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合隆寺--迷彩战友重走红军长征路之青海久治县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9月15日
15日在酒店早餐后,我们从四川省阿坝县公园路的“莲花缘生态休闲度假村”出发。于上午9点半四川省于青海省交界处。
10点10分来到了德合隆寺,德合隆寺全称“德隆空性离戏大法寺”,属宁玛派寺院。寺内藏有“师君三尊”唐制石雕如来佛像1尊;高1.5尺,8寸方的文殊菩萨铜像1尊;清康熙年间法螺,嘛呢喇嘛、班玛四德法螺各1枚,还有莲花生大师与白若杂纳大师脚印石等珍贵文物。近年来,德合隆寺游客日益增加、香火兴旺,逐步形成了集朝圣,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寺院。
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康赛乡管辖,距久治县城(海拔3622米)三公里的康赛乡德合隆沟玛久公路路口,一个非常漂亮的寺院---德合隆寺,从寺门横匾上看全称叫“德隆空性离戏大法寺”。属藏传佛教宁玛派,宁玛派又称红教,因僧人只带红色僧帽而得名,自称创始人是来自印度的著名僧人莲花生大师。该寺从外观上最具可观的就是硕大精美的莲花生铜像、塔群和漫坡飞舞的红色经幡是它的一大引人入胜之处。
2017年8月,经青海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检查、评定、久治县德合隆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山坡上耸立的金光闪烁的莲花生铜像及满山的红色经幡。非常大气,巍巍壮观。德隆寺供奉的莲花生铜像。目测高约10米,头戴尖顶帽,左臂抱骷髅杖,左手端着供骷髅碗,右手持着金刚杵,跏趺坐在莲花座上。
看了我下面发的相片,你可能有了到现场想亲眼一睹的欲望。更何况寺庙还在建造,不用收门票。前面的广场上还专门搭建了一个瞭望台似的高架,有楼梯可上,似乎就是专门为拍摄者预备的——但是去晚了,估计就要收“登高费”了。
最好看的就是这些经幡,色彩艳丽,密集程度之高,以往很少见。因此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观察,都能找到精彩的构成。
经幡下面的人也很有趣,或气定神闲,或聚精会神,天地间的灵气,似乎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倒让我的单反相机显得如此无足轻重。巨大的坐像下面,也有许多故事,值得细细玩味。
德合隆寺庙宇气势恢宏、金碧辉煌。据称该寺庙属全藏地乃至全世界最殊胜的佛法的地方之一。属真正修行之地。
藏历年十四绕迥己丑年(1865),由西钦.奥见冷智、香萨.洛桑旦贝昂秀和扎.穆拉智格三活佛,根据康赛部落头人阿什羌公保之求助,在果囊沟口扎西滩创建了一座格鲁、宁玛、觉囊三派合一的帐房寺院,拉木科活佛为寺主。
1939年格鲁派分寺移址于门堂叶合琼沟,宁玛与觉囊两派仍为一寺共同活动。
1958年寺院有经堂1座,隆魔金刚橛塔和菩提塔各一座,六字真言石刻堆,金、银、铜制灵塔等奇异珍保和数量可观的文物、唐卡。当时有杂日喇嘛等10名大小活佛,僧侣100余人,僧舍30余间,牲畜300余头(只、匹)。五十年代康赛部落分为康赛、门堂两个乡,僧侣随家而居,寺亦一分为二。
1985年寺院在德合隆沟建寺并成立民管会组织,由大活佛丹倍旺旭任主任、寺主,活佛慈诚藏吾任副主任,成员7名。
2000年德合隆寺有大经堂1座,佛堂2座,铜色吉祥山佛土殿、普陀洛伽山佛土殿4排186余间;昂欠1院,公房、僧舍63院189间,僧侣108人,定员僧侣51人,寺院占地面积24亩。
2007年寺院18米高的露天巨型莲花生大师铜像装藏开光。
2010年寺院汉藏双修佛学院落成并开学。
2012年寺院48米高的露天举行四臂观音铜像装藏开光,创藏地露天铜像最高纪录。
莲花生大师坐像:丹贝旺旭仁波切发起广大誓愿:凡能够圆满绕转莲师像1万1千1百1十3圈以上(包含11113圈)者,仁波切都发愿加持其临终往生莲师净土吉祥山或其所愿往生净土
德合隆寺建寺不收门票。德合隆寺建寺时间不长,但应属全藏地乃至全世界传最殊胜的佛法的地方之一。属真正修行之地。
离开寺院,还有生活绕梁不绝的余音,让人回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