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19年10月
广东省乐昌市梅花镇是位于南北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坪乳公路旁边的一个小镇。88年前,红七军在这个粤北山区小镇打了红七军战斗史上最为壮烈的一仗,700多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全军干部损失过半。虽然经历了惨败,但在这里牺牲的红七军英烈,以及他们的精神却像寒风中傲立的梅花,为当地百姓所崇敬和怀念。
1931年1月,由政委邓小平、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在广西百色起义后,转战到达粤北,拟建立根据地。2月3日,红七军被敌人发现驻扎在梅花,国民党粤军、湘军共数千人向梅花墟疯狂扑来,面对敌人的围攻,红七军奋起反击展开激烈的战斗。邓斌(小平)、张云逸等红七军身先士卒,亲自到前沿阵地指挥战斗,并调动机动兵力,指战员英勇抵抗国民党的围攻。梅花激战,重创敌军3个团,歼敌1000多人。红七军伤亡严重,58团一营营长(改编前为师长)李谦等700多名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1931年2月,红七军抵达梅花镇后,按照不扰民的一贯作风,就把军部设在这座庙堂里。庙堂前就是原来的战场所在地,现在是一片庄稼地。红七军到梅花镇的第二天,就遭到国民党湘粤敌军4个整团优势兵力的围攻,红七军就是在庙宇附近打响了战斗史上最为壮烈的一场血战,这个庙宇就是前线指挥部。据说,在后来开荒的时候,老百姓在这里挖到很多子弹。
梅花血战后,红七军主力部队连夜赶到乐昌武江的长来、杨溪渡口,挺进江西苏区。由于敌人动用强大火力封锁江面,红七军被迫兵分两路。邓小平、李明瑞指挥的渡河部队冲破敌人三面包围,成功抢渡武江;另一部分队伍则由张云逸率领辗转湖南渡江,两支队伍暂时失去联系。
梅花血战中,年仅23岁的李谦师长是红七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桂岭整编取消师的番号,但习惯仍称他为师长)。李谦长眠在当地一个叫石子坝的小山窝。当地村民廖聪济的家。在廖家的门口有一个乱石堆,这里就是李谦长眠之地,上面没有石碑。每逢清明,廖聪济都要按照当地习俗,给烈士上坟。
李谦在梅花战斗中受重伤后,曾被转移到石子坝,最后在这里不治而亡。解放后,廖聪济一家将李谦的遗骨装在一个缸里下葬,帮他修了一个坟墓,一直守护到现在。现在,当地政府已经把李谦墓迁往梅花镇红七军烈士纪念园,让更多的人了解李谦,了解红七军的那段光辉岁月。
梅花镇两座红七军烈士碑,这个粤北小镇,居然有两座一旧一新的红七军烈士纪念碑。新的烈士碑位于的红七军烈士纪念陵园内,而这是唯一一个以红七军命名的烈士陵园。两座纪念碑都是为纪念梅花战斗中牺牲的700多名将士而建的。
为铭记红七军在乐昌梅花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永远缅怀红七军革命烈士,把邓小平同志率领红七军浴血奋战过的梅花镇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3月5日,乐昌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关于兴建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方案的决议”。乐昌市人民政府根据市人大议案的决议,认真组织实施建设。2009年3月,红七军革命烈士纪念园建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