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殿朝仙亭--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天堂村
李灶生(自己改名)
2019年9月
在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天堂村最高山上,也叫象牙山、在半山古道上仍存朝仙亭,这条古道可以通向乐昌城(乐昌市),在象山巅为马王殿。
据说,李自成兵败到天堂马王山,无法越峰,只好暂住山洞,后来由“马”变成“闯”字,故称闯王殿。
马王殿由多级1米宽,往内倾斜的石灰石条拼砌成70°角的阶梯(拐角处两侧竖横卧石鼓)上殿,从东面倾斜伸出的危崖处石灰石筑拱门入,门内西侧一屋,额镶“望仙门”(侧雕白马王子和送子仙娘)。
据说,曾有位老道寻龙脉至此,见巅峰是二条从西南飞往湖北,从东北飞往广西的蛟龙交汇处,龙头接触处为珠,成“双龙戏珠”格,殿就建在珠下端“Δ”形岩隙间。
石灰石筑神龛,以前供骑白马的白马王子。后来闯王李自成在这里住过后,就供闯王李自成、送子仙娘高桂英、李自成长子李万九郎、药王主师宋献策像。配联:“赫赫恩波光大帝;昭昭灵念普千秋。”横披:“神恩永沛”。石供桌,厅中央铺镂圆形方孔钱石。右侧石泉仍清醇可饮。原有亭,二根浑身盘龙石柱(曾被盗,收回后藏于村民家);小石狮、白马仙像,皆毁。从散落地面的六十二方碑可知,历代香客对马王殿的敬仰有加。
游 象 牙 山
记
宣统三年秋,九月有九,余子表钱,郑子仁山、寿山。
首提游山之约,余询曰:诸君何往耶?对曰:象牙,闻之,悚然而言曰:嗟呼!壮哉!何好勇之若此耶!独不闻谚语云乎?“象牙山,离天三尺三,人过低头,马过下鞍。”诸君欲游此,心何壮乎?但其肴果已备,车驾已成,余亦不甚泥焉。于是束装就道,涉罗渡之水,度天堂之障,自麓至颠,里约八九,磴道崎岖,艰于徒步,呼吸迫促,喘若吴牛,披草而坐,啜苦无算,始苏焉。竟勇于前进,至寮下门而一息,过此则荒山渺渺,烟户寥寥,询之诸子,从无一人经此道者,余亦信步而前,诸子尾骥于后,偶至一处,树林阴翳,怪石嵯峨,道途小而险,草木茂而丰,几疑途路之绝矣。适有野老,突如其来,揖而问之,老者曰:君从何来?遽集于此,欲何往乎?应曰:欲之象牙,未识其径,望翁导指迷焉,老翁曰:君之游兴,抑壮矣哉,从兹而往,名后岭也。君可披蓁而前,攀萝而上,沿溪水,陟崔巍,历羊肠,循鸟道,过此以往,有非口讲指划之所能穷者矣。
于是山行六七里,陡闻鸡声嘹亮,犬吠柴门,趋前致询,乃后岭也,饥肠顿吼,而用餐焉,至此而马不可行矣,竟尔徒步,捷飞软舆,置身于长林丰草之间,托足于翠壁苍崖之下,复行数里,而至麓焉,乃摄衣而登,循豕鹿之迹,问猕猿之踪,履崖岩,披蒙葺,听樵斧,绕回峰,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悠然忽然,遂解象牙之林中。由山门而至雨亭,历级九十有八,创立客舍,旁设两楼,楼外有石台一座,宽丈余,楼高十仞,峭崖壁立,草木难容,足供眺望,晨夕之会,白云平铺,身在浮云之上,几忘其为尘世矣。
自雨亭及殿,道经三拆,辅以危栏,必须犯猿步而升,缩身而下,共计阶级七十有七,至若风云之变态,鸾鹤之回翔,虽造物莫能定焉,有非笔墨所得记者矣,因典祝之请,拟对联两幅而返。
此地欲来,须振一番浩气;
神恩如感,全凭只已丹心。
象物守华林,贝阙珠宫尘不染;
牙关重锁钥,白云丹灶火常温。(廖祝年)
象 牙 山(象 牙
仙)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坪石镇天堂村,与马王殿和凑云山在一起,在坪石镇到象 牙
仙大约6-7公里,在坪石镇有车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