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问诊十个法则及学生笔记
(2010-11-03 10:41:48)
标签:
健康 |
分类: 经方名家 |
分类 |
十问 |
正常人的标准 |
太过或不足 |
受病的脏腑 |
|
1 |
睡眠 |
一觉到天亮 |
断续睡眠,睡不安稳 |
肝不藏血或心血虚,魂魄不归心, |
|
持续1à3点醒来 |
肝阴实形成过程中或已成 |
||||
3à5点醒来 |
肺阴实形成过程中或已成 |
||||
2. 2 |
胃口 |
有食欲, 食之有味 |
过大 |
阳明经腑热或受类固醇药物影响 |
|
没胃口 |
脾脏受损 |
||||
食之无味 |
胰脏受损 |
||||
3 |
大便 |
每日行,大便成型,软硬适中 |
稀 |
中焦及肠道有水饮 |
|
硬 |
阳明腑实 |
||||
下利清谷 |
脾阳虚 |
||||
4 |
小便 |
淡黄 |
黄 |
肠道仍有燥屎 |
|
清 |
里寒,小肠热度不够。 |
||||
5 |
汗 |
天热或运动皆易流汗 |
汗流不止 |
表阳虚,不能固表 |
|
无汗 |
心脏功能受损,导致心不主五液 |
||||
6 |
口渴 |
时而有之 |
不渴 |
水饮停上焦或胃中仍有不洁食物残留 |
|
渴,喝千杯不解 |
阳明经热或肾阳虚以致金不能生水 |
||||
渴,想喝冰水 |
里热 |
||||
渴,想喝温水 |
里寒 |
||||
7 |
脚的温度 |
温的 |
冰的 |
心阳不足,心脏移至小肠之热不足 |
|
8 |
睡时身体的寒热 |
没特别感觉 |
全身冰冷 |
阳虚 |
|
上热下寒 |
阴阳分格 |
||||
寒热并结 |
阴阳相搏 |
||||
全身燥热 |
阳不入阴(长期性的低烧) |
||||
9 |
月经-à女人一定要问月经 |
每月规律,没有不舒服感 |
月经提前 |
里热 |
月经就是乳水,当心阳不足时,停留于肺的乳水就没办法全部或按时的下达子宫而排出,经期往后是里寒,提前是热证,痛经或瘀块是里寒现象 |
月经延后 |
里寒 |
||||
经痛或有瘀块 |
里寒 ? |
||||
10 |
体力 |
好 |
不好 |
天阳不足以致肺阳无法下达至肾。先天的肾阳不足。故觉得全身疲乏 |
男女阴阳的分辨
分类 |
胸 |
腹 |
背 |
左 |
右 |
手心 |
手背 |
额头 |
男 |
阴 |
阳 |
阳 |
气(阳) |
血(阴) |
阴 |
阳 |
阳 |
女 |
阳 |
阴 |
阴 |
血(阴) |
气(阳) |
阴 |
阳 |
阳 |
内经说:阳病易治,阴病难。腑病易治,脏病难治,内经亦云:能知阴阳者,可以为医。倪师在诊病时,随时随地都在应用阴阳大法断病。十问其实就是在收集患者阴或阳的不足或太过,知道了阴或阳的不足或太过下药才有方向。看得见的是阴,看不见及功能性的是阳。阴阳调和时,阳是潜于阴的,所以阳面是凉的(如手背及额头是凉的),阴面是温的(如手心是温的)。当阴阳失调时,若阳不入阴,身体也就会有燥热感,阴阳相格时,身体就会有上热下寒,而当阴阳相搏时患者往往有寒热并结的现象,故从阴阳的变化也可以得知患者是处于病进或病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