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2012-02-22 12:09: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2年上册读后感——《你能成 | 
《我们二年级啦》读后感
 
想到这么一句话:人因为的思想而变得非常有魅力。为什么呢?!本学期学校推荐我们读的书是《我们二年级啦》,拿到这本书我首先看到作者:薛瑞萍。简介里的这样介绍的:作者是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教师,至今获得的最高荣誉是市优秀教师。薛瑞萍自称“布衣”、“草根”,每天坚持做两件事,全身心地带学生大量课外阅读,坚持写教育日志。以她的教育日志整理出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们班的阅读日志》等近10部著作。虽然教书也有一年了,但是还是一名新教师,带班经验也不足,正处在摸索期、适应期、磨合期。这本书就向我展现了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智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教我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读着薛老师的一篇篇日记,教育小故事,还有家长们的信,我深深的被感动了,真是想不到,薛老师能这么用心,这么的有心。孩子能在她的班级一天天的变化,那真是一种幸福。记得最后一次看这本书是2个月之前的事情,学校的事情非常的繁琐,常常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但是读了《我们二年级啦》这本书,让我改变了一些观念,让我能从中学到很多,不会向之前那样的迷茫,像只无头苍蝇乱撞墙。
1、学生想得到的最好的奖励是得到尊重,受欢迎,被喜爱的感觉。在教育的过程中那些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人喜欢的钻石,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什么好处.用我们的爱来雕琢这些孩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也告诉孩子,影响孩子也影响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容易着急,在这本书中,作者这样说:训斥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效果了,教学和班级管理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狼狈状态,最后山穷水尽,焦头烂额不得善果。这时你的静气,你的定力,你的不浮躁,会深深影响到你的学生。读书课不能像农村孩子偶尔吃麦当劳一样,让孩子读好书也是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书中也提到我们教育中适当的惩戒是必须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独腿软骨的巨人,立不稳,更不要说长足前进了。书中也一次次地提到这样一句话:你只有相信他是好的,才能期待他更好。比如我们班级的一个孩子叫项铭晨。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却不喜欢学习,每次数学考试总是40多分,之前我总是批评他,但是发现越是这样孩子越是不爱学习,于是我也试着以积极的态度表扬,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他,一次一次,发现孩子就在渐渐的进步,比起以前更加积极了。
2、一次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家长是否负责任却是决定孩子发展的方向。考试的分数本身并不重要,通过考试发现问题,找到努力方向,目的也就达到了,孩子成长,是一件缓慢美丽的事情,教会我们在教学中要耐心些,一抓就灵的那不是教育那是在吃激素。每一个家长对于孩子的分数都非常的在意,不管是什么考试。之前其实我和家长的想法是一样的,孩子考不好,我比家长更生气,但是渐渐的我明白,孩子考不好未免也不是不好的。从错的地方,才能发现孩子哪里不会,该从哪里改进,虽然满分也是非常好,但是还是有隐患在。于是我试着和家长说:成绩差,只有发现哪里错了,改进之后就会进步的。家长听了我的话,对于孩子的成绩好坏的观念也有所改变。
3、老师并不是第一的,对我来言,我一直认为首先是好妈妈,其次才是好老师。她承担的诸角色中,首先她会选择做一个好母亲,其次才是好老师。对于自己的孩子,她的爱不求回报,无微不至。对孩子的要求,首先是健康,其次是有德行,然后才是阅读与成绩。同时也给我一个启示:尽一个好老师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有德行,成为可爱并会爱的人。虽然我只有20出头,对于做好一位好母亲我是做不到,但是我却可以做到是一位好姐姐。对于孩子,我总是和他们说,课上我是一位严格的老师,下课后我是一个可以和大家聊天的大姐姐。也就是这样和孩子说,真正的做到这些,班级的孩子也越来越乖,越来越喜欢我。
现在我也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但是还有一种想看的冲动。奇怪的是,虽然是再读,却一点也不觉得烦,不觉得是浪费时间,反而有一股暖流在心头。希望每天都幸福、开心吧!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