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在美帝——7、8月份跑步记录
(2016-08-31 20:05:45)
标签:
美西自驾游马拉松小目标放羊与砍柴 |
7月16日至8月9日,我与我们家领导在美帝旅游,其中在西部租车自驾15天,在东部(DC和纽约)晃悠9天。期间,共跑步6次。分别记录如下:
1、洛杉矶1次。住在一家叫Pacific Palms
Resort的度假酒店,7月18日一大早,在酒店旁边的高尔夫球场上下坡道中慢跑8公里。
2、拉斯维加斯1次。感觉拉斯维加斯是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白天气温都在40摄氏度以上,晚上10以前也是热浪灼人。7月21日上午,只能在下榻的威尼斯人酒店的健身房的跑步机上,慢跑了9公里。
3、华盛顿DC
2次。第一次7月31日早上,从住的东方文华酒店,跑到白宫,并绕白宫跑了几圈,10公里。第二次(8月2日早上)的线路更好,许多当地人都是这样跑的:沿东西走向的国会山、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的中轴线,跑一个来回,刚好10公里。
4、纽约曼哈顿 2次。为了跑步,特意住在1号中央公园酒店。8月4日早上和8月6日傍晚,各在中央公园里头跑10公里。相比今年1月份跑过多次的伦敦海德公园,我觉得中央公园更大气,更丰富多姿。
在此行出发之前的7月3日,我发了这条微博:“暑期就要来了,领导马上放假了,家里两人都这么闲着了,该出去转转了。这次想搞个有点儿难度的(对我们而言):美西自驾游。准备过程中,确定了以下几大原则,难度系数就陡然降低。1、行程宽松,不赶路;2、懂得放弃,不求全;3、走常规路线,不冒险;4、花钱能带来方便的,花钱;5、旅行期间,与领导意见一致时,我说了算。其余的,听她的。和平相处,民主平等。”
一路下来,除了第5条有时有偏差之外,其余都很执行得很好。因此,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美好之旅。
7月29日下午,在盐湖城,我把租的车还了之后,便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如下文字(当然,还有图片):在盐湖城希尔顿,刚刚把7月16日在洛杉矶租的车,加满油还了。至此,14天我与我们家领导二人的美国西部自驾游结束了。期间,车子共跑了2674英里,计4278公里,全程我一人驾驶。途中住宿地分别有:洛杉矶(3晚)、拉斯维加斯(3晚)、图萨扬(Tusayan 1晚)、佩吉(Page 1晚)、摩押(Moab 1晚),盐湖城(2晚)和西黄石(3晚)。此次是我们在境外的第二次自驾。与6年前第一次在澳洲大洋路自驾相比,时间长路程远。因此,从准备到实施,从导航车辆驾驶,到通讯语言沟通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少感触与心得。以后找机会,把它们写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那我就简单地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1、导航。导航问题是自驾成功的首要问题。由于Google map的App在天朝不能用,为了保险起见,我在某宝上买了带北美地图的佳明导航仪(先在京东买,但不带地图,退了),还装了收费App tomtom。结果,一到香港机场,我的iPhone就下载了谷歌的离线区域地图(导航过程中,最好把网络关掉)。那么,Google map 就是导航神器了,其它两个备胎根本就不需要了。在大峡谷南缘以及黄石公园里头,无论什么小路,多么弯曲,它都能给你导得清清楚楚。后来我想,google都能无人驾驶了,导航这东西对它而言,小小case而已。
2、车辆。要想开得爽,一定得租辆大排量的车。这次阴差阳错,拿到手的是现代Genesis 3.8轿车,结果,此车驾驶体验非常出色,一扫我对韩国车的偏见。开自己满意的车,能够让自己每天心情都很舒畅,这次总共开了4000多公里的路,最多的一天开了700多公里,但我并没有感觉疲劳。回来后,我甚至都想,把已经开了8年多的SUV换成韩国或日本轿车。
3、驾驶。在AVIS租车,国内驾照可用,翻译件都不需要,更不要什么公证件。在美西开车,不超速是不可能的。几乎所有的车,无论货车,房车,还是小车,都超速。但是,一到有人的地方,比如人行道停车场,行车的速度就非常非常慢了。行前,我从几个不同渠道了解到,美帝警察抓超速只逮头车。所以,我的原则是跟上速度比较快的车子,自己不当头车。一旦前车拐弯走了,我当了头车,立马减速至限速,等到后面的车忍无可忍超过我,我这才加速跟上。
4、通讯。美帝西部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我感觉还不如西藏新疆。无网络也就罢了,很多地方连通话的信号都没有。空旷天地间,不见其它人影车影,这种时候我会想,要是在这地儿车子抛锚了,该如何是好呢?反正我没有找到答案。我想控制风险,只能做到,无论如何,决不开夜路。
5、语言。像我这年纪,或更年轻几岁的国人自驾的,一路碰到的也有几个,但都是和在美上学放假的儿女一起走的。只有一对(或带一个很小小孩的),甚至一个人自驾的,基本都是80或90后的年轻人。原因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死穴:英语。我不知道一点英文都不懂的人,是否能够走下来。但我知道,像我这样只懂一点的,因为有足够多的阅历和经验,并且脸皮足够厚,开口不怕丢脸,一路下来,都很顺利,毫无压力。事实上,几年来,我与家里领导两个人的澳洲行,欧洲行,迪拜行,英国行等等,已经逐渐让语言,不成为我们出国自由行的障碍了。
以上之所以不厌其烦,详细罗列一些我知道他人根本不感兴趣的细节,是因为我觉得这次旅行,非常完美并令人陶醉。应该给自己的将来,留些回忆的线索。
7、8两月共跑了21次,跑量208K,自2013年5月1日以来,共跑了436次,4877公里。
另外还有两件与跑步有关的事:
1、8月2日我还在华盛顿DC的时候,通过慈善项目,获得了明年2月26日开跑的2017东京马拉松参赛资格。这将是我第一次跑出国门参加马拉松。
2、计划年底前再跑一次国内马拉松。目前我已经报名了10月16日的南京马拉松和10月30日的武夷山马拉松。不过,这两个只是备用项目,我真正想跑的是11月6日的杭州马拉松。一旦杭马开始报名,如果也像上马一样,有慈善名额,我会锁定一个。如果没有,就参加抽签。南京马拉松也是要抽签的,要是两个都抽不上,那就跑武夷山,而武夷山马拉松是不用抽签的。总之,一定得跑一个。
谈谈我的资产配置。
这两个月除了定投510330和VTI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动作,我说过,这将是常态。网上申购新股,只中过两只银行股。倒霉的是,由于所在券商的扯淡,网下申购的申请,至今都没有批下来。据说,申购门槛的提高,对我来说是利好,但是,这次还能不能抓住“天上掉馅饼”这等好事的尾巴,就只能继续等等等了。毕竟,用打新高手上下通吃的@飞雪独樵7999 话讲: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茅台的中报出来后,我认为300元的价位应该可以站稳了吧。对于茅台,最重要的是啥?不是每股收益,也不是预收款,而是基酒,基酒,基酒!目前,公司的产量正常了,拿住茅台股票,想不挣钱,很难。赔钱?没门!呵呵。
苹果公司又有一堆不好的消息,树大招风啊。要想深入了解深刻理解苹果公司,除了财务指标之外,我认为精读其CEO 蒂姆.库克的访谈,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比如,8月13日他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长篇采访,非常全面非常精辟。我会像对待巴菲特1998年对佛罗里达大学MBA学生演讲稿一样,对待库克的这篇访谈稿。对于我这样比较愚钝的人,一本好书看10遍,比看10本好书,更有益处。读文章也是如此。
腾讯也于8月17日晚公布中报。我看完后发了如下这条微博:看了一遍腾讯的第二季度及半年报,如此体量还能如此增长,真让人大开眼界。尽管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的广告,微信支付等业务的收入增长迅猛,但公司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还是游戏。对比Facebook的估值,我感觉,企鹅的传奇,还在望不见尽头的路上!这样的股票,无论已经挣了多少钱,要我卖出,如何能下得了手呢?!
投资方面,一句话,咱的小目标是:在茅台苹果腾讯这些个大树底下乘着凉,放着羊,体味着砍柴人的劳作和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