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2021-12-14 11:44:25)
标签:

满堂客家大围

广东省

韶关市

始兴县

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1年11月22日

  我们广州战友--迷彩自主部落战友,于2021年11月22日早餐后,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司前镇李屋村出发,于9点20分来到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的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始兴,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部,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盆地状,形成了粤北地区面积最大的小平原,自古便有“粤北粮仓”之美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同时,始兴也是粤北第一古郡,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兴县,“始兴”一名于此始有,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自古以“古之福地”著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始兴居民以客家系汉族人为主,有着独特的“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之传统,故还有着“围楼之乡”的美誉,至今尚保存有大小围楼200多座。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赣州市的龙南县虽然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城堡式客家围的纪录保持者,曾有逾300座之多,可惜由于保护不力,始兴县反而可能是现在保有量最多的一个县。所以,就从始兴的满堂客家大围开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客家围屋,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永定的土楼。有毛病吗?没毛病,但也有问题。经常看到有人在网上争吵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就像,土楼是属于客家人的专利吗?哪里的围屋最大、或者历史最久......诸如此类。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其实当你走多了,看多了,你可能就不会再简单纠结于这些,反而可以回到原原本本的建筑本身。这些建筑未必就是什么专属事物,而都是中原汉人在漫长迁居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段、某一特定地方,为了适应现实生存环境而建造,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性、功能性和实用性,同时仍然还保留着中原汉民居的某些典型特征。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当然,这其中所蕴含的高超建筑技术和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才是激励我们一次次走进古村落、古民居的无限动力源泉。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客家围屋比较典型的建筑有四大类,围龙屋、杠式围屋、土楼和城堡式客家围。围龙屋、杠式围屋主要以梅州地区为主,周边的河源、龙岩、赣州和潮州也有一些。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客家土楼主要以龙岩的永定为主,粤东与闽南交界处客家地区特别是广东饶平县北部客区也存在不少;而城堡式客家围屋,才是所谓的“客家围”,主要是特指带有碉楼(亦称炮楼、角楼、瞭望楼、耳楼等)的城堡式围屋建筑,主要分布于赣南、粤北地区,惠州、东莞、河源、深圳也有存在。单以建筑美学价值而言,城堡式客家围应排第一。也正是因为其威武雄壮、大气美观的独特外形,民间一直有“客家宫殿”、“客家城堡”的美誉。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隘子镇,是唐朝名相张九龄的故乡,其故居就位于隘子镇石头塘的张氏宗祠,沿湖湾村西行约2公里就到了满堂客家大围。今天的满堂围中仍旧有几十户官姓人家在居住,围前是大片农田,远远青山掩映。村后有河水流过。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间,满堂客家大围建在清化河两条支流交汇的河滩上,座西北朝东南,背靠马尾狮山,朝向七重山,面向东南水口方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整个建筑群呈中间高两头低的官船形状,寓意河中大船、水涨船高,充分体现客家人传统的风水思想理念。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始兴人属客籍居民,从中原迁到此地时,为避免盗贼匪患或外族势力的侵犯,一村一姓聚族而建造了一座又一座的围楼。始兴的围楼具有很强的军事防御能力,集防匪、防盗、防潮、抗震抗灾、易守难攻的特点。而这满堂客家大围就是岭南瑰宝,始兴人的骄傲。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座落于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内,北至始兴县城、西往韶关市区均约65公里,地处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小坑国家森林公园之间。被誉为“岭南第一大围”、“粤北第一民宅”,客家土宫殿,是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拍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桂冠的满堂村。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始建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官乾荣(号定祥)重金聘任张赞业设计,何广莲破土动工,耗足28年,倾1/4家财,计50万两(约人民币12亿元),竣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历时24年,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占地面积达13544.96平方米。是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围楼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全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围分上新围、中心围、下新围三部分,全部由水磨青砖、青石拱门构造、里外三层,占地二十余亩,内有三个祠堂,14个天井,777间住房,最高四层,设17个炮孔。可住数百人家,内有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等,俨然一个小国。这动人的客家围楼,与其说是一幢庞大的住宅,不如说是一座小城市。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整个大围呈长方“回”字形里外三层,是封闭式结构,外围低,内围高,大围开启一大门。围楼左、中、右三部分建筑物之间均建有防火巷,无论围内哪一部分房屋失火,火势较难殃及邻里。主体4层楼的墙体四周布满瞭望孔和射击孔,每层设有回形“走马巷”作巡逻用,楼上楼下的回廊过道上通下达,四通八达,利于巡逻放哨。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整个大围楼用料十分考究,墙体的青砖经人工磨制,显得光滑规整。门框、窗框、台阶、廊 沿、井台等以花岗岩石条砌成,显得坚实大方。走廊和庭院的地面用河石铺砌成花朵和各种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窗、家具等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窗、家具等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并贴上亮闪闪的金铂,显得雍华贵。
  满堂客家大围现在还住着部分居民,过着淳朴、清静的生活。
  围屋是客家人典型的民居,目前现存的已不多,这里是保存的比较完整的一座,很值得参观。客家人在广东占着较大的人口比例,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东人,而是历史上多次大迁移,从北方来开发南蛮地带的人,所以在广东被称为“客家”人。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下新围大门。外墙上挂有“宰相粉”牌子,其实就是清化粉,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化是以前隘子镇与司前镇的合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下新围介绍牌。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下新围大门进去,正对着的是祠堂。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祠堂分三进。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祠堂天井两侧的小天井与厢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二进享堂前的卷棚顶,有少许鎏金木雕。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上悬“积资捍卫”匾。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三进寝堂,供奉有官乾荣像。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从下新围开始。下新围位于大围东边,占地3118平方米,除角楼三层高9.5米,其余部分为两层,高6.5米。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建造下新围时,围主官乾荣已到了垂幕之年。老人家本想建好大围之后,能够造福子孙,让子孙后全都有个安居之所,殊不知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大围尚末完工之前,都瞒着老人在外面购置了房屋产业。这使官乾荣倍感心灰意冷,因此,下新围的建筑规模和质量上都比中心围和上新围差了好多。也是三座围楼中面积最小的一座。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功名院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功名院介绍牌。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两边的围屋中间各有一套小四合院式的房子,每套房子各有十二间,供有儿子考得功名的家庭居住,所以这些小院也被称作“功名院”。上新围的结构也相当繁复,一个普通的套房一楼转角处,方寸之间,就有七个门,分别连接楼上楼下和左邻右舍。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功名院里的住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耕读传家。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青莲(清廉)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围建造在一片河滩之上,周围都是菜地水田,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软基”。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体量宏大的建筑,客家先人是如何解决软基问题、确保建筑不发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开裂坍塌的呢?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客家人素有“水浸千年松”的说法。意思是生松木长期被水浸泡后,不但不会腐烂,反而会变得更加坚实耐用。这跟松木油脂含量高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满堂大围建造之时,用了足足九层上好的百年松木作为基础。这跟福建地区古代建桥普遍采用的“睡木沉基”工艺如出一辙(比较著名的如泉州晋江安平桥、永春东关廊桥),也是近180年来,满堂大围没有异常下陷和倾斜、墙体几乎没有任何开裂的原因所在。为古人点赞!

  后包部分,与围龙屋些许类似。里外皆为二层楼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但从整体上来看,中心围 、上新围、下新围仍然是浑然一体、宏伟壮观,不失为一代豪绅的家族气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为了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中围楼主墙基厚达24-8.2米,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叠角放花岗岩石条。墙体上布满了各种瞭望孔、射击孔。各围楼仅向外开一扇大门,门板用铁皮包裹,并有铁杠横顶。若遇盗贼侵扰,大门一关,围楼便成—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若遇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会倾泻而下灭火。
    后包部分,与围龙屋些许类似。里外皆为二层楼房。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围楼建在两河交汇的沙滩上,地基松软,当年开挖地基数十米仍未到坚实的岩石层,两边的河流之水渗透进来成一大水塘,眼看前功尽弃,最后决定用附近山上的松木沉于其中,如今150多年过去,地基十分稳健,高大的墙体竟无一处下沉开裂现象。实为民间建筑中上乘之作。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进去是深巷,主屋外侧是横屋,俗称护厝。从侧面山墙可见,中间主屋为三进。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院子里的古井。(“下新屋”的水井)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下新围,西侧为规模最小的下新围,前低后高,内三杠东西延伸的二面坡悬山顶,覆黛瓦平房,前面配二面坡硬山顶阁楼,背为一幢二面坡马头墙楼房,构成小巧玲珑的建筑精品。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时(石)来运转。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中心围大门。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外观。其外围较为低矮,仅为一层平房。稍微显示出防御姿态的可能就是上面的护墙了。大伙不必惊讶,因为进去你就知道了,中心围是内有乾坤。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大门门匾“满堂客家大围”,为时任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所题写。1990年,叶省长轻车简从,悄悄来到满堂村参观大围,然后又悄悄回到广州。当地政府和官员都是等看到南方日报的报道才知道这件事的。1992年,叶省长又亲笔题写了“满堂客家大围”的牌匾,赠与大围,这次隘子镇的领导们可是用专车将牌匾接了回来。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是满堂大围的主体部分,也是最先建造的部分,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6年),至道光十四年(1939年)建成竣工,前后用工将近四年时间。中心围居中略高,内外共三层,楼高达16.9米,外低里高,每层围楼只开启一大门,利于防御。整个大围呈现中间高两端低,形似一艘古代官船。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入内,气象大不相同了。与外围平房截然不同的是,二层围楼十分高大坚固,主体房屋四层,四角碉楼达五层,围中有围,环环相套。当然了,外层围屋主要供佣人居住和做杂物间用途,里面两层围楼才是主人家日常居住之场所。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为三个“口”字形围屋相套,每层围楼之间有环形防火巷,无论围内哪一部分房屋失火,火势较难以殃及其他部位。墙体四周布满瞭望孔和射击孔。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巍峨屹立的围银光熠熠,轮廓鲜明,气势磅礴,布局合理,承袭套迭、对称、辟院,综合北方城堡和四合院优点,是人类巧妙利用自然生态的天作之合,堪舆学、建筑学、艺术学,民俗学的完美结合体,对研究客家民俗风情及近代建筑源渊提供宝贵信息,是研究粤北客家建筑的绝好模型,在生态、建筑、艺术、科学、安全和旅游等方面均有不可估量的综合价值。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客家围屋形成的村落和珠三角许多岭南风格的古村不同,尽管两者都是封闭的,讲究秩序的,但客家围屋的布局比岭南其他地区的梳式布局的古村要更严谨,更趋保守。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曾经,客家人是岭南的异乡人,他们修建围屋表现的也是漂泊的异乡人自我保护的心态,同时,他们在岭南的土地上安居乐业,围屋的敦厚与踏实,也表明他们对新的栖息地的认同以及漂泊的文化的回归。 
   清道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33年,始兴县的乡绅官乾荣和风水先生一起,精心为自己的家族选择了一块两河之间的小三角洲、面对青山的近三十亩的风水宝地,准备盖一幢大宅。后来他在大宅大门的楣序中写道,“余年来迫于小警,时有戒心”,表明了修建大宅的基本心理诉求。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部明间大厅兼具祠堂功能,一楼两侧厢房共家丁居住,二楼供师爷和管家居住,三楼供官乾荣和账房先生居住,四楼则是孩子念书的课堂。这三开间是相对独立的部分,后面有楼梯可供上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官家来自福建,辗转从梅县到始兴,始兴历来就是一个富裕安定的地方,再加上官家人头脑灵活,在种田之外,更兼做木材生意,几代人下来,家底已经颇为厚实。到了1833年,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安定之后,政局已经开始有点动荡,始兴又在粤闽赣交界处,所以乡间土匪不少,这也是让官乾荣最感忧心的。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得知可以登楼参观,马上冲到第二圈围的楼上。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站在二层俯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东侧有一口水井。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水井一口。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心围庭院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我们今天看到的围屋基本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总体分为中心围、上新围和下新围三部分。三个“围”都是回字形布局,里面三层。其中中心围是主体围楼,楼高四层。唯一供出入的大门设五道,底层墙厚两米半,厚墙是空心墙体,不但内外两侧用大鹅石砌起,墙角用花岗岩石条砌成,更在空心墙内装满河沙木炭,据说如果盗贼挖开墙洞,这些流沙会将墙洞堵住,使贼入不得。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主楼外墙没有窗,只有了望孔和射击孔,用花岗岩石制成,内宽外窄,以便于里面的人观察外面的形势以及射击,建筑物各部分之间有防火巷,楼上楼下有回廊过道,四通八达,除此之外还有炮楼、建筑物顶上有射击的掩体等等。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总之,整个围屋的设计处处显示心思缜密,无论是水攻还是火攻、无论是对付土匪还是三五毛贼,都有相当的防御作用,这是标准的中国人防患于未然的心态的体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房子是传统的中国人的最大一笔财富,中国人会对自己的房子倾注更多的心血,而满堂围除了有保护财富的作用,本身更成为追求财富的极致之作。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围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包括平房、楼房、炮角楼、过路间及附属的马栏以及停厝间,几乎每平方米都做工考究,墙壁和厅房用清一色的青砖铺设,每一块砖大小薄厚相同,规整光滑,相传当年工匠打磨青砖,一天只准完成三块,既不许怠工,也不得贪快。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铺设庭院的鹅卵石有大中小三种,不但铺成花朵、谷穗等图案,选石更是复杂,每种都是用粗细不同的竹筒筛选,不但大小一样,而且向上的一面全部磨得非常光滑。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整个建筑因为是建在沙坝之上,所以地基难以打好,于是官家选择了用整根松木深埋地下做地基,一共铺设了九层,据说用了整座山的古松。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上新围和下新围两围供族人居住。所谓上新围和下新围是因河得名。有条小河从西向东在满堂围边流过,河上游方向的就被称作“上新围”,下游方向的被称作“下新围”。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与中围的严谨相比,上新围就显出了一些轻松的家居气氛,二层楼房结构,处处是雕梁、斗拱、浮雕屏风以及装饰着灰塑和泥画。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北面建有一排半月形的平房,也就是俗称的后包部分,与围龙屋相似。弧形平房两端各有三层碉楼一座,高9.5米。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官乾荣为子孙留下精美的建筑,却不了解子孙的心,中围和上新围完工之时,他的几个儿子已经各在围屋之外另置房产。这一点让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官乾荣相当伤心,所以下新围就早早完工,比起中围和上新围来说,明显逊色。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进去是深巷,主屋外侧是横屋,俗称护厝。从侧面山墙可见,中间主屋为三进。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回”字形平面“内口”第二圈围建筑,很有气派,主要居住场所。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霸气充足的满堂村阔绰地伸张在始兴县隘子镇东南面,坐东南向西北,北朝巍峨的七道山峦,西南往东北涓流的石下河与黄水河共同养育的“川原一片绿交加,深树冥冥不见花”隘子盆地中央,南枕石鼓嶂支脉虎头山(老虎坑,马尾狮山)北麓,背流清泉,成“背靠马尾狮(山),面对七重山,左取黄水财,右取石下水”官船形天局。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前朝长180米,宽100米的坦荡肥美田畴,以上新围-中心围-下新围为核心,东西弧形伸展成“凸”形四合院,2-5层,高约8-15米,面阔178.5米,最大进深90.8米,占地总面积23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864平方米。2米宽的巷道相隔,构成庞大的形离神联住宅体系。外墙尽用1吨精磨巨石、青砖、河石,配石灰糯米浆砌成,经纬砖缝均匀如切,楼顶瓦梁致密排列,形如夹饼,内填沙石,以备不测,防盗性极强。无任何下沉迹象,为民居一绝。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大门位于“回”字形平面的外圈围上,实际上“回”字形里还有一个“口”,三圈围。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中间正门。一般情况下正中所谓的“堂”,属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多做祠堂用途。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架子上所晾晒的就是著名的宰相粉(清化粉)。“宰相粉,帮张九龄当上宰相的米粉!”每逢天气晴好,在始兴城南隘子镇著名的满堂客家大围前,人们总能看到一排排被太阳晒得剔透绵长的米粉,也总能听到这样一句并不嘹亮但却充满自豪的叫卖声。这种传统的米粉为何叫做宰相粉?它和一代名相张九龄果然有渊源?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粤北始兴县隘子镇特产宰相粉,以其渭、嫩、柔之特色,深受自客喜爱,为始兴县传统地方风昧食品。 宰相粉始源于盛唐名相张九龄囵亲之手。家唇始兴星隘子镇样水边的张九龄,少年时勤琶好学,常秉烛覆读至鸡鸣三更。张母见子如此刻音用功,欣喜之宗又生怕儿子用功过度累坏了身子,何让小九龄在苦读的同时又能快速补充体力呢?张母几经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捷径。她挑选优质米,用山泉水浸泡透,再用石磨磨成又稀又嫩的粉浆,然后用蒸盘蒸成薄薄的四方粉片,用竹筛撑着放在太阳下晒至八成干后,再用温开水泡软,然后几张几张叠好卷起来,用刀细细地切成粉丝,扎好后再晒个通透。待小九龄晚上读书完毕后,烧开水放上一两扎粉泡几分钟,就是一份美味夜宵了。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宰相粉用的是清化粉,这种粉是始兴特产,当地人用隘子镇出产的好米磨成浆蒸熟晒干后,再切成一条条,卷成笏板的形状以对应宰相的名称。制粉人家中,以姓官的人家最正宗,就在隘子镇满堂村,每天只生产100斤左右。 官家人说,准女婿第一次进未来丈母娘家门时,就一定要吃宰相粉,而且女方满不满意这个准女婿,从宰相粉中就能看出答案:当汤上加了两个鸡蛋和一些青葱,说明女方家长对女婿满意,祝福两人和和满满,儿孙满堂,香火永续;如果粉里没有鸡蛋,就是老人在暗示准女婿,长辈不满意,婚姻没有戏……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紧接在大围之外,还有一座带四横两堂一围龙的围屋,这就是白屋,也就是官氏兴祖公祠,始兴县级文保单位。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带锅耳山墙的就是白屋的横屋部分。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兴祖公祠。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入祠参观,二进寝堂。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看了说明,才明白兴祖公对于满堂村的重要意义。原来他所建的白屋是满堂村定名四百多年来第一个出任学政之家,从此带动了官氏家族子孙奋发读书的优良氛围。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二进寝堂。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前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前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后面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后包部分)。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左的巷道( 后包部分)。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右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前的巷道。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进白屋兴祖公祠的小门。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兴祖公祠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白屋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游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