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旧址无名岩洞--广东乐昌坪石镇皈塘村
文
李翱翔(静如幽兰)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6月13日
在此一并感谢五位村民两天来的辛勤劳动!
4月14日,我向乐昌市博物馆欧伦彬馆长反映皈塘这一带还有不少当年谷子元、李林、周礼他们生活过的岩洞。欧馆长吩咐我叫当地人将荒路砍开,借此机会多挖掘红色“文物”,我想起了我奶奶吴路珠(工农红军湘粤边赤色游击队队长李培臣之妻)曾对我说过:“皈塘廊头岭、大公冲那一带谷子元和你爷爷他们去过那里……
14晚,我与廊头岭村小组长杨国昌联系,要他叫人带路、“割路”……
世代居住在皈塘廊头岭的人们,没有想过给那个岩洞取个名,他们甚至没有料到,有朝一日会有人问起它的名字。
2020年2月24日,乐昌市博物馆的领导因为向省申报皈塘“坪石大捷”祝捷大会红色布展活动,再次进驻皈塘这方红色土地,宣传寻找红色文物,廊头岭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小村庄再次沸腾起来一一这里有几个丹霞山地貌的岩洞,山青、水秀、翠竹成荫,岩洞却叫不出名称,我们暂且将这些“岩洞”称之为“无名洞”。
找到与红军、农军有关的记忆片段。然而,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农军几乎被敌人杀害或已过世。
我见过不少地方的“飞来石”一一它们都是石头上面有块分开的石头叠在一起,而皈塘红色热土廊头岭这块“飞来石”“别具一格”,她是像岩洞里的钟乳石“心连一体”一一兴许这大自然的奇景,正是诠释当年朱德陈毅部队与皈塘老区农军心连心至好的佑证……
据史料记载,1925年7月,乐昌全县第一个农会一一皈塘农会成立了。皈塘农会的会员主要包括了上楼、下楼的农民。后来根据运动发展的需要,把皈塘农会划分为上楼、下楼两个为农会,选举李顺安、李顺德为会长,主要积极会员有李光宗、杨高林、李家源、李贱明等一批知识青年骨干。长期活动在寨头岭、牛栏冲、坳坵、京口、廊头岭、大公冲。由于农军多次受到敌对势力猖狂进攻,皈塘乡苏维埃政府农会、游击队伤亡惨重,活动范围急剧缩小,不得不分路突围,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人员兵力损失殆尽,有些农会地方活动的文献资料全部遗失。
先烈已去,故地犹存。曾经,红军(农军)先烈们为了解放全中国,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的岩洞生活、战斗,作为后辈的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很多问题是一无所知(先烈已去,无从了解),让我们后人感受到更多莫名的悲壮。
红色廊头岭,轮廓模糊的红色故事不少。
西京古道路牌(坪石至郴州古道段),我们发现这段为:(……罗家渡一皈塘上牛栏一皈塘里石一皈塘京口一皈塘寨头岭……)
愛心人士皈塘村委会廊头岭村小组长杨国昌。
农军李贱明之子李细青家中捐赠:老红军谷子元的同事李林当年赠送给李贱明的一个铝茶壶。
在无名洞发现铳管、鸟铳、鸟铳药筒的杨寿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