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潮州开元寺

(2012-10-09 15:08: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见闻

潮州开元寺

位置:广东省潮州市开元路32号
门票:5元
自驾可到寺庙对面的停车场泊车(停车费平时5元,节日10元)


    开元寺在老城区开元路,是闹市中的佛刹。开元寺应该是大寺庙,规模很大,建筑特别精致恢弘。正中是大雄宝殿,佛像金碧辉煌。两边则是地藏菩萨殿和观音殿。寺庙进深很大,后面还有诵经堂和藏书室。原本寺庙保存很多珍贵的经卷,据说后来都迁移到别处去了。如今开元寺还在扩建,寺庙外面是骑楼老街,卖很多当地佛手老香黄等土特产,或者工夫茶具什么的。对面有素菜馆,价格不算贵,另外老街本身有好多小吃。

  粤东第一古刹开元寺凝结了唐、宋、元、明、清各个不同朝代的建筑艺术,象一粒镶嵌在大千俗世之中的舍利子,耸立在车水马龙般热闹的繁华市区。开元寺殿阁壮观、圣像庄严、文物众多、香火鼎盛,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

  开元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区开元路。前身为荔峰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元代改为“开元万寿禅寺”,明代称“开元镇国禅寺”,又称“镇国开元禅寺”,加额“万寿宫”,俗称开元寺,一直沿用至今。向为历朝祝福君主、宣讲官府律令之所。

 

http://s12/middle/6d2bad34xcb9b29102c5b&690

http://s8/middle/6d2bad34xcb9b299f34e7&690

http://s2/middle/6d2bad34x7ac2b7648a81&690

http://s14/middle/6d2bad34xcb9b2a6599fd&690

http://s4/middle/6d2bad34x7ac2b786f3f3&690 
开元寺建筑中体现的潮州特有的嵌瓷工艺最为精妙。潮州是陶瓷之乡,他们用陶瓷片创造出来的建筑装饰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在开元寺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的屋顶上,以嵌瓷工艺制成“双龙朝火宝”、“双凤朝牡丹”及“花鸟肚”美得令人惊叹。
http://s8/middle/6d2bad34x7ac2b79f5fd7&690

http://s4/middle/6d2bad34x7ac2b7a88513&690

http://s9/middle/6d2bad34xcb9b2cfc7f98&690

http://s12/middle/6d2bad34xcb9b2d613d0b&690

http://s13/middle/6d2bad34xcb9b2dbc719c&690

http://s3/middle/6d2bad34xcb9b31d6e5e2&690

  开元寺规模庞大,肃穆壮观。原占地100亩,现存203亩,是一组较完整的唐代建筑群。其山门外照壁,嵌有“梵天香界”石刻。全寺内分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有廊厅,纵深60余米,建有观音阁、六祖堂、地藏阁、方丈厅等。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在高出地面的台基上,面阔5间,进深4间,重檐歇山顶,殿脊以葫芦、雉尾为装饰。大殿和殿台四周的石栏板上,嵌有唐代石刻78块,敷演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并刻有猴子莲花等动植物图案。殿前有1对石经幢上镌《准提咒》和《尊生儿》。殿内神案前有元泰定二年1325用陨石刻成的大香炉,净高15米,由大小6层叠成,上镌“天人献花”字样及走兽、蟋龙、变莲瓣、梅花鹿等图案,刀锋犀利,棱角分明,刻工精美,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殿内还有建于明末的金漆木雕千佛塔,璀璨夺目。塔基6个柱头分别刻成6尊力士,基座6面浮雕唐僧取经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基座的每个门洞,均置十八罗汉及二十四诸天尊塑像。此外,还有南宋政和四年(1114)铸造的千斤铜钟、元代的铜声板等一批珍贵历史文物。寺内的藏经楼至今还保存着8大橱乾隆钦赐的雍正版《大藏经》7240卷,内有汉、番、梵对照本,还有木刻印刷的佛教故事、连环图卷,其数量之多,资料之全,为国内寺院所罕见。

  开元寺古朴雅致,处处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0年,开元寺进行大规模重修,千年古刹又重放光彩。每天,前来朝拜旅游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不胜其数。

  特色景观

  天王殿

  天王殿高9.85米、宽50.56米、深15.77米、建筑面积797平方米,是省内最大的天王殿。值得一提的是,现有的天王殿,是80年代初期,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先生以其母亲的名义独资重修的,所以天王殿既保留着古代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现代的建筑艺术特点。天王殿是开元寺的第一重殿,只要是到过开元寺的人,都不得不赞赏艺术家的才华。天王殿采用单檐歇山顶的建筑形式。殿前的巨匾为“渡一切苦厄”,殿内正中是贴金袒腹弥勒佛,那抚膝袒怀、开口而笑的神情,令人觉得十分亲切,给人们带来喜气和希望。殿中另一引人注目的是“四大天王”,掌着光剑的是增长天王,掌碧玉琵琶的是广目天王,掌塔的是多问天王,还有待国天王将蛇。这些塑像,都充满着象征、超自然的特殊气氛,给人一种虚幻而又现实的感触。

  天王殿作为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经常有国内外的建筑学院组织师生至此观摩学习,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

  大雄宝殿

  这是全寺最庄严神圣的地方,几乎所有大型的祭祀活动都是在此举行的。作为功能如此重要的殿堂,大雄宝殿是仿宫延的建筑——四垂檐、双滴水、红墙丹瓦、重檐歇山顶,雄伟壮观。殿四周的石柱上存有7000多块唐代石刻,上有浮雕佛像、莲花及鹿、猴等图纹。殿中供奉释伽佛、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还有十八罗汉等。

  特色看点

  石经幢

  本寺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经文革十年劫难,大量被毁,而所存仍然甚富: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分别为5米8层、7米25层,由石雕构件迭砌而成,乃开元寺始建时所造,已历一千二百馀年,虽石表严重剥蚀、图象斑驳,但其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

  栏楯和围栏

  大雄宝殿前栏楯和殿前月台围栏78块,分别雕刻“释迦牟尼潮州开元寺出家”、“白马窬城”、“青山断发”等佛教故事;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触目皆是。栏正中“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皇风永扇,帝道遐昌”的石刻大栏板,每字如斗大,也是唐代佛教艺术文物。

  红铜香炉

  大殿内一座造型典雅精巧的红铜香炉,炉沿镌刻汉文“开元寺禅堂香炉一座永远供奉三韩弟子任国祚”。(三韩是新罗、百济、高句麓,即今之韩国与朝鲜),据传为唐代来此参学的韩国僧人所赠,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莅寺时,曾驻足观赏良久。

  大铜钟

  殿内东侧悬挂着重三千馀斤、高1.7米,口沿105公分的大铜钟,是宋代政和四年三月(1114年)潮州金刚经社铸造供奉开元寺的,钟面平滑,工艺精良,无砂眼铸痕,历数百年天天撞击,至今仍音声悠扬,完好如新。

  香炉

  文物室中陈列着元代泰定二年(1325年)似陨石雕就的大香炉,六层圆形,高1.4米,重950斤,底层以八个兽头作炉脚,第二层呈八棱形,分别雕刻八幅梅花鹿动物浮雕,三层、五层分别雕覆莲瓣,巧妙衔接呈球状的第四层金束腰,第六屠为炉体最上层,呈正圆形口沿,宣径达84公分,口沿边高18公分。上刻飞天图纹浮雕,炉口阴刻铭文:“大元泰定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大夫连州知州兼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於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整座香炉设计独特,线条流畅,素有“天上的材料,人间的工艺”之称。

  大云版

  大雄宝殿东侧通廊斋堂前,悬挂着铸於元代至正六年丙戌(1346年)的铜质大云版。上有铭文,工艺精美,经六百馀年风雨侵蚀,天天敲击,仍完好如初。

  千佛塔

  寺内还有一座金漆木雕千佛塔为潮州明代的木雕精口,塔高六尺,呈六角形,计有七层,各层图案变化多端,金瓦翘檐,各悬风铃,门户相望,栏循交错,各层圆拱门之内,均刻佛像,门前则分别雕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神像,塔顶坚五层玲珑剔透小塔。整座千佛塔,结构复杂,精雕细刻,有很高的工艺和文物价值,是古代广东境内四座千佛塔之一。此外,尚有长九尺,高五尺,多层相迭,雕刻奇花瑞兽的金漆木雕大香案,上刻“万历七年岁次已卯季冬朔旦东莆陈妙月喜舍”。

  经书

  藏经楼中,珍藏着清代乾隆年间《龙藏》一部,系当时年居八十高龄的开元寺方丈静会法师餐风饮露,步霜踏雪,历尽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晋京所请,共7240卷,分装在724函中,当年只印100部,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屈指可数。1987年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出版署批准重印“龙藏”,因乾隆下诏撤毁部分经版和经书,致全书残缺不全,为补齐全书,文物出版社派员走访全国十多个省区寻找底本,以补缺损,最後在这里找到被乾隆毁版的四函经书,得以补版,足见其珍贵之极。寺中还有智诚法师抗日战争期间闭关三年刺舌血书写的《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八十馀万字,字字端楷,一丝不苟。时人赞曰:“三年般若心参透,一部华严血写成。”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东邻福建、西连揭阳、南接汕头、北通梅州、濒临南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对外开放旅游城市,自古就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

    潮州现辖2区2县:湘桥区、枫溪区、潮安县、饶平县。全市总面积3614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人,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以汉族居民为主,另有畲族居民2000多人。

    潮州自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设立海阳县以来,至今已有1676年的历史,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撤郡设州,始称“潮州”。唐以前,作为百越文化一大分支的潮州原生文化便与中原文化开始交流。其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潮和大批自中原贬潮官员的推动,以及长期的对外交往影响,潮州文化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精粹,又兼具自身地方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色,形成一个风格独特、结构完整、门类齐全、品位较高的文化体系,尤以潮州话、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州刺绣、潮州陶瓷、金漆木雕、泥塑等为代表性门类,素有“中原文化橱窗”之称。“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的美誉响遍全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潮州广济门
后一篇:潮州石牌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