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阳亭--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玉溪镇法堂村
拍摄:赵军(胖丁)
制作: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3月7日
这是法堂村后山的一座古亭,它屹立在107国道的绕城线,由于新农村建设,绕城线的旁边已经建起了许多高楼大夏,如果你不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不了它。
穿越房屋,来到古亭,一条逶迤的青石板路从亭子穿入,它是从岂山桥到达这里,再通向夜石铺。亭子的前后门的上方横梁,被人为的把它抚平了,不知是什么缘故吧!认不出是什么亭子了(后来才知道交应阳亭)。
在亭内的石头上,发现这座亭是彭姓在乾隆五十七年修建的。笔迹公正,刚劲有力。
那是有一天,赵军(胖丁)有空骑车去找应阳亭,转了半天,问了几位村中老者,得寻。看来看去,亭子的名字是人为的糊了一层石灰粉浆盖住了,与一老者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糊的,免得招破坏,征得老者同意,找到了楼梯和一把镰刀,把亭子一面的名字花了半个小时小心翼翼的一点一点暴露出来,生怕破坏了原有字体。名称为《應陽亭》。寿福,法堂和黄晨岭一带去郴州的古道从亭中经过,古道一直到青竹山接宜章至郴州九十里大道。
这古亭是应阳亭,破四旧时,本地人们为了保护此古亭,故意把应阳亭用石灰遮盖起来,多亏了有心的胖丁,让应阳亭重见天日,谢谢胖丁。
前有大树倒了,后有應陽古庙和古井,古庙也不复存在,只剩下古井了。
应阳亭主梁上黑体字写着: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募善起“建”。应阳亭是由一块块厚重的长条青石垒砌而成,木石结构,长方形单间房屋式造型,面宽约3米,进深约5米,通高约4米。四边墙用青条石干砌筑成,纵向墙面放木梁架,小青瓦盖顶(现在快毁了),山墙是叠落三级高出瓦面的马头墙,墙脊有石雕葫芦刹顶,前后墙中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筑成拱券,两侧筑墙设门,石拱桥式亭,门宽1.75米,高2.1米。两边门额均刻有题字,其中西南门额阳刻“应阳亭”。古道从应阳亭中间穿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