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读后感

(2012-11-26 13:58:45)
标签:

读书心得

分类: 读书心得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根源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

我这里说的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术语是否能够成立呢?我想,这个术语是可以成立的。大家知道,知识是在不停地发展的,对某段教材的学习将持续一个长时间,对知识的每一次运用,同时也就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入。而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这是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理解事实、现象、性质、特征的实质而迈出的重要的第一步。

例如,学生在许多课上都要用到简便乘法的公式。经验证明,许多事情都取决于在学习该教材的第一次课上,学生对某一公式的理解是否深刻。首先就是,这一公式是否能够经常处于有准备的状态,可以随时用作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以后再轮到每一次学习新的、后面的定理时,顺利与否也取决于此。这也是一条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学业落后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以后再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应当有些特点,——这就是说,这里需要特别的明确性,学生的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因为这些学生思考和领悟比较缓慢,为了使他们理解教材的实质,必须给以较多的事实和较长的时间(有时候,提供他们思考的事实也要跟给一般学生的事实有所不同)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第一次教新教材的课上,总是力求看到:学生是怎样独立地完成作业的。在这种课上,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这里指的是自然学科的课和语法课)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思考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运用知识的因素。这里也应当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应当走到这些学生的每一个人跟前去,看看每一个人遇到什么困难,给每一个人提出专门为他准备好的作业题。有时候在课堂上就能看出,有必要给某一个学生布置一点家庭作业,那么有经验的教师通常就当堂布置给他。学习较差的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他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即当堂能否正常地、有系统地工作;千万不要让他光是听别的学生的流利的回答,把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下来。一定要设法让他独立思考,促使他(要做得耐心、机智)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也好。  我在教语法的时候,总要设法做到,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课上和直接在课后,就不许在自己的书面练习中有错误。可能,这话听起来有些荒谬,但这是真理: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够成为读写无误的人。如果能够做到在课堂上没有错误,才能做到在家庭作业中没有错误(或少犯错误)。语文教师工作困难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书面作业里就有错误。而教师的缺点正在于,他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然而实际上怎样达到使学生书写无错误,从而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呢?这一点取决于许多因素。也许,首先取决于学生的阅读是否流利。要做到正确无误地书写,学生先要学会流利地阅读。也有其他方面的条件——即还取决于课的结构、课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等。我在备语法课的时候,尽量预先估计一下,在什么地方,在哪一个词上,学生可能犯错误,以及这个学生具体地可能是谁。对任何一个可疑的词,我都预先加以详细地解说。

我向你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等等。

 

读后感:

每一次学习新知识都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苏老在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业落后、成绩不及格的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没有学好。”回顾我们的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读了苏老的文章,引发的思考有以下两方面:

一、要注重独立地脑力劳动。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学生群体,在听课的过程中,有的注意力集中,有的注意力易分散;有的边听边主动思考,有的无动于衷;有的头脑灵活,接受新知快,有的反应迟钝,需要慢慢揣摩。而教学实际中老师往往是面对一部分学生,采用最简单的反馈方式——问“听懂了没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听懂了”,老师满以为自己的教学成功了,殊不知,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的学生只是人云亦云。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要讲究学问的,另外,课堂练习也可用来检测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只要学生能认真听讲,主动独立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地。

二、要培养学生的认真习惯。语文学习中会发现不少学生总是把字写错,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是常见的现象,很多并不是学生不会写,主要是马虎造成的。这些学生要么是观察不认真,初学时就没认真看,以致于写时出错;要么是写字不认真,手上写着,心里不知想着什么。对此,除了要求严格外,还应当加强认真观察、认真书写的训练。数学中的计算题本来是很基础的东西,可是每次作业或考试都会有大量出错的,数学老师谈及此都认为是学生马虎,一致认为解决的办法是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看来,不管学什么,不认真是不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