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2022-03-24 09:57:08)
标签: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

广东省佛山市

顺德区

乐从镇

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1年10月29日

   在乐从镇众多有趣的村落名中,有一个村的名字“仙气飘飘”,给人以无尽遐想,那便是“葛岸”。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位于顺德区乐从镇西北部,紧靠乐从镇镇面,面积1.2平方公里。漫步于村内小巷,走着跑着,想想城市化的水泥路,柏油路,大理石的道路,已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但青砖瓦黛的古旧建筑,却保存着一代代葛岸村村民的记忆,演绎着一代又一代的繁华缠绵和沧桑。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我从良教村村口坐345路公交车到东箭公司站下车,下车沿着吉利大道东东行约200多米,在格林豪泰酒店(乐从国际中心店)右转就是“葛仙宝殿”,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在乐从镇众多有趣的村落名中,有一个村的名字“仙气飘飘”,给人以无尽遐想,那便是“葛岸”。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宝殿”前的“葛岸驿站”,“葛岸驿站”两边柱子上的对联:莲花台上紫金容,运化流行万化宗。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宝殿”广场。走进葛仙祠一点没有神秘感和敬畏感,倒是却让人感到有些温暖和有些仰慕。葛仙公园,是葛岸村民为纪念葛洪而建的主题公园,如今岁月流转,葛仙公园依旧默默传唱着葛洪的故事。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西元1127-1130年),南宋末年开村的葛岸源自一个传说,当时有一个能医百病的人叫“葛洪”,曾在当地西便基岛居住,设炉炼丹,替人治病,人们为了纪念他,取“葛仙道岸”之意将村名称为“葛岸”。葛岸是乐从的发源地,素有“葛岸通津”之说,葛仙文化十分丰厚,有葛仙翁丹井为纪念。有岑氏大宗祠、次川岑公祠、德仁岑公祠、岑桑书屋等建筑。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特色:葛岸村“三月廿四”大型民俗巡游活动,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两年举办一次。这也是乐从镇文化建设“一村一品”差异发展的开始和标志,每逢葛仙文化节的到来,乐从葛岸村均会进行传统的葛仙巡游主题活动,从全国各地回来的葛岸岑氏宗族的乡亲都会聚在一起,是佛山新城、乐从难得保留了这项民俗巡游的村居之一,影响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内外。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在乐从,说起最大型的民俗活动,素有“水上是龙舟竞渡,陆上是葛大仙巡游”之说。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四日,葛岸村一定会处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男女老少浓妆重抹,开始一年一度的葛大仙巡游活动。
    据说,葛大仙巡游已经在葛岸村举行了数百年,追溯历史,却是与中国的一位道士有关。这名道士是道家著名人物葛洪,相传葛洪两次来村医治大规模流行病,救村民于水火之中,后化作神仙离开。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像,文献记载,葛仙是宋代来过的,如果是葛洪就更遥远,雕像的头饰是汉代的。这些都是传说,我们只知道,有一位葛仙来过这里,救了很多人就足够了。葛仙来这里是由文献记载的,但是葛洪经广州到罗浮山的路线是清晰的,至于二者是否为一人还需要考证。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洪文化节的由来:葛岸村“三月廿四”葛洪文化节,因感恩和纪念葛洪精神而起,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自古代传承至今经历曲折,现已发展成为弘扬民俗文化的大型活动,
   葛岸村与“神医”葛洪的渊源,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传说中葛洪很喜欢这个宁静的小村庄,葛岸村村民为了使葛洪在葛岸常驻,帮他建了炼丹炉和炼丹井,后来葛洪因误会离开村子,走前仍不忘留下“仍凭天下乱,葛岸永无忧”的祈愿。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石刻:
  “葛仙道岸”的石碑是说葛仙从这里上岸的地方,关于石碑的来历有两个说法,一是公元九九六年建村时建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第二种是石碑是宋代就已经出现了。我们可以通过石材去考证,石头是麻石,是清代的。无论如何,这块石头都代表了村落的历史。
   后来,村民为了表示对葛洪的敬意,决定凑钱请人建一座纪念葛洪的牌坊,原名拟为“葛洪通道”,后来想起他临走时一只脚在村北堤围下,另一脚跨到西樵山,就改牌坊名为“葛仙道岸”,现在村路旁还留下两块用花岗岩石刻着“葛仙道岸”的长方形石块。据证,这是公元996年葛岸村建村时候的石刻,它已经成为“葛仙宝殿”来历的历史见证物。
   百姓感激葛洪的恩德,敬称他为“葛仙翁”和“葛仙道人”,将地名以“葛仙道岸”之意取名为葛岸村,并将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定为葛仙翁神诞,举行巡游以纪念葛洪,村民也喜欢把这个日子称为“村庆”,并于2011年建成一座崭新的葛仙祠,大殿正门裱有出生于葛岸村的著名散文家岑桑撰写的对联“抱朴金丹悠悠懿泽传千载,仙翁宝灶袅袅香烟绕万年”以示对这位圣人的怀念。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土地庙: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小庙,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土地庙作为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自然随之兴盛起来。按照中国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行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获取其所属土地庙。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宝殿前的观音殿,观音殿两边柱子上的对联:庙貌垂千古,神灵护四方。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宝殿:
   相传,东晋时期葛岸瘟疫横行,百姓深受其苦。医药学家、炼丹家、道学家葛洪来到葛岸为老百姓治病,赠医施药,解困众生,得到了百姓的传颂。村民感其恩德,故以“葛仙道岸”的典故取村名为葛岸村,抒发对葛仙的感激之情。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宝殿前两边柱子上的对联:十二楼台尚想晋代衣冠江东人物,三千世界都入炉中造化洞里玄机。落款:霍超民撰联,岑永锦敬赠,辛卯年春。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大殿正门由著名散文家岑桑撰写的对联——“抱朴金丹悠悠懿泽传千载,仙翁宝灶袅袅香烟绕万年。”二十二个大字,红底鎏金,鲜艳夺目。
   岑桑是著名散文家和出版家。他出生在葛岸村。葛岸村北华街现在就有岑桑先生的祖屋,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我看到“葛仙宝殿”右边的厢房里面有人,我就走过去,看到有位姑娘在里面,就问:我能进去浏览一下吗?姑娘对我说:现在疫情期间不对外开放。之后她想了一下,说:你从这里(旁门)进去吧,但不能拍照。我说好,于是,我就跟她进去了。浏览约10分钟,闲谈中她说这里还有一个男的,也是当兵的。当我们出来时,男的刚好回来了。他们叫我坐下来喝杯茶再走,因我还要去游,要赶时间,我说谢谢了。真心感谢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当我进入大殿,香案后边,一座镀金的仙人坐像,慈眉善目,平易近人,一点不像其他庙宇看到菩萨那样凶神恶煞。不用说,这就是祠堂供奉的葛仙了。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祠是新祠,“仙”又是这样的平易近人,走进葛仙祠一点没有神秘感和敬畏感,倒是却让人感到有些温暖和有些仰慕。看完张挂在大殿周边陈列的文字,关于葛岸的历史、关于葛洪其人以及他在岭南的行踪、关于葛洪与葛岸……对葛岸为什么要修建这座葛仙祠,葛岸为什么叫葛岸,等等,算是有了一些认识。
  原来,葛岸村民并不姓葛。葛岸之所以名为葛岸,就是源于那个东晋时代善于炼丹的道家人物葛洪,传说他在葛岸和丹灶先后炼丹和为老百姓治病。
  葛洪是东晋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故宫博物院藏《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上海博物馆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均记录了葛洪行医和炼丹事。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螫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
  葛洪认识“沙虱”和他在广东生活有关。他先后在罗浮山一带炼丹,这一带的深山草地里就有沙虱。沙虱比小米粒还小,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相关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葛洪来葛岸,是因为村子历史上曾两次发生瘟疫,当地医生束手无策,先后来请葛洪来村子治病,村民因得葛洪救治全部安然无恙。葛洪走后,村民发现,他从葛岸到罗浮山留下三个脚印,一个在葛岸村北堤围,一个在西樵山下,另一个就在罗浮山上。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原来葛洪是一位神仙!村民惊诧之余,为表示敬意,决定凑钱修建一座纪念葛洪的牌坊——“葛仙道岸”,葛岸村也因此得名。现在葛仙祠前的一块壁墙上,镶嵌的石碑上书“葛仙道岸”四个字,虽然经历岁月风雨,仍然清晰可见。据说这是公元九九六葛岸村建村时候的石刻,它已经成为“葛仙宝殿“来历的历史见证物。而葛仙祠前边的葛洪石雕,虽然是现代石刻,但是形象栩栩如生。葛洪手持葫芦,眼看前方,露出忧民忧乡的表情,这些似乎都见证着葛岸村曾经的历史。
  葛洪既然是一位仙人,葛岸村每年农历三月廿四举办巡游活动,纪念这位仙家道人。葛洪属道家,道家是最讲和谐的。葛岸村每年举办巡游活动,提倡的就是和谐共济的理念。有人认为,葛岸民俗巡游祈求“平安、健康、幸福”的主旨,实际是今天很多农村的“共同记忆”,当我们在物质上越走越远,而甚至将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的时候,浓烈的乡愁一旦被触发便不可遏止。所以,每次次巡游盛况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葛岸宗亲甚至海外华人华侨专程赶来重温传统。而今后因为多了这一座看似简朴却深藏内涵的葛仙祠,相信他们“重温传统”的时候更多了一个能够不断强化记忆的符号。仓廪实而知礼节,生活好而传统兴。我想,这就是对传统回归的一种理解吧。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村史馆大门两边的对联:记乡愁故里风流人物颂芳华,历桑田葛土物阜民丰藏古韻。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北华街现在就有岑桑先生的祖屋,我们去葛仙祠途中曾经参观这个屋子:二进一天井,砖木结构,面积约一百平方米。这座建筑据说是岑桑祖父晚年从侨居地美国回来后,向晚清政府捐了一个官,获赐“奉政大夫”之后用来招待客人的所在,当地人因此也称其为“奉政大夫第”。2009年,岑桑决定将这座祖屋捐给乐从镇政府,用于推动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在书屋同时挂着“岑桑书屋”、“葛岸村读书会”、“农家书屋”的牌子,长期免费向市民开放。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桑书屋大门两边的对联:读万卷腹有诗书气自华,阅千文心筑文学志向梦。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桑书屋位于葛岸村北华街,为二进一天井砖木结构,面积100多平方米。镬耳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麻石脚,富有岭南建筑特色。该屋原为广东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岑桑先生的祖居。后来,岑桑先生将其捐赠给乐从,并命名为岑桑书屋。
  岑桑书屋是我国著名出版家、散文家岑桑先生的祖居。书屋是岑桑祖父晚年从侨居地美国回来后,获赐“奉政大夫”(正五品)之后用来招待客人所在。因此,当地人称其为“奉政大夫第”。
  书屋建筑富有岭南建筑特色,2009年被列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岑桑将这座祖屋捐给葛岸村委会,经修辑后用于推动葛岸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目前,这里成为了村内的公共图书馆,村民们可以到书屋免费借阅图书。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井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丹井石刻。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翁丹井的石头是清代的石头,刻字应该是清代晚期。相传南宋的时候这里有瘟疫,葛道人就来到了这里,用这里的水做丹药给村民服用,拯救了村民,为了纪念他,人们修建了这口井。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的意思就是“来到这里,又离开这里”的地方,这里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而且置身葛岸中,就感觉充满“仙气”。为了纪念葛仙,人们还建立了一座庙宇,每年三月二十四会做葛仙诞,会有大型的游行活动,一定要参与到里面,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文化结构、心理、习俗。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古代的井,最早是方形的,可以从汉字看出来,最初的井是把一条很长的木块打到地底,直到出水,然后把木块一层一层垒起来,就构成一个井。井在顺德是很重要的,最初这里是一片汪洋,人们都住在山边,所以在山上也能发现很多井,井移动的痕迹就反映了人类活动范围的变迁。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村自宋代以来有800年历史。顺德姓岑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在容桂 ,另一个是在乐从。葛岸岑氏是一个有名的大家族,从元代就迁移过来,站在这里可以想象这些人在800年以前从南海迁移到这里,繁衍生息,很多故事在这里往复的消失和发生。
岑氏宗祠大门。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祠堂的对面都是有一个水池,其实这是国子监里的辟雍为原型,表示天子所传学问与道德流传天下。诸侯作半圆状,称“泮池”,表示学问与道德只有天子一半。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氏宗祠的水池,民间沿用此法,表示古老家族的风俗像清风绕水一样远播,泮池旁边通常有个私塾,其次才是风水的因素,最重要的是救火。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氏宗祠是经过几次重修的。 岑氏大宗祠,是葛岸的另一地标。建于明朝弘治庚申(公元1500年),清咸丰丙辰(公元1856年)重修。后来几经浩劫,最终在政策支持和海内外乡亲的努力下得以修复。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氏大宗祠属传统风格的古代建筑,为砖瓦木石结构,梁柱之间采用榫卯和斗拱架构。结构严谨,古朴雅致,厅、堂、院、墙壁、梁架、屋脊等集我国南方祠堂建筑工艺特色。


  
岑氏大宗祠大门两边的对联:北阙翔威凰,南阳起卧龙。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岑氏大宗祠屏风,进门的屏风,乐从有这种屏风的祠堂并不多见。门两侧的石雕是猫头鹰的形象,在古代也称之为“枭”,寓意天上的猛禽守护门庭。虽然地板和台阶的石条为单数,但是屏风门的数量却是双数,单扇的门叫做户,两扇门合在一起才叫“门”,这就是门户的意思,也反映了祠堂中的阴阳观念。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除了岑氏大宗祠,前川岑公祠、次川岑公祠、更楼等同样是葛岸村的知名建筑。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诒燕堂书室也是明新学校旧址。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乐从葛岸豆腐涌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豆腐涌,位于顺德乐从葛岸市场西边,源于一个勤劳美丽的故事。传说河涌旁边住有一户做豆腐的人家,他们每天起早摸黑,只为将最靓最可口的豆腐童叟无欺卖给村民。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由于压榨豆腐的布块多,勤劳的女主人阿三,鸡未啼,天未亮就拿压布到涌边埠头清洗,洗出来豆浆水一直向下游流去,涌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豆腐味,随着晨风,飘入沿涌两岸村民屋里,村民闻味起床,到下间(厨房)拿起菜兜,推门而至豆腐铺,卖豆浆、豆腐、豆膶(豆腐花),生意越做越好,村民称这条涌为豆腐涌,这豆腐涌成为豆腐铺的活招牌,亲切称呼女主人为豆腐三。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附:制作豆腐。先将黄豆(黑豆、白豆等豆类为制作原材)去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一晚。凌晨再加一定比例的水,将其磨制成生豆浆。将生豆浆用特制的布袋(类似面粉袋)装好,扎紧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汁从布袋中榨出,是为榨浆。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生豆浆可榨两次,第一次榨浆结束后,将袋口打开,注入清水,扎紧袋口后,再榨一次。生豆浆榨好后,倒入锅内,加热煮沸。煮豆浆时,一边煮,一边撇去浮于表面的泡沫。煮好后,用盐卤,或用石膏点卤。点卤后,豆浆凝结成含有大量水分的豆腐花。大约15分钟后,将豆腐花舀进铺好包布的木托盆内。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木板,按压十几分钟,鲜嫩的水豆腐就制作完成了。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如今,豆腐涌不再有豆腐味,涌埠头也不见豆腐三美丽的身影,涌西的东宁街的豆腐铺也消失。乡村振兴,既有如此美丽故事,有生意头脑的临街民居,从中得到什么灵感呢?开间豆腐铺如何?带旺葛岸旅游经济。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东宁街,南北走向,两端设有铁门,居住人口密集,横巷呈梳子状分布,是葛岸古老主街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曾经是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族,和生活保障设施的集中地,见证葛岸村的发展变迁。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乐从镇2009年度“顺德好村居”内河涌整治工程,其中有葛岸村:对豆腐涌全长1172米进行疏浚,方量为5763立方米,其中新建钢筋混凝土挡墙65米,两岸植草护坡及铺设人行道广场砖。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蓝船,碧水,绿树,人家。埠头边牵引着一只塑料船,求生备用。除了涌边花木落叶飘零,涌面不见显著的漂浮物,闻不到异味。游鱼可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祠堂边默默的长巷,淡淡的青云,青云巷是最为人忽略的空间。每天,族中后辈从左侧进入祠堂攻读诗书,此为“礼门”。傍晚,他们从右侧“义路”退出,形成“礼义”熏陶下的文化结构,也形成青云巷以族人的流动去保持其内在生命的日常运转,回环不绝,如连绵流水。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青云巷是引导族人后辈遵礼循制、出恭入敬、勤奋自励、超越自我的重要区域,也是引入清凉夏风,令祠堂凉爽舒适的特别建筑空间。


  青云巷随祠堂的渐次升高而不断提升,暗喻青云得路,步步高升,而青云巷中长幼有序、清晰分明的子弟按辈分先后进入和有序退出,体现着礼制空间的严谨与苛严秩序的无私,族中子弟只有通过聪颖的悟性与超常的勤奋去获取功名,出人头地,因自己的成就而调整族中次序,实现着自身的永恒价值。这是看似不近人情却温情十足的制度安排。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每天,在青云直上的激励下,子弟在出恭入敬中不断寻找自我超越的恒久动力,最终实现祠堂壁画、雕刻、灰塑上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光前裕后、扬名声显父母的深情期盼。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爱泉岑公祠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爱泉岑公祠大门两边的对联:稳定如山先祖安乐,风雨不动后代欢颜。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伍地街伍氏大宗祠旁的池塘。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伍氏大宗祠大门的对联:绿围世系源流远,斗洞宗枝奕叶长。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伍氏大宗祠大门的对联:绿围世系源流远,斗洞宗枝奕叶长。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乐从葛岸人、林院庶吉士伍文琯为此处题写金榜二字。金榜位于大良镇面之西,面积0,98平方公里,紧靠华盖山、大良河(鑑江)流经期间,是顺德最早村改居和最早进行城镇化的村居之一。金榜原是大良水上驿道入口处,皇帝颁布所有政令都在此公榜,因此得名金榜。或传说古时金榜未有村名,村里一黄姓书生科举考试,金榜题名,高中回乡,有人问贵村何名?黄生一时不知应对,灵机一动,以金榜题名祥兆,取名金榜。明朝初期,这里是一片河滩,人们往来不便,万历年间(1573-1620),知县王老年见得纵横,于是建桥九座,方便乡民,民众深得其利。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岸清代进士伍文琯所立旗杆石,如今再度矗立在葛岸伍氏大宗祠前。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旗杆石是一个家族永恒的荣耀。葛岸伍氏家族伍文琯所立旗杆石曾遗失几十年,人们后在鱼塘中寻得。大喜注心的人们将其再立祠前,去缅怀这位深远目光的先祖。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旗杆石树立有诸多规矩:举人旗杆石插在地上,进士才有方台,三甲上有石狮子。如大罗侍郎曾公祠、荷村麦氏世祠。人们远远望去,便知族中等级与富贵。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古朴的气韵流淌在青砖墙瓦之间,处处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因而,乐从明清两代共出进士37人,举人202人,小布何氏家族更一口气走出9位进士,13名举人,成为顺德著名的科举大族,其中祠堂文化熏陶与家族经济支持的作用举足轻重。
   青云得路与金榜题名,成为科举时代人们最高的理想。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前川岑公祠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天后古庙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梅南岑公祠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观音阁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玉虚宫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文林第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仁寿公园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玉虚宫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念齐岑公祠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迎阳里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漫步在葛岸村中,一路欣赏着被碧波环绕的自然风光,一路聆听着青砖白瓦讲述的岁月往事,即使是再烦躁的心灵也能在这里得到浸润洗涤。原来闹市之中,也藏着这么一片让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岭南水乡,蓊郁葱茏,走进葛岸村,岭南水乡村落的景象就呈现眼前:河涌蜿蜒曲径,大榕树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夏日炎热的阳光,现代的别墅建筑群中不时闪现古旧的镬耳屋的身影,一派悠然安闲的现代乡村景象。
   阳光懒洋洋地靠在村口的小石桥上,一畔的柳树带着笑意偶尔随风起舞。精致玲珑的石桥,长流不息的小涌,哼着古老的幽歌。夏日的夕阳,照耀着安静的小亭,坐在有风的桥廊,感受不到夏天的炙热。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古朴 、现代,相映交辉,乡道旁蓊郁葱茏的榕树、河涌边密布的绿荫、到各家门前初绽放的龙船花,枝叶摇曳,清闲惬意,让人心旷神怡。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水涌复清,满眼的绿色是葛岸人多年来悉心栽培的结果,村容村貌的变化让葛岸村村民感到自豪。
   人文蕴藉,水木菁华,恬静的葛岸村,掩映在碧水绿影之中,充满岭南水乡的韵味和柔情。处在城市当中,却能远离喧嚣,活出了别样的精彩。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在这里,繁华与古朴仅在一线之间,它有佛山新城带来的现代化、国际化,也有自己的传统古朴。村里绿树掩映,现代楼房与老屋祠堂相得益彰,两者风格迥然却又极其和谐。正如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坚守初心、传承经典又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乡音、乡情、乡俗,这一古老的民族情感,永远魂牵梦萦在葛岸村村民的心头。葛岸村在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留住乡愁,保存乡村文化记忆,使之融入城市多元化的文脉,村民才能诗意地栖居于此。
葛仙道岸文脉飘香--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葛岸村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