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古道桥头村--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游记
李灶生
2019年11月
桥头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梅花镇,在G240国道(坪乳线)与X332县道交叉路口,在X332县道有一条古石桥,这古石桥也是哦西京古道的石桥,因这村刚好在古石桥的西北面,就以这桥命名:桥头村。
古石桥下面是一条最宽处有约8米的小溪,小溪的水流方向是从南到北流,在桥头村和古石桥沿小溪南走50米出有一石板桥,这桥是石围村、大岭下王屋村、梅花镇万灵祠经这石板桥到大富岗村的。离石板桥2米、古道边有一个很古老的古井,从前这井是桥头村村民和三和墟及梅花镇周围几里的人都来这里挑水吃,就是近几时年来,家家都有自来水了,这井水慢慢失去了它的功能,也没人去管理了,最后干枯了,但水井的样子还很好,还没有破坏。
沿小溪往下(北)走几十米就是古桥,古桥也是西京古道、也是X332县道。X332县道往西就是去沙坪镇,往东就是与G240国道(坪乳线)与X332县道交叉路口。桥头村在古桥旁西北面,
桥头村村头有两个祠堂。我看到祠堂前面水塘外有个老乡在那搞卫生--扫地,于是我快步走到他跟前,就问他。他说他叫邓鸿儒,是这村的,就住在前面这房子,我问他为什么这村有两个祠堂。他说:以前这里是姓罗和姓邓的两姓在这里住的。左边这个祠堂(我们杂祠堂前面,面对着祠堂)是姓罗和姓邓的。
桥头村邓氏宗祠记载:“溯流徂源”始祖福公自闽至粤,由明至今、涉海登山,先居翁城(鸭麻陂)后拓梅花,定居大庙下,在梅花开基立业,繁衍兴旺。
桥头村“林伸”“玉我”“士特”系“福公”二房“灵公”后裔。复灵公生于明成化甲午岁十年(公元1474年)随父“显公”定居梅花曹家坪,因时局变动“灵公”于1490年从曹家坪迁居桥头,迄今已有五百二十四年辉煌历史。
桥头村“林伸”“玉我”“士特”公祖堂始建于民国3年(公元1914年)。最后重修于2014年8月下旬顺利竣工。
桥头村邓氏宗祠大门对联:东汉家声振九州,南阳世泽源流远。上面三个大字“南阳堂”。
桥头村邓氏宗祠第二道们对联是:两秀名卿人杰地灵名门贯古今,三登试第钟灵毓秀望族连史册。横批:人文蔚起。
桥头村邓氏宗祠神龛(邓氏祖宗位)两边的对联是:祖宗积德房房盛,儿孙行孝代代兴。又:念宗功承祖德恩泽长昭兴伟业,逢盛世建华堂英才辈出展鸿图。横批:祖德流芳。
在另一个祠堂,以前罗姓何邓姓共用的祠堂,后来罗姓离开了桥头村后,内容是:木有本,水有源。桥头村复灵公祖堂历经数百年的岁月,破烂失修,复灵公系第四世祖。生于明成化十年甲午岁,妣杨氏,生子龙公。复灵公的裔孙至今聚住地梅花桥头、寨头、大竹山、大坪里、关春、杨子桥、梅子冲、中心场、草(曹)家坪、老闹子(三和墟)、坎下村等地。人丁兴旺,复灵公孙人才辈出,孕育了许多精英,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复灵公的庇佑......
邓氏宗祠出来,就往北走,沿就巷走。来到了桥头村梅花营武装机干连宿舍。(步云楼)
步云楼前面就是桥头村前的石桥,西京古道沿着小溪穿过桥头村,桥头村石桥下3米的西京古道。古道沿着小溪穿过桥头村,经过一片田地九来到了草家坪村前面京速高速隧道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