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汉铁路桥梁和隧道遗址--广东乐昌坪石至湖南宜章白石渡

标签:
粤汉铁路桥梁和隧道遗广东乐昌坪石湖南宜章白石渡 |
其中风吹口桥长100米、燕塘桥长80米、省界桥长126米。铁路桥梁宽6米,高均为50余米,桥有三孔,横跨在崇山峻岭之间的白沙河两岸山崖之上。
铁轨已被铁路部门拆走,仅剩平整的路基,仍可通行小型车辆。每座铁路桥的主拱中央两面侧壁均有水泥阴刻,风吹口桥的为“民国二十五年·风吹口桥·凌鸿勋”。
1934年11月10日周恩来、刘伯承、毛泽东所在的红一军团,占领了白石渡。红军攻占宜章县城后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1934年11月10日,红三军团红六师以第十六团为先锋,在该镇打垮了民团200多人的拦阻,冲向宜章县城。
继而,红一军团翻越广东境内的大王山后,在周恩来、刘伯承的指挥下,红一军团一师三团歼灭湖南省保安部队的两个连,进占该镇,使全军顺利通过粤汉铁路有了保障。
当时这一带正在修建粤汉铁路,住在白石渡的筑路工人约有三四千人,他们受国民党反动派和工头的剥削,工资低、生活苦,经过红军的宣传动员,不到两天的时间,就有160多名铁路工人和120多名农民加入了红军队伍。
但郴州买猪头肉和肥肉不用肉票,所以我们就去郴州买猪肉。现再妈妈不在了,但我经常会想到跟妈妈第一次坐火车。那时候坐火车很开心,甚至有这种想法,什么时候我能一次坐上火车几天几夜那才好呀。
后来我去东北旅游时就坐火车去,坐了几天几夜,在车上我还跟战友们讲了我小时候这想法,他们都笑我。到现在他们也时不时的拿来当笑话呢。
白石渡镇南面的湘粤边界的粤北新岩下车站,总长约20余公里。这一带有白石渡隧道、燕塘隧道、省界隧道等隧道,铁路在6公里范围内,五跨白沙河,现铁路遗址线上还保存有钢筋水泥结构的五大拱桥。
五大拱桥分别为:燕塘桥(长80米)、风吹口桥(长100米)、省界桥(长126米)、碓硙冲桥、新岩下桥。
其中燕塘桥和风吹口桥位于宜章县境内;省界桥与省界隧道相连,为湘粤两省交界;碓硙冲桥和新岩下桥位于乐昌市境内。
现今除新岩下桥为新线与老线会合处而经过改建继续使用以外,其余四座桥均已不再使用并保持原貌,时间已过去80多年,这四座拱桥依然静静矗立在白沙河上的山谷中,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凌鸿勋,1894-1981,广东番禺人,北洋政府时期任交通部南阳大学校长,中国著名土木工程专家。
桥的两端为拔地而起的丹霞地貌陡峭,两岸奇树异藤遍布,白沙河水深沉碧绿,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穿梭在山水之间的列车如游画中,是一处绝妙的旅游胜地。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从此,江北的京汉铁路与江南的粤汉铁路连成一体,并正式更名为“京广铁路”。
粤汉铁路的修建,为推进南北各族人民的交往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本世纪初,京广复线和武广高速铁路通车以后,原粤汉单线铁路便停止营运,后逐渐废弃,结束了它运行近70年的历史使命。
桥梁遗址的完好保存,为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作了真实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