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储蓄归零任俊杰奥马哈之雾 |
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奥马哈之雾》的作者任俊杰老师,在股市低迷的2012年中,曾经写过一系列文章,叫《新储蓄运动》。他主张大伙儿开立“优质股票储蓄账户”,拿股票来储蓄。这种超长期的股票投资规划,在中国,到底靠不靠谱呢?
任老师说:如果整个20世纪你都在持有股票(被动投资),那么如果你是美国人,你的1000元就会变成1809万元;如果你是德国人,你的1000元就会变成1258万元;如果你是澳大利亚人,你的1000元就会变成7638万元;如果你是日本人,你的1000元就会变成5985万元(尽管最后10年你的收益是负的)。那么,21世纪的中国呢?梦想成真?还是,一枕黄粱?
对此,我有如下看法:
假如大伙都从骨子里头认可凯恩斯所说的“从长期看,我们都将死去”的哲理,那么,按我的理解,消费市场应该火爆,房地产市场应该萧条,但现实却是恰恰相反。
中国人还是很愿意为后人留下点什么的,问题是尽管股市存在超过20年了,但股票,在许多人眼里,依然只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可以炒来炒去的纸片(400%的年周转率不就是最简明的注脚吗?),除非套死了,否则,用股票做储蓄,把股票传承后人,聪明人会觉得太傻太死板了,一般的人也感到不实在不自在。
许多人说,在中国,以30年50年,更不用说100年150年,的时间跨度收藏股票,有归零的风险。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细想:股市归零了,房子土地矿产甚至人民币等等能幸免?“是祸躲不过,躲过不是祸”,如果不想或没有条件移民,除了如此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至于我,我很希望,30年甚至50年后,我对孙子或曾孙说:“你爷爷或曾爷爷喝了大半辈子茅台酒,却并没有把家底喝光,这不,我也给你们留下“多少分之多少”的茅台公司股份,这可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啊,你们得好好珍惜!”此时,我很好奇,很想知道,到那时,任俊杰任老师给小小小任们留下的,会是啥宝贝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