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2020-03-05 15:52:02)
标签:

湘粤古道

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

湖南郴州

两路司

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拍摄:赵军(胖丁)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20年3月5日
  悠长的湘粤古道,并非平凡之路,它串起了历史的沧桑厚重与湘南风物的温润之美。曾经艰辛的行旅已成为消散的历史烟云,但古道边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依然留存至今。
  骡马古道也叫湘粤古道线路:郴州市区--裕后街一一万岁桥--八十八(走马岭、寿佛寺、十八泉、五盖山)--良田镇--蚬石塘九树下(火车站)--洪水井--栗树下--两路司-迎风亭--腊园--折岭头--樟桥--斋山--分水(卖饺坪)--黄泥塘--湖南宜章(南关街、东长杰、东关街)--广东乐昌市坪石(水牛湾)。
  在两路司分两路往西南到宜章。往东到平和,赤石,里田,文明,岭秀,汝城。
  悠长的湘粤古道,并非平凡之路,它串起了历史的沧桑厚重与湘南风物的温润之美。曾经艰辛的行旅已成为消散的历史烟云,但古道边那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依然留存至今。
  这里我们从这里出发:两路司--平和段,就是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糍粑填口黄泥坳,蛤蟆两路岔平和。
    两路司,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分岔口。湘粤古道在此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继续向西南,过迎风亭、折岭头,直达宜章。另外一条则偏向东南方向,这条路最终翻山越岭,到达平和,再由此折向汝城和广东韶关境内的坪石(水牛湾)。
  线路图。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线路草图。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路司,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分岔口。湘粤古道在此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继续向南,过迎风亭、折岭头,直达宜章。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另外一条则偏向东南方向,“四十里路岔平和”,这条路最终翻山越岭,到达平和,再由此折向广东韶关境内。我们从平和乡平和村开始徒步。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骡马古道也叫湘粤古道,南起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坪石镇水牛湾,北至湖南省郴州市裕后街。其中湖南境内部分南起宜章县南关街三星桥,也称“九十里大道”和“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这条古道是全部是石板路,石板上密布着小洞,古道上的小洞其实就是骡马踩出的脚印。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南端宜章。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道其实并不罕见,但罕见的是有这么多的骡马脚印,它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的直接见证。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它也是湖南省现存古驿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较完整的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为杨贵妃运输的荔枝就是走的这条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骡马古道又称盐铁古道,官帽大道,史籍称驿道、峤道,是朝廷修筑的官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特别是骑田岭古道,由于骡马长年累月的践踏,古道的石板上留下了许多深深的蹄印,因此又俗称“骡迹路”。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三叉路口。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路司距两湾洞很近,不到一公里,全水泥公路,哪有古道的样子,不过走不到500米,路边即有一亭,为“迎风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释名·释亭》说:“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亭的实用功能是“停”,即供人休息。西京古道上无论昼夜寒暑,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且路途之中又无歇息之所。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来往者常叹“过春雨之淋漓,遭夏日之熏蒸,逢秋露之凄凉,受冬霜之觱烈”之苦。明清之际,各地乡民纷纷在古道沿途修建凉亭,几乎达到了五里一亭,自此风雨骤来有所避,患炎热汗下亦可纳凉”。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亭的另一个功能是一种行善场所。在我国古代“造桥、修路、施棺、殡殓、救人、赠药、赈灾、恤困等”被称之为善举,前人多在古道上建造供人歇息的场所,炎热的夏天给行人提供茶水实现的善举,并以此寄予良好的愿望。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迎风亭是一个公益设施,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 " 服务区 ",修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古道上奔波的人们得以短暂休憩。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乐昌的古凉亭以石、木结构为主,部分为砖、木结构。平面以长方形为主,极个别为正方形,面积20至50平方米之间。
  在两路司,沿着九十里大道前行,不多远就是京港澳高速。古道出来就是X057乡道,X057乡道边就是迎风亭,可以想象X057乡道这一段是以前的古道。这里地势开阔,可望见京港澳高速上川流不息的车流,山间有风吹来,据说此亭的命名也正是因为地处风口的缘故。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迎风亭是由一块块厚重的长条青石垒砌而成,木石结构,小青瓦盖顶,东西牌石垛堞分明,坊石首尾相顾,亭顶有葫芦状雕刻,石门呈对开状,造型古朴。始建于年代失考。看亭内碑文,为光绪年间重修。东西走向,长方形,高4·5米,宽5米,长6米,面积30平方米。两边大门分别阴刻“迎风”“却暑”匾额。也可叫“迎风却暑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迎风却暑亭是一个公益设施,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 " 服务区 ",修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古道边的人得以短暂休憩,之所以建在这地势高的地方,估计主要是考虑到行至此地的人们应该已是疲惫不堪,正好需要休息。像迎风亭这样的古亭,沿路还有很多。现在被列为省保。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千年骡马古道, 百年两湾洞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骡马古道上的两湾洞古村,整个村落占地面积13.6万平方米。相传这是一个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始建于明代。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从房屋外观可以看出这是早些大户地主或是显贵达人的族居村落,号称方圆百里最大的别墅区。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可以想像当时地主家的家业之大,家里样样俱全,有家庭戏台、保险柜、楼中楼、民工房等等。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高大木门、雕刻精美的门簪、颇具江南特色的木雕窗棱,户主当初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虽然古建筑日久失修,但依然可以从建筑的雏形和精致的木雕工艺中追溯当年全盛时期的辉煌。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鼎盛时期,两湾洞古村有数百栋古建筑,5座碉堡,全部带围墙。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经过岁月洗礼,人为的损坏,现在变得面目全非,保留完好的只有古宅青砖大瓦房126栋。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获知了这点,在两湾洞村里能有这些高墙大院,自然就不觉为奇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一人独自漫步在那一条条幽深的青石板巷道里,透过那一颗颗历史尘埃,抚摸着那岁月斑驳的高墙青砖,昔日那人声鼎沸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村子里,一座座青砖灰瓦的老房子映入眼帘,在岁月侵袭下,屋顶的灰瓦开始有点泛白,房前屋后杂草丛生,但高墙依然屹立不倒,虽已残破,但依然可见当初的气派和神韵。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旗杆石或叫栓马柱,古时大户人家有贵客来时或举办大型活动时,要插旗或是栓住马匹用的,可以想像这户主人当时气派有多大。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透过那残败的高墙,可以窥视到那昔日的辉煌。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再泥泞的路,再灿烂的人生,最后都只剩下云淡风轻。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门口这个石“盆”是消防用的还是装水给马喝的?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跨进这大门,令我颇为讶异,里面既然是空荡荡的,徒有四壁高墙,但平台错落有致,看样子眼前的这块石墩应该是曾经的柱础。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也许在某段时期,这深宅大院或毁于天灾,毁于人为。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一人独自漫步在那一条条幽深的青石板巷道里,透过那一颗颗历史尘埃,抚摸着那岁月斑驳的高墙青砖,昔日那人声鼎沸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透过那残败的高墙,可以窥视到那昔日的辉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再泥泞的路,再灿烂的人生,最后都只剩下云淡风轻。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村落里的“槽门”,是大户人家的脸面,体现着主人的形象和社会地位,槽门一关,屋内就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静谧、安宁。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高大木门、雕刻精美的门簪、颇具江南特色的木雕窗棱,户主当初地位之显赫可见一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曾经的大户人家,那屋顶上残留的木棱花可以看见这户人家由鼎盛到衰落的那种凄凉。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穿行在纵横交错的的古巷道里,一切可以随心随缘,这里木有喧嚣,安静的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漫步其间,犹如梦境!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两湾洞古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旧屋墙上写有李白『与韩荆州书』
作者: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荐一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以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墨,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往前走到江南村,还都是水泥公路, 江南村有许多溶洞,有些洞当年在躲日本鬼子时还发挥过巨大作用,不过这也不是今天的主题往前走不远往左上山就是古道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前方出现一个小村叫新枫树坳,是从老枫树坳那里搬过来的,这就是以前的老路,只不过现在都修了公路,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看到原来的石板路的。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井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往上走一百米不到,新路基到了尽头,前面是以前的土路,土路中央,多处有石板尚存,这是古道最直接的证据。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虽然石板灰头土脸,但着实让人欢喜,毕竟今天走对了没白来,然后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沿土路再走百余米就到了高粱山,这是个小小的自然村,村口有一颗削瘦的柿子树,前面出现了三条路。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右手边是新修的水泥路,通太平里,中间是进村的小路,左边是刚才土路的延续,通平和 。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村子静悄悄,只有几只鸡和两只惊慌的狗狗,几座黄泥老屋。破碎的石板路从村中径直穿过,绕过竹林,直奔前 方山而去,但在山前,只有无数长得一模一样的岔道,继续走土路。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土路上到山顶,正作势往下,路下边有不少房子和大树,还有石板在树荫下的阳光下一闪一闪,看这块的地势,恰是一山坳,常为古道必经之地。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于是改变路线,找了个口子下去,村子规模不小,泥屋已倒塌,砖房栉比,只是不见一个人,仍只有一群鸡和一群关着的小狗。一条明显的石板路从山下爬上来,这里就是“枫树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代的郴州,雄踞五岭,北连长江,南牵珠江,是湘粤古道上最重要、最特殊的陆地交通枢纽。这条路大规模的修筑,始于秦朝。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汉唐以来,一直是中原通往南粤的主要官道。明清年间几百年的闭关锁国,成就了骡马古道一段最辉煌的时期,而最后一次大规模修整是在清末。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水运发达,骡马古道则昔日风光不再,日见衰微。《郴州直隶州乡土志》称:此路自郴至宜,长九十里,阔皆九尺。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郴州志》称:“骡马古道,即城区裕后街南关上至宜章九十里大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石板路面,宽2至3米。古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其实原本并没有湘粤古道,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五十万大军远征南越,其中人数为十五万的一只分队从现在湘粤古道的位置由湖南开往广东,湘粤古道正是这十五万大军硬踩出来的,后修建成路。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卫飒任桂阳(郡治在今郴州)太守,他花大力气不仅改造了郴州到宜章的九十里大道,还改造了直通粤北的陆路通道。在道上增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建立了邮驿,方便官书传递。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万历郴州志》记载:“飒凿山通道,垂利世世……”从地图上看,这条大路所在,正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五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语云:“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说到“马到郴州死。”从这条骡马古道青石板上负重的蹄窝就可以看到,曾有多少匹马累死在这条道上,我们不得而知。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意思是说,五岭南北都有水路,唯独被五岭截断改道流入大海。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便要换走陆路经由湘粤古道继续南下;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湘粤古道的南端宜章。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因此,人和马成了这条古道上般运的重要工具。当时古人为了将物资尽快运到目的地,还把路上的地名编成歌谣边唱边走。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道流传歌谣,胡镇忠整理:你家哥哥真可怜,起早贪黑去挑盐。一根扁担两箩筐,翻山越岭冇得闲。走了好多冤枉路,逗了好多老板嫌。呷了好多糙米饭,睡了好多屋角檐。辛辛苦苦日跟日,风风雨雨年复年。扁担当得摇钱树,盐箩当得早禾田。牙婆穿梭厅堂里,哥哥徘徊在屋前。煮碗汤园送哥哥,问他团圆不团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从宜章到郴州九十里路,有一首《九十里大道歌》:“一十里慢步悠悠到尧坡,二十里分水河边看风波,三十里折岭陡壁高万丈,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五十里良田关卡完官饷,六十里万岁桥上封八角,七十里登临韩公走马岭,八十里细看屋角对庙角,九十里南关上头抬头望,郴州城房屋堆起像蜂窝。”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描写骡夫的歌谣:泷船头上慢摆舵,沿河码头快下货。裕后街中妇娘喊,南关上头崽跟脚。短打招呼长吆喝,人挑米来骡驮货。两里三里一拱桥,五里十里一亭阁。龙门池上歇脚少,磨心塘边伙计多。香花井旁凉亭坐,来往骡子老数错。好奇石头打补丁,细看屋角对庙角。苏峰来朝走马岭,万岁桥念阿弥陀。良田关卡完官饷,青阳坪里捡田螺。糍粑填口黄泥坳,蛤蟆两路岔平和。麻起胆子过折岭,汗水从头洗到脚。界牌脚下风吹爽,青石板上排排坐。海烦天愁打白念,汗帕丢起把别个。樟树新枝压旧枝,分水后波冲前波。太平老街尝火酒,长山古树挂藤萝。潘帅题字野石铺,圣贤留迹在尧坡。宜章县城东长街,找个饭馆打平伙。丹霞迷眼五里冲,一天辛苦浑不觉。人货齐聚水牛湾,各找东家早交割。赚得铜钱两三吊,扯段花布哄老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石板路往下没有尽头,渐渐石板时隐时现,两边杂草过膝,但路迹明显,带着路边的地也荒了,除了草,就是一些低矮的枞树林,不过一些突然从地里长出来的石头,怪模怪样,有点意思。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路边的竹林,深幽不见阳光,村落中没有早个人,只有几条柴犬对着这些陌生人狂叫。路边一棵200百年的古皂角树立在村口,这样的古树在湘粤古道上时常可见。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古道上的美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古道上的美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草径怠尽,前方又一村,尚未进村,村口有一树林,林下众多石头排成了 石林 ,石色带黑带白,这与咱家香花岭边上的芳冲村的景色一模一样。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高梁山和枫树坳,这地方听起来不错。想必此处古木参天,枫树成片,蓊郁蔽日,苍翠满坳。每到秋天风高气爽之时,便会红叶遍野,天空会因陶醉而红光满面。落霞便与枫叶合谋,共同点燃这片边远而寥落的山村,给这里带来无尽的欢闹。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这里的喧嚣肯定是寂寞的,因为这里除了高山、翠竹、古树外,骡马古道从这穿过,昔日的繁华不在。四周了无人烟。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只有鸟儿和一些不知名的野生动物再喧闹,但这喧闹也是别有一番意趣,因为寂静得只有古树叶和竹叶在四处旋转舞动,飘飘洒洒。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古树叶和竹叶们隐匿于此,冷艳而无人知晓,而此时,这里不就成了一处仙境了吗?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老枫树坳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清幽异常,林密草深。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上一个大坡,先是Y溪村,然后是小太平里,相对而言,后者更有味道。这些老屋,许多是用碎石拼搭而成,因此显出特别的纹路,为郴州 地区之少见。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水泥公路从村中穿过,界限非常明显,一边是老屋,一边是新盖的房,而古道就藏在老屋这一边。水泥公路两边同时出现一条石板路,一条从村里的老屋区里出来,另一条向上往山里奔去了,显然这就是被公路截断的古道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在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的最高的山上。正处坳间,山风通贯,一进亭子便凉气爽人,亭内两边的石条上,溜光溜光,在这逗留的人应该不少。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以前这个亭子里经常坐满的人,亭子状况很好,这是村里在保养维修的缘故,而且路之所以相对好走,这是因为村里每年都会砍路杀草。这么一个凉亭对于一个疲惫的路人来说,是多么的好。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前面约5米处,有块石碑指路碑(将军箭),右往良田,右往太平里。据说这是有一家的父母给一位孩子立的,给孩子积福报。菩萨保佑这个孩子,让其有好报好的前途。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据说是道光年间王大善人的善举。用由一块块厚重的长条青石垒砌而成,木石结构,小青瓦盖顶,亭顶有园石雕刻太极图案,石门呈对开状,造型古朴。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始建于年代失考,东西走向,长方形,高4·5米,宽5米,长6米,面积30平方米。两边大门上面上去第二块石面都阴刻“積善亭”匾额。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是一个公益设施,类似于高速公路上的 " 服务区 ",修建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古道边的人得以短暂休憩,之所以建在这地势高的地方,估计主要是考虑到行至此地的人们应该已是疲惫不堪,正好需要休息。像積善亭这样的古亭,沿路还有很多。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積善亭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如今古道显得特别幽静,耳旁传来的只有那些鸟叫虫鸣,还有微风拂过树梢、掠过草丛发出的“沙沙”响,此时突然变得沉默了,古道静静,甚至可以听见心脏跳动的声音,偶尔遇见几株盛放的山茶花,感觉是如此的温暖,如此的灿烂。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属于典型的石灰岩高寒山区,大部分旱土都是村民从石缝中抠出来的,缺水,干旱,靠天吃饭,地不保水,很少水田,甚至没有。只能种苞谷,高粱,红薯等农作物。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洞月梅村杉树窝之间骡马古道。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平和乡位于县城东北面,离县城约39公里,海拔580米。东与赤石乡交界,南与杨梅山镇相连,西与太平里乡接壤,北与苏仙区大奎上乡毗连,有公路接1803省道。
   平和洞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块盆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古称平窝,经文人修饰,取其谐音称平和,积久而成地片名称。1949年属赤石乡,1950年属赤石区,1956年设平和乡,1958年属赤石公社,1961年由赤石划出,称平和公社。1984年复改乡并为现名。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通往湘粤古道的平和村古桥。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电影《天那边》在平和月梅村拍摄的。讲述了由赵冉饰演的美丽女大学生许小萌和刘科饰演的恋人江可可在大学毕业后,一起报名志愿到边远山村里的水咕噜小学支教,并且相约坚持三个月。在这一期间发生了一些故事并且对主人公的人生价值观也起了重大的影响……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赵冉饰演的美丽女大学生许小萌在她新浪博客中写到:
  电影《天那边》顺利杀青了。剧中讲了一个女大学生留在山村教书的故事。有个小秘密可以和大家透露一下,就是本剧组的所有主创都是80后。怎么样,值得期待吧!
    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北京。在山里待了将近一个月,回来看见北京的高楼大厦不免觉得有点晕,哈哈!终于回到了城市,我好开心啊!由于拍摄工作非常紧张,所以我一有点时间就想睡觉,再加上那个小山村上网实在是不方便,所以就一直没有更新博客(理由绝对充分大山的记忆)。
    因为拍戏的地方条件异常艰苦,所以刚去的时候天天盼着杀青。现在终于杀青了,坐在电脑前,我竟然怀念起在那的日子。
    我怀念那里的大山,墨绿墨绿的!天气好的时候和蔚蓝色的天空映在一起,半山腰的地方飘着云,山脚下还有人家,象极了一幅画。我怀念那的孩子,他们的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我总想起我们走的时候他们一边跑一边招手的样子。还有就是那里狗,那的狗特别多,大多性格温顺,不主动攻击人。我们去之前他们都没有名字,于是我们就给他们取名字:“左右”“花老虎”等等。我们每天都给它们喂好吃的,我们走的时候它们都胖了,哈哈!以上文字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的名字--《那人那山那狗》!大山的记忆 
      回到了喧嚣的城市我却怀念起宁静的山村,我想这是因为物质生活贫乏的山村洗涤了我的心灵。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电影《天那边》这是一部标准的文艺片,幽默的段子,不断切换的镜头,让人回味无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让人感叹景色怎么就这么好呢!
  水咕噜村,真实村名叫做月梅村,位于郴州市宜章县平和乡。
  平和景色,高架桥架在墨绿的远山上,翠绿、淡黄的梯田拾级而上,古村、古树,隧洞、河流,每一处都是特色,只不过,水咕噜小学已经不复存在……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这就是教室,现在已经荒草丛生……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这就是宿舍楼,也已经破旧不堪、无人问津了!
湘粤古道四十里两路司口岔平和--湖南郴州两路司到和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