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2022-03-20 21:32:13)
标签:

玉虚宫

广东省

佛山市

乐从镇

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1年10月20日

  马滘村玉虚宫历史悠久,供奉北帝为主,马滘村北帝庙建于清朝,距离现在己有几百年历史,2009年,15年前村民和一个来自台湾的道长重建这座庙,之前还是一个茅草屋,庙的前门围着一条河,清晨在七彩的阳光照射下,反射出耀目的光彩。
   玄天上帝又叫北帝,即真武帝、或真武、北极真君。真武即北方神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护神。元始天尊说法于玉清,下见恶风弥塞,乃命周武伐纣以治阳,玄帝收魔以治阴。
  真武兴盛于宋代,至元代又被晋升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时地位更加显赫。
  有关真武的传说中,又皆称龟蛇乃六天魔王以坎离二气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蹑于足下,成为其部将,后世称之为龟蛇二将。
  玄天上帝每每斩妖锄魔都御剑出行,本庙供奉北帝为主神其灵验无比有求必应,十方大众都来此膜拜。
  玄天上帝是我们道教做大小斋醮中要朝礼(朝拜和礼请)的主要神之一,他是四圣之一(天蓬、天猷、翊圣、佑圣),祖师之首。
    道教是多神教。上至先天无极玄元上帝,下至家祠司土六神,包括三清四御八极九霄、五灵五老、十極高真、云宫星府、传道祖师等,斋醮中大都需要礼请。但无极玄元上帝,一般斋醮是不礼请的,要逢到特大的清微法事或特大罗天大醮才能朝礼。
   他的全称是无上先天洪濛混沌水火、生一始祖、开皇元阳上帝、帝师生天生地、生佛生仙、自本自根、无为妙道。铁师上帝、先天黍珠说法、开明三景、无鞅掌教、万法之祖、万法之宗、万法之师、万法之光、万天统御琼真、天地日月星、风云雷雨电、无极玄元上帝。可是这位玄天上帝不论斋醮大小,都必不可不请的一位师真。即使我们四五个道士诵经要供五六神,五神指(玄天上帝、祖师正一真君、四大元帅马赵温岳、中界东岳圣帝、下界水府龙神),六神是太岁城隍、土地施相、家堂灶君。据吾所知玄天上帝和祖天师是并职的,玄天上帝不但是道教祖师还是三教祖,是金阙上帝八十二化身、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可是我们启请玄天上帝的圣位时,全称是恩师万法教主北极佑圣镇国真君玄天仁威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那恩师这二字从何而来?我也从未见到书上有这二字的来历,我现在回想到我小时候家祖父讲起玄天上帝是我们道教的恩师的故事。
   传说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国师拿嗼僧(丞相)讨好皇帝,要灭去三角钱粮,一是山东孔家(孔夫子),二是杨家将(杨继业)子孙,三是龙虎山天师府,大家得到这消息都很惊慌。据说孔夫子托梦于子孙,叫他们把孔子坟墓前一个石砚翻过来,后来据说大臣们呈上的奏章都是一张白纸,皇帝觉悟了,就免了这道旨意。二、杨老令公也托梦于子孙,叫朝廷武将把他插在坟前的宝剑拔起来,可是谁也拔不起来,也免了这道旨意。三、顺治皇帝在金銮殿下挖了一个坑,命童男童女在下面敲锣打鼓,说朝廷不安宁,请张天师来捉妖,张天师到金銮殿一听,好像是敲锣打鼓的声音,便把水盂中杨柳一洒,殿下有水了,锣鼓声定了。后来拿嗼僧不服,要与张天师斗法,张天师到武当山向真武大帝借了一个蒲团,二人交换静坐,据说国师现了原形,变成一只癞蛤蟆,这样也免了这道旨意。从今以后,我们道家称玄天上帝是道教的恩师。以上是吾对玄天上帝的一点瞭解,不对之处还请指出修改。
   玄天上帝是道教供奉的天界尊神,玄天上帝信仰是典型的道教信仰。道教信仰,主要是指道教徒对于道教神灵的崇拜、对于道教经典的敬重、对于道教教义思想的奉行、对于道教规戒的持守以及对于道教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等。我们有必要在深入研读道教经典的基础上,对玄天上帝信仰与道教义理的关系略作梳理和论证。以期阐释玄天上帝信仰对于道教终极关怀的意义,促进玄天上帝信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充分发挥玄天上帝信仰在构建和谐社会时的积极作用。
   “道”,是道教的最高教理。道教的所有经典,无不宣称其基本信仰为“道”。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有了“道”才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演化而构成天地、阴阳、五行,由此而化生万物。“学道”、“修道”、“体道”是道教徒的日常功课,“悟道”、“得道”是道教徒梦寐以求的境界。
   “道”具有以下特性:第一,根本性。它生天生地,为万物之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第二,自发性。它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生养万物而不私有,成就万事而不恃功,不过是自然化生而已。故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第三,超形象性。它无形无象,难以用语言表达。故云:“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4]第四,实存性。它虽然超越一切具体的事物,而又存在于万物之中。故云:“道恶乎在?无所不在。”[5]第五,逆动性。道推动万物变化发展时表现出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的规律性,一切矛盾的事物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事物运动遵循著物极必反的规律周而复始,动复归静。故云:“反者道之动。”[6]又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7]总括以上特性可以看出,道家道教的“道”,实际上是指囊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大宇宙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它自身固有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道教徒相信道与太上老君密不可分,太上老君是道的化身,乃生于无形,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初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太上老君为至尊天神,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东汉《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老子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晋代捧出“元始天尊”置于太上老君之上;至南北朝又捧出“太上道君”,置于诸尊之上。隋唐时乃有老子一炁化三清之说,三清(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 也为道教之至尊神。宋代玄帝经典反映了道教基本信仰,如南宋陈伀《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以下简称《太上说真武妙经注》)在解释“太上”时说:“太上,太者尊也,上者高也。乃太古造道之祖,是玉清圣境无上法王元始上帝、上清真境三界医王灵宝上帝、太清仙境十方导师混元上帝,天地人之祖炁,本三清上帝出。”《淮南子》曰:“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万象而不宰。”又曰:“太上养化,其次正法。是故此世历代人主,追尊三清,并号太上之称也
   道教信仰者认为,玄天上帝的来历与老子——太上老君有关。北宋流行的《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以下简称《太上说真武妙经》)在解释“玄武应化之因”时说:“(玄武)盖乃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神明之妙。盖无形之为道,非有象之可言,变化亿千,虚无难测。且玄元圣祖,八十一次显为老君,八十二次变为玄武,故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武曲显灵之验。”[9]这里直接涉及到玄武神与老子——太上老君的关系。如经中称玄武神是“玄元圣祖”的应化之身,即与唐朝崇拜老子的历史有关。唐初曾加号老子为玄元皇帝,唐玄宗时又加号老子为“大圣祖玄元皇帝”,此后“玄元圣祖”一词,流行于世。这里的“玄元圣祖”乃指道气、祖气,是生天生地、化育万物之根。由此可以说,玄帝就是“道”的化身,是太上老君变化之身,玄帝信仰是老子信仰的扩展和延伸。
   按照道教义理的解释,道教宗元于三宝。三宝君,即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也就是道教尊奉的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道”是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都是由道炁化生。三宝君也是由道炁化生,是“道”的化身。道书中或称三宝君为元始天尊、玉寰道君、混元老君。《洞渊集·三清咏叙》中说“元始天尊者,即天地之精,极道之祖炁”,“玉寰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混元老君者,乃元气之祖,天地之根本也”。[10]《太上说真武妙经注》在解释玄武“盖乃玄元圣祖,护度天人,应化之身,神明之妙”时说:“玄帝圣祖乃祖炁也。三宝之尊神是欤。天宝君主圣祖始炁出书时,号高上大有玉清宫。灵宝君主元炁出书度人时,号上清玄都玉京七宝紫微宫。神宝君主玄炁出书时,号三皇洞神太清太极宫。
   玄天上帝是武当道教崇奉的至尊天神,也是道教崇奉的天界尊神。玄天上帝信仰是武当道教的特定信仰,也是典型的道教信仰,蕴含著丰富而深刻的道教义理。
   玄天上帝信仰积宣导重人贵生、诚信向善等伦理思想,既充分体现了道教教义的基本精神,也生动地阐释了道教对社会人生的终极关怀。
    玄天上帝信仰所宣扬的道教义理,不仅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玉虚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马滘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