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次残忍的阅读

(2012-11-11 19:58: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得感悟

  看余华的《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经历,尤其对我来说。这算是唯一一本让我掉这么多眼泪的书了。为县长的女人生孩子献血而被活活抽血抽死的有庆使我夜不能寐,凤霞的死就如同当日纷飞的雪花一样一片一片砸在我心里,当水泥排版压下来时二喜震天动地的那一声“苦根”更是令人无法喘息··· ···余华毁掉了你对生活所有的幻想,然而却又告诉你“绝望”这个词从来不存在。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此外没有任何意义。而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品质也就是一定要活下去的意志。

  余华是尖锐的有思想的作家。外媒评论他说是“从无产阶级专政中解放出来的文学”。同样,他的叙事结构也很新奇。把福贵一天的生活和一生的命运交织叙述,时间差创造了故事和神奇。正如马尔克斯的“多年以后”一样,时间使故事变得奇妙真实却又残忍。

  或许是我读了太多汪曾祺的作品的原因,遇到每一个作家都会拿来和汪曾祺对比。于是很多奇妙的东西就产生了。我以前说读汪曾祺,表情往往是微笑;而读鲁迅,表情往往是皱眉。但现在,读余华,表情往往很难看——因为你在哭泣。

  有很多人对汪曾祺的评价不高,认为他的作品文学性很强,思想性不高。他们批评汪曾祺回避和淡化了生活中的很多不幸。汪曾祺自己也说“读我的作品,是不会落泪的,最多你的眼眶会有点湿润”。我是欣赏的,我认为这很符合古典审美中“哀而不伤”的标准。但现在,这个问题我还要再继续思考下去了。

  总之,《活着》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我可能不敢常常翻阅它,更不会成为我的枕边书。谁也不想带着沉重压抑的心情入眠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