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学没毕业就可以嫁给超级富豪,她选择转身离开;
年纪轻轻在上市公司做着高薪优差,她选择转换跑道;
在堵车路上她捧着手机写作,她成了畅销书作者……
跨界创业,文化、金融,她在不同的领域游刃有余……
从北京到香港,这个叫朱沐的女孩验证了一句老生常谈:“真实的生活远比小说精彩。”
豪门找到了我,但我放弃了他
20
岁,站在恒隆广场的朱沐发现,自己可以买下整个楼层,却什么都不想要了。
“我也有迷恋奢侈品的时候,卡随便刷,别人有马我也要有,配全套爱马仕的马具,游艇从法国南岸一直开回广州,包机去日本旅行,疯了一样地花钱。”
这一切来自她当时的男友,一个跻身“看不见的阶层”的超级富豪。如言情剧一样的相识桥段,“我18岁考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校电视台的副台长,一次我们做校友的访谈节目,校友请吃饭,叫上了他,第一次见面,觉得他特别朴实,穿一身登山装,开二手本田;难得还有趣,登珠峰、打球,不似别人那样流连夜店。”
富豪男友大她12
岁,计划在朱沐毕业后就结婚。“我与他在一起的初心,是跟一个踏实的人好好过日子。但慢慢人会变,拿着无限额的信用卡,未免年少狂妄。”
这样肆意的生活,朱沐却说,她越来越不快乐。男友说,你变了。她回答,“因为除了花钱,我什么也干不了。”
“用了两年的时间,我明白一件事,钱不能决定你是不是幸福。”
趁着男友出差,朱沐迅速订好搬家公司,逃离豪门。
她只带走了自己的私人物品。从豪宅搬到月租800块的筒子楼,衣服和鞋搬进去,房间里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回去后只能窝在床上。“躺在那个破床上,按理我会难过,但我睡得很香,因为我已经新生了,未来有无限可能。”
分手后,偶尔两三年见一面。 但从仰视到平等对话,朱沐说花了十年,“上次见面的时候,他一如以往,聊起最近做什么项目,在英国买了房子,登了哪座雪山……我反问他,你除了变得更有钱,还有什么变化?他哑口无言。以前的我,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超过他,但现在我有见地。”
用能力抽质疑你的人一个耳光
再次回到头等舱和行政楼层,是在25岁,朱沐靠的是自己。“大三我去金融街控股实习,端茶倒水做助理,和上司怄气,你说我干不好,我就证明给你看。拼了命地加班,最狠的时候,一天只睡三个小时。助理工作未必就这么忙,但看你如何选择。”
搬出豪宅之后,这份微薄的实习工资却为她的独立买了单。毕业后正式入职,是公司最年轻的储备干部;25岁,她已经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证券事务代表,负责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值管理。
她有了高薪,坐上了头等舱,有了行政楼层和司机接送……朱沐却开始考虑转换跑道。
朋友问她,我们香港的投资公司在招人,去不去?朱沐抱着半米厚的材料,坐到了面试官的对面。“非常严苛的面试,她给我一张白纸,说,你把整个公司的估值架构帮我算出来。但没有人用纸做这个,大家都是用电脑。”两个小时面试之后,她被录用了,按照新人的起薪——两万港币。2011
年的香港,一居室的租金是一万五港币。初至香港,朱沐说自己“靠以前的积蓄扛着”,语言不通,新的领域,“第一天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下班后大哭一场,知道难,但没想过这么难。”
“我去香港的时候,正好是房地产的低潮期,大家都看空,认定2012 年会暴跌20%,包括高盛这些投行给的都是这样的报告。但我根据在内地做房地产的经验,对美国、日本、香港大量历史数据的分析,认为已经跌到底了,将有大幅反弹,现在是最后的机会。”她在每周晨会上提交了研究报告,遭到所有投资经理的质疑,因为“我们比你经验丰富,我们比你学历更高,我们比你更了解香港”。
这份报告,她连续提交了四个月,每周都增加新的数据,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我去一栋栋扫楼,一户户地看,那段时间,手机上全是中介的电话。香港的楼每一栋都不一样,甚至同一栋楼楼层不同,景观不同,价格都不同,问价格,户型,卖方如何,买方如何,成交量如何,这些第一手的数据,会给你直观的感受。看遍整个港岛的房,我决定,自己买房。”
朱沐卖掉天津的房子作首付,买下了铜锣湾的一套房。“我买完的第二周,香港房价开始暴涨。这件事情奠定了我在公司的基础。”之后只要谈到地产金融,同事们就默契地不再反对她的意见。一年之后,朱沐升任金融组Leader,负责的资金规模达到5
亿。“香港的职场文化很直接,就是看你能不能赚钱。投资公司竞争激烈,平均每年都要走一半人。我进公司,月薪2万;我的香港男同事,拿了美国学位,年薪300万。我们要竞争一个晋升名额,狭路相逢,我能做的,就是用能力去抽他们的耳光。结果是,我留,他走。”
“很多人朝九晚五,但有6个小时在混;而我一天有20个小时全心投入。别人的5年,我的1年。我一直不赞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年轻的时候应该在事业上尽其所能,看世界有很多机会,可若你还没有满足温饱,做任何事情都不会顺遂。”
做值得的,比赚钱更有意义的事
朱沐现在随身带两套名片,一张是金融公司的,用身份证姓名,因为需要和香港证监会注册的牌照保持一致。另一张是文化公司的,用“朱沐”这个为人所知的笔名。不同的行业,在她看来,“万法皆通。”
“我的第一本书就成为中国亚马逊小说类第一名,像天上掉了馅饼一样。”那时的朱沐还是金融街控股的证券事务代表,在拥堵的北京,司机开车,她在后排用手机写作,用了20天,完成小说《当我足够好,才会遇见你》。
“我写书的速度比别人要快。每个主人公有自己的性格,你把背景设定好了,他会自己在事情发生时做出选择。”成为畅销书作家,朱沐说重要的不是名利,“写书的时候,正是我计划转行的时候,脑子疯狂运转,就在网上连载小说。之后我去香港,遇到重重阻碍,一步步成长。而那些看我书的女孩,也在跟着我成长,聪明的女人不是吃一堑长一智,而是“看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我的文字不完美,但能够给别人帮助,那就是值得的,比赚钱要有意义。”
而今,戏谑自己没有了执念的朱沐,在香港,过着简单的生活。
从没钱,到有钱,实现财务自由,获得别人的尊敬,这是任何人都给不了你的,必须一步步靠自己闯世界才能打下来。
住有落地窗阳光极好的房子,穿18块的T恤,规律的睡眠,早上六七点钟起来,诵经打坐,写作,在需要的时候穿着得体出门,自然地看待金钱。“金钱是重要的,它保证你基本的生活安全感,但最终,它与是不是幸福没有关系。”
(内容转自嘉人,天下女人有转载)
— END —
关于成长
关于改变
关于女人生机勃勃的生活与一切话题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