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障岗古村游记
李灶生
2019年2月22日
2019年2月22日早上,我在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到龙归地铁站下,然后沿着G106国道往南走几十米就是南村路口,在广州白云区太和镇南村游后,又返回龙归地铁站坐地铁到钟落潭地铁站,如广州来可在体育西地铁站坐3号线北延段到到嘉禾望岗再转14号线到钟落潭地铁站,下地铁后坐出租摩托车6-8元到障岗村大门口。
也可坐广州655路公交,广州655路公交钟落潭文化广场公交总站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北门(总站),线路,运营时间:08:00--20:00 - 08:45--20:45,票价信息:票价2元。1
钟落潭文化广场公交总站,2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3 障岗村,4 广陈路,5 钟落潭路口,6 钟落潭(钟升东路),7 钟落潭高校园,8
马沥村,9 广东机电技术学院,10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1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北门(总站)。
障岗古村位于流溪河上游的白云区钟落潭镇,周围有蜿蜒起伏、终年郁郁葱葱的丘陵山岭,村落坐北朝南,四周被池塘环绕。,开村于1384年,明洪武年间,胡姓始祖“七宣仪”携族从南雄县珠玑迁入,在此聚族而居,绵延至今600余年,至今是第23-26世。
胡姓在此以种植为业,绵延至今。宗姓胡氏,始居于江西。清代乾隆二十八年扩建的“耀斗胡公祠”是村落的重要建筑之一。后来村民(约400户)迁出后留下这片古屋群。古村坐北朝南,一眼望去全是青砖青瓦的四耳房,四周被一溪河水环绕,进村的是一条宽不过1米的青石小径,环境清幽,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古村落与附近的鸭稻共作基地、灵芝鸡等农牧业生态项目连成一片,组成独具岭南传统的田园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淳朴的农村民风民俗,让人在大自然的亲近中流连忘返。
村中布局合理有序。原有环翠里、凝芳里、长安里、西宁里、中和里、仁厚里、淳和里七条古街巷,以东南西北四个门楼连接。东为启明门、西为长庚门、南为南逐门、北为拱北门。村中地面铺石板,主道宽至6条石板。房屋与路面间以明渠排水,石板跨渠,雨事营造出门前流水潺潺的风情。全村多为明清建筑,全村有典型的岭南青砖龙卷耳民居60座,建筑布局为以一长廊连接的4房1厅,外加天井采光,乡中称为“五龙过脊”。
因村中岗岭上原长有大片的老樟树,障岗原名“樟岗”,从“樟”易名为今天的“障”,出于村民对本乡安全的祈愿。全村以8个池塘为基础的护村河环绕,护村河深1-2米、宽6-12米,以吊桥出入。村前的池塘呈月形,富有水色月色的景致。巷巷有门楼,门楼安装有樘木拢铁门。村中建有“四耳楼”、“二耳楼”炮楼以作护卫。这一严密的防卫功能俗称为:一重水、二重门楼、三重炮眼。
村里有两座三层楼高的碉楼建在村落的中央,因为顶部分别建有两个和四个突出的瞭望台,因此分别取名为“二耳楼”和“四耳楼”,如今的碉楼只剩下麻石基础部分和盘恒在废弃了。
走进古村,可以感受当年这里的兴旺,上百户的人家在此居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们陆续搬迁出古村,在周围的新村入户。
这里前贯流溪河,后傍帽峰山,自古以来是广州北部少见的富饶之地,进村经溪河,前面一大片菜地,田园气息十分浓。
走进村里,村里的小巷全是由一块块青石板齐地铺成,每间老房子门都是打开的,庭院里杂草丛生,黄昏的阳光穿过树叶,令空荡的古城更显得寂静。
“耀斗胡公祠”里面墙上到处还遗留60、70年代的痕迹,见证那个年代的印记。。。
村中还可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岁月流痕和时代气息,如人民公社、文革等印记。
障岗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古村。在村落里游走,犹如穿梭时空一般,可以让人体会到宁静致远的意境。
在我来到时,已见有人在修整“耀斗胡公祠”和村庄的其他旧屋,我们期待将来以新的面貌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加载中,请稍候......