子
特点:荤素搭配,味道浓厚。
备料时间:5分钟
烹调时间:15分钟
原料:脚板薯、肉末、蒜薹、香菇、红椒、蛋液。
调料:料酒、盐、味精、糖、胡椒粉、酱油、淀粉、汤、葱、姜。
做法:
1.蒜薹洗净切段,香菇、红椒洗净切块。
2.脚板薯去皮煮熟后压成泥状,加入肉末、蛋液、料酒、盐、胡椒粉搅拌成肉馅。
3.锅中放入大量油,油热后将肉馅挤成丸子状下油锅炸硬即可捞出。
4.锅中留少量油将葱、姜块煸香,加料酒、酱油、汤、糖、味精、盐、胡椒粉调味。
5.待丸子熟时下蒜薹、香菇、红椒,烧熟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脚板薯炖牛腩
特点:牛腩入口即化,与脚板薯味道巧妙融合。
备料时间:8分钟
烹调时间:25分钟
原料:脚板薯、牛腩。
调料:八角、葱、姜、料酒、糖、味精、盐、鸡精、剁辣椒。
做法:
1.脚板薯洗净去皮切块,牛腩切小块焯水去浮沫。
2.锅中放油,先将八角炸香,再煸葱姜块,加料酒、水,下牛腩,翻炒后放入高压锅中煮20分钟取出。
3.锅中放油,倒入牛腩,再加入脚板薯、糖、剁辣椒、味精、盐、鸡精调味,一同炖至软烂入味即可。

兰花酿脚板薯
特点:外形美观,味道鲜嫩,家庭宴请时不妨一试。
备料时间:15分钟
烹调时间:15分钟
原料:脚板薯、鸡胸脯肉、火腿、黄瓜皮。
调料:盐、味精、干淀粉、水淀粉、鸡精、鸡蛋清、葱、姜、水。
做法:
1.脚板薯去皮洗净斜切成薄片,火腿切末,黄瓜皮切细丝。
2.鸡胸脯肉用搅拌机打成泥,然后加葱姜水;蛋清打匀。
3.取脚板薯片一面先抹上干淀粉,再抹上一层鸡泥,抹光滑后用火腿末和黄瓜皮点缀成兰花状,放入盘中蒸15分钟。
4.锅中加水,放入盐、味精、鸡精调味,再用水淀粉勾芡浇在兰花脚板薯上即可

什锦脚板薯粒
特点:色彩鲜艳,口感脆嫩。
备料时间:5分钟
烹调时间:5分钟
原料:脚板薯、青红椒、罐装玉米粒。
调料: 糖、味精、盐、水淀粉、鲜汤(可用水替代)。
做法:
1.脚板薯去皮洗净、青红椒洗净,将它们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
2.锅中加水,水开时将脚板薯粒和青红椒粒焯水。
3.锅中放少许油,下山药粒和青红椒粒,翻炒片刻后加少量鲜汤。
4.然后加入糖、味精、盐,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脚板薯熘肉片
特点:又滑又嫩,味道咸鲜。
备料时间:5分钟
烹调时间:5分钟
原料:脚板薯、干木耳、猪里脊。
调料:料酒、糖、盐、味精、胡椒粉、蛋清、水淀粉、葱末。
做法:
1.脚板薯去皮切片;干木耳用水泡软,去根洗净。
2.里脊肉切薄片,加盐、味精、料酒、蛋清、水淀粉上浆。
3.锅烧热,倒入少量凉油涮锅后倒出,再倒入凉油,油温2~3成热时下肉片滑嫩,同时下脚板薯片、木耳滑熟,倒出控油。
4.锅中留少许油,煸香葱花,加料酒、水、盐、味精、糖、胡椒粉调味,用水淀粉勾芡,再倒入刚做好的菜料翻炒均匀即可。

拔丝脚板薯
特点:香甜酥脆,每块脚板薯间都可以拔出细长晶亮的糖丝。
备料时间:3分钟
烹调时间:5分钟
原料:脚板薯。
调料:绵白糖、干淀粉。
做法:
1.脚板薯洗净去皮切成棱形块,控水后蘸干淀粉,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2.将锅洗净,放少许油,加入绵白糖及少量水用小火炒匀。
3.当糖液炒至黄色时倒入刚炸好的脚板薯块,翻炒均匀。
4.最后盛入抹过凉油的盘中即可

脚板薯饼
特点:色泽金黄,口感香糯。
备料时间:5分钟
烹调时间:20分钟
原料:脚板薯。
调料:糯米粉、澄面(超市有售)、面包糠、淀粉、鸡蛋。
做法:
1.脚板薯去皮洗净上锅蒸12分钟,取出压成脚板薯泥。
2.澄面用热水烫熟,鸡蛋打成蛋液。
3.脚板薯泥中加入澄面、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分别做成圆形小饼状。
4.将脚板薯饼依次蘸干面粉、鸡蛋液,最外层裹上面包糠,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

脚板薯豆腐羹
特点:味道鲜美,入口润滑。
备料时间:3分钟
烹调时间:5分钟
原料:脚板薯、盒豆腐、鸡蛋液、香菇、香菜。
调料:鲜汤、盐、味精、鸡精、胡椒粉、水淀粉。
做法:
1.脚板薯去皮切小丁并焯水,盒豆腐切成与脚板薯等大的丁。
2.香菜洗净切末,香菇洗净切丁。
3.锅中加鲜汤,调入主料,然后加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调味。
4.汤沸腾时用水淀粉勾芡至浓稠状,淋入蛋液并撒香菜末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柚子茶
后一篇:冰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