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其实我们不是在炒股

(2011-02-09 23:29:45)
标签:

巴菲特

苏宁

茅台

张裕

价值投资

实业投资

企业投资

    有朋友说,“我们为什么难以达到巴菲特般的心境?根源在于我们要知道我们其实并不是在炒股,我们投资其实是在经营企业,我们关注企业的方方面面,我们也不会因为一年两年企业还在创业期或者短期失利放弃我们的事业,更关注企业现在的投资在三五年之后能否盈利,如果我们是实业家,拥有一个企业10年只是短暂的时间,其实,我们价值投资者更应该把自己当成实业家。”

   

    这位朋友还对茅台、苏宁和张裕等公司有着特别的很有见地的研究。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其实是企业投资,也就是这位朋友所称的实业投资,靠企业的成长而盈利,而不是靠别人的亏损而获得收益,这种投资方法有着合乎逻辑之美。
    但是,中国股市存在着大量的国企,这就使得问题变得相对复杂。如果说把投资苏宁电器理解为和张近东一起合伙做生意,或者说我们把资产委托给“利益攸关者”——张近东等人经营我们认为的好生意,当生意做得不好时,我们损失了一些资产,而张近东损失更多。谁比谁着急呢?
    如果,我们投资茅台,和谁一起合伙做生意呢?袁总吗?似乎不是,难道是胡总温总?这是有疑问的。茅台酒的种种乱象,和我们的这种独特的垄断型国企的公司治理制度密不可分。和谁一起合伙做生意都搞不清楚,能搞企业投资吗?

    当然,如果换个角度,问题似乎乐观一些。假如目前象茅台小商品城这样的垄断企业不是国企,那么它们的收益和市值应该就不止现在这些个数吧,也就是说,国企的身份已经让这些垄断的企业有了一定幅度折扣,这对价值投资者——也就是上述的那位朋友所称的实业投资者——来说是福还是祸?关键看折扣的量能否弥补得了公司治理的缺陷。还有,10年20年或者更长时间之后,中国的国企走向何方?现在看来,我是乐观主义者。做投资,特别是自认为想实践巴菲特式的长线集中的企业投资,我们总得相信点什么,是吧?呵呵

    说说茅台的风险:

1、不愁卖了之后,质量意识放松,自毁品牌。
2、毛利率再次大幅提升后,国家对其(以及其它白酒行业)征收暴利税(可以以其它税种名义)。
3、企业钱多了之后,胡乱投资,把股东的钱变成地方政府的GDP。
4、赤水河污染。
    苏宁的风险:

1、摊子铺得太大,股价无起色,再融资困难,资金链吃紧,拖延供应商货款,和供货商关系紧张。
2、期权激励再次失败,骨干员工队伍不稳定。
3、国内市场网购发展超过一般想象,导致同店收入下降的店面不断增多,而苏宁易购收入增长平平。
4、贸然进入其它品类失败。

   张裕的风险我想主要还是在于潮水般涌入的进口同类品种的冲击,作为干红的日常消费者,这种冲击我是明显感觉到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