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云亭与吕洞宾的传说--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九子岭
拍摄:赵军(胖丁)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3月11日
九子岭步云亭是由长策、里田经赤石到杨梅山、平和向郴州的路亭。
萧太乙在九子岭“步云亭”会过神仙铁拐李,铁拐李断他“眼睛好看地”,留下了很多相地传说。
相传吕洞宾在九子岭步云亭址教化百姓,三望拓出一片开阔地界,后人便建步云亭纪念,将这片开阔地土地命名为三望坪。
步云亭以石、木结构为主,平面长方形。建于年代失考。步云亭是由一块块厚重的长条青石垒砌而成,木石结构,长方形单间房屋式造型,面宽约4米,进深约7米,通高约4米。四边墙用青条石干砌筑成,纵向墙面放木梁架(已毁),小青瓦盖顶(已毁),山墙是叠落三级高出瓦面的马头墙,墙脊有石雕葫芦刹顶(现已毁),前后墙中两侧筑墙设门,门宽1.75米,高2.1米。两边门额均刻有题字,其中两边的门额阴刻“步云亭”,古道从步云亭中间穿过,步云亭里面7、8块石碑。
萧太乙与赤石传说:
风水也叫堪与,起源于原始时候,雏形于尧舜,伏羲氏仰观天象,府察地理,看河马负图,而成先天八卦,周文王观神龟背图出于洛水,而作后天八卦。盛于汉唐,齐放于明清。风水学始祖相传是九天玄女,将风水秘术传于秦之隐君子体易,著《青襄经》,传青乌子,著《青乌经》,汉朱桃仙,著《搜山记》,传黄石公,传赤松子,再传晋郭璞,也叫景纯,著《葬经》。后白鹤仙人得之,传唐朝邱延瀚,著《理气心印》,卜则巍著《雪心赋》。后来唐杨筠松出,趁安史之乱,取得皇宫中风水秘本逃到江西赣州三僚定居授徒,从此本属于皇宫的秘术才行以流行于民间。杨公筠被称为救贫先生,因他掌握了风水堪与真术,专为积德行善的穷苦人家做风水,并且每做必发,所以被世人称为救贫先生。他著的名著作有<疑龙经〉〈撼龙经〉<青襄序>
<天玉经><都天宝照经>等等名著,成为民间公认的风水祖师爷.
风水到了明清时代,发展最鼎盛,风水发源地的江西庐陵(今吉安市)名臣望族后裔萧洪治(1610-1695),号太乙,又号三式,十五岁随家迁居赤石乡古城萧家(下欧村),他精于易经象数,晓天文地理,仰观占候,六壬遁甲,金锁玉髓,名震大江南北。他为人点穴安葬,造宅布局,十分神验。被乡人尊称“地仙”。据传,有一次为人墓葬,开井时嘱咐主人,明日未时出现“鲤鱼上树,头戴铁帽”之象后下葬。次日未时,果真有人提一串鱼挂在树上来观热闹,路边有人顶一口铁锅经过。他为长演头村按八卦布局设计八个门楼,时年对全村有利则打开八扇楼门,不利则闭。长演村人丁速发,人文鼎蔚,成为望族。萧太乙曾为长演头村安葬宝吾公点穴,葬后当年门下考取功名数人。奇怪的是几年后坟头生了一篼凉粉树,凉粉树结了多少果,当年就有多少人考取功名,数目不差。有年结了十一个凉粉果,但全村只有十个考生,村里人嘀咕:看今年灵不灵。结果,某一写文章快的考生帮其书僮也写了一篇文章递交上去,结果,果然是“十人考上十一人”,时过三百多年至今在上乡传为美谈。那坟在长演头村旁东面,至今看上去端庄。可惜,1986年三月某日约下午三点多钟,那坟头上冒出一柱香火大的青烟三尺多高直冲天空,直到天黑消失,村里老少围观,可能因前一年“8.25”洪灾,冲断来脉,使至断“气”,此坟风水已毁。
一天,萧太乙路过平光垌中,蹲在茅草丛中解手,恰被田间做农活的人窥见,萧太乙在那里蹲了这么久,肯定是块好地,于是在该地盖屋居住。时过不久,萧太乙又路过此地,记起了曾经在此解手的事,于是他帮这户人家请神呼龙,断他发三十年。果然,三十年的光景,这户人家发富发丁成为一个不小的村庄。三十年后逐渐衰败,如今这里成为了一片田地。
萧太乙中年遨游名山,入闽、粤、浙、川等省间,在南京为福主改一门,当年人文大显。在桐城为张公指示吉地,葬后十年,后人拜为宰相。闯王李自成部掳掠粤东百姓,萧太乙巧用纸鸢等方技退闯兵,全保百姓百余万。叛将吴三桂,慕其名,派将请他出任军师。当夜萧太乙指着乾象(西北星)说,天意有主,你们一定会败。拒绝前往。萧太乙把上乡片未开采的吉地佳穴,编写在《金玉经》里,一一绘图,注明山形地名,坐山朝向,并配四句谶语诗,方便后人操作。如:三望坪“美女梳妆”,长演头村后山“罗汉晒肚”,界石“蜘蛛结网”、平和“双龙出洞”,田牛坪“水牛卧潭”、里田街“五马归槽”等地。萧太乙在广西受过神人指点,在九子岭“步云亭”会过神仙铁拐李,铁拐李断他“眼睛好看地”,留下了很多相地传说。萧氏族谱有《太乙晤仙》诗道:“苍岩多恐是瑶台,耸隈茅深洞门开,俗缘未许脱道骨,仙人何处不蓬莱”。太乙晚年举家迁入常宁,死后其夫妇、父母骨骸运回萧家安葬。萧太乙是一代风水宗师,其门派下信徒尊称他为祖师,行事作业请神必请到场。萧太乙著作有《周易复古》、《明易图》、《学易图》、《金玉经》、《字字金》等传世,网上可查。萧太乙被录入《宜章县志》方技篇(民国版),《湖湘文化名人衡阳辞典》、清《精稗类钞》等书籍。
赤石乡九子岭步云亭的旧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